三位房地產行業大佬齊放話,這兩類人該醒來了!

胡潤報告對我國房地產投機的嚴重情況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2019年,中國1000萬資產高淨值的家庭中,有10%是房地產投機者。就數字而言,中國有超過15.8萬名“投機者”,他們依靠“房地產投機”,擁有數千萬元的資產。有超過10,000名擁有數億元資產的“投機者”!更令人震驚的是,媒體公開披露,中國最大的投機者不是擁有3500套房產的“散戶”投資者。真正的“王者”投機者實際上是1000多家上市公司。根據Wind的數據,在三千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一千六百多家是“房地產投機者”,佔46.23%,這些公司總共持有一點三萬億元的房地產財富。

也正是在這種“投機猖獗”的發展環境下,中國房價在過去20年裡一直持續上漲。對房地產市場的投機雖然不能完全影響房價的暴漲,但卻也是房價節節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難怪德國的媒體將中國稱為“房地產大國”。說實話,雖然這個標籤是不太好聽,但撈金團不得不說它沒有錯。

三位房地產行業大佬齊放話,這兩類人該醒來了!

兩年前,在瞭解了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後,西班牙財經記者給出了一個更加明確、真實的評價:年輕人的愛情和想象力都被中國的高房價摧毀了,許多大學生一旦步入社會,他們首先要考慮的是用鉅額貸款買房子,然後必須仔細計算日常必需品,他們的生活既物質又複雜。他們本可以過得更自由自在。

事實上,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房價總體上翻了一番以上,在一線和二線城市的核心地區甚至翻了好幾倍。因此,“買房子”和“不買房子”的區別簡直是天壤之別:當買了房子的人有了住處,他們的價值也增加了幾倍,他們的資產至少有一百萬或一千萬。那些十年前沒有買房的人現在不得不花比十年前多幾倍的錢。根基雄厚的家庭可能負擔得起,但那些來自農村的年輕人可能永遠也不會實現他們在大城市買房和生活的夢想。雖然這個結局很痛苦,但也是一個事實,即無數人無法輕易改變自己的人生。

三位房地產行業大佬齊放話,這兩類人該醒來了!

房地產大亨馮侖說,通過一起買房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言下之意是,2020年後,房地產市場將告別普遍上漲。在過去的五年裡,人們確實可以閉著眼睛買房來賺錢。然而,隨著調控的不斷深化,國家對投機的控制力度加大,房地產正在理性迴歸。儘管在許多熱點城市房價迴歸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不得不說,過去的“房價過度上漲”已經完全得到遏制,這意味著住房市場“沒有利潤”,特別是在大部分“銷售有限”的有價值城市。現在,這相當於捆綁自己的債券。

三位房地產行業大佬齊放話,這兩類人該醒來了!

房地產大亨孫宏斌在過去兩年多次表示,本輪監管不可低估,短期內放鬆房地產市場監管是不可能的,房地產瘋狂“創造財富”的時代已經結束。他不僅通過“減債”、“出售劣質資產”和“調整徵地速度”提前管理好自己的公司,還哄著同事們,“我們必須審時度勢,認清現實”。2020年後,應控制企業現金流,積極調整徵地策略。一二線核心區的土地是可以獲得的,但大量三線、四線城市的土地卻不容易獲得,因為這些土地是“燙手山芋”。隨著未來人口從三線和四線城市外流,獲得土地和出售房屋將變得更加容易。不僅如此,孫宏斌還提醒他的同事們要為未來銷售額的下降做好準備。

逐漸淡出公眾視線的王健林,今年實際上就房地產市場發表了一份預先聲明。去年年底,他直言不諱地表示,短期內很難退出監管。未來,“限制”型監管可能成為房地產市場監管的標準。雖然目前仍有少數城市的房價得到支撐,但中國的住房市場“供過於求”已經是事實,這意味著房價很難“飆升”。他的一句話:“房地產的未來只是一句話。你看萬達現在的去地產化就明白了。”這完全表明了他對房地產的“負面看法”。

三位房地產行業大佬齊放話,這兩類人該醒來了!

通過以上三位房地產老闆的聲音和全國“最強聲音”,我們基本上可以判斷兩點:

1、短期內很難退出房地產市場的監管。雖然各地都將實施以城市為基礎的政策,穩定房價和抑制投機的主題仍然存在;

2、兩到三年內,房價將很難大幅波動。調控不會放鬆,不允許大規模資本流入房地產市場,各種限制性政策將限制交易。因此,房地產市場將經歷長期的橫向衝擊。因此,你不必擔心今年買不到房子,但明年你就買不起了。你可以努力工作賺錢,並存下首付。退一萬步說,即使你沒有足夠的首付,也有各種各樣的經濟適用房和普通產權房可以解決住房問題。

三位房地產行業大佬齊放話,這兩類人該醒來了!

至於2020年後買房和不買房的區別,撈金團認為這個問題仍然會因人而異。對於三線、四線及以下城市的正當需求,2年或3年內買房子與不買房子的差別不會太大,因為經過一輪“補差”,房價已經處於絕對高位,未來很難繼續上漲。如果你在2到3年內不買房子,總資本成本不會相差太多。此外,一些人口外流嚴重的城市,房價回調幅度相對較大,不買房仍有可能佔便宜。

就一二線城市的眼前需求而言,2年或3年內買不買房子的區別可能更為明顯:首先,這些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購房需求,房價仍面臨上漲壓力;第二,儘管這些城市不可能退出監管,但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城市通過“人才新政”來吸收住房需求。

簡而言之,這些城市在未來有增長空間,無法預測年增長率。但是,如果他們兩三年不買房,成本肯定會越來越高,而且由於需求巨大,買房會越來越難。

三位房地產行業大佬齊放話,這兩類人該醒來了!

然而,也有值得高興的一點,即租賃市場和共有產權市場的發展在不斷改善,未來無房家庭的居住環境和租賃體驗將會得到極大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