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後來會怎樣?

“你怎麼回事,這是我送給姥姥的花!”

同事看到兒子把送給老媽的永生花放入洗手池裡大玩特玩,心疼得像滴血一樣,衝著兒子一頓大吼。

兒子被她的聲音嚇得一個哆嗦,把花瓶也摔碎了,小臉蛋一瞬間變得蒼白,大大的眼睛裡,漸漸地溢滿了淚水,然後“哇”的一聲,哭得撕心裂肺。

這樣的場景在每個家庭都發生過,當媽的哪有不吼孩子的呢?

然而,看著他們委屈巴拉的小臉蛋,媽媽們也知道孩子並不是故意的,卻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著孩子大吼大叫。

“吼”就像一種異常難纏的病,任由其發展,不僅自己被折磨得心力交瘁,孩子也會被它折磨得身心俱疲

01

看不到的傷害,並不意味著不存在

很多人沒有親眼見到傷害,就認為傷害不存在,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臺灣一個小視頻,雖只有2分多鐘,卻足以讓人心有慼慼。

小女孩和爸爸先到節目現場,直到化妝師給孩子化好了妝,而媽媽仍然沒有趕過來。


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後來會怎樣?


小女孩看到鏡子裡漂亮的自己,想打電話讓媽媽趕緊過來看看。


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後來會怎樣?


打電話過去,媽媽用非常不耐煩的聲音說:“媽媽在騎車,馬上就到了,不要催”。

女兒把剛要說下去的話吞了回去,又遲疑一會,欲言又止地放下了手機。

過了不久,女兒看到媽媽還沒有來,又打電話過去催媽媽。


媽媽有點生氣地在電話裡吼著她:老是打電話,很煩呢!

然後不由分說地將電話掛了。

女兒把電話放下來的那一刻,眼淚一下就飆了出來。


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後來會怎樣?


媽媽看著直擦眼淚的女兒,意識到自己的不耐煩和吼叫聲,竟然讓女兒像受到了重擊一般。


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後來會怎樣?


更難過的是,這一幕幾乎每天都會上演。


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後來會怎樣?


當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記住的,是當時的情緒,而不是父母的語言。


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後來會怎樣?


一個知乎網友說:

“我爸爸發火,大吼大叫的時候,我根本就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蒙臺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孩子後來變成什麼樣,都在父母的情緒中。

對孩子來說,有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和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比任何事情來得更加重要。

02

不要讓親愛的家,成了傷人的“手柄”

在美國公益短片《Remove》中,小女孩被父親家暴,警察抓走她的父親,而她也被送養到了一個白人家庭。

一直生活在家暴傷害的陰影中的她,以為不會再有傷害。

不料僅僅因為沒有經過允許,她摘了一顆櫻桃嚐了味道,便被養母一邊推嚷一邊吼道:你在幹什麼!

身心俱傷的她,從此不再相信任何人,無法“愛人”也無法“被愛”,她在大人的“吼叫”和“打罵”中看不到未來和希望。

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後來會怎樣?

她甚至用生命來吶喊:“生養了現在的我的人,也擊碎了我的生活。”

在很多人眼裡,孩子就是我們的私有財產,想打則打,想罵則罵。

還有更多的人以為,對孩子不打不罵,就吼一吼他們,難道也會出問題嗎?

事實證明,吼孩子同樣能讓孩子的心靈留下陰影和創傷。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數學考試只打了69分,爸爸拿著試卷,指著我的鼻子,大聲地說:每天送你去學校是去玩的嗎?

當時我被爸爸的氣勢和聲音嚇得大哭。很長一段時間看到他,都不敢抬頭看他。

不管是孩子做錯了,還是父母想發洩內心的情緒,都應該好好說話,因為我們彼此相依,傷害了孩子就是傷害我們自己。

要如何做,才能呵護住那個“小小我”,免受“大我”傷害呢?

01

脾氣爆發,積極暫停

《正面管教》中提到,傑森是愛亂髮脾氣的男生,老師問傑森:“你發脾氣時身體出現什麼反應了嗎?”,傑森回答不出。

老師提示他,在下一次發脾氣感知身體變化,“積極暫停”去想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能將壞脾氣趕走。

在一次次地嘗試中,傑森有效的控制住了壞脾氣。

“積極暫停”其實就是 “轉移注意力”,當脾氣爆發時,將注意力轉移到身體變化上,轉移到“愉悅的事情”,讓激動的情緒平復下來,吼叫自然就減少了。


02

調低音量,安全感迴歸

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後來會怎樣?

如果我們實在忍不住,吼了孩子,要記得及時補救。

在《爸爸去哪兒》中,小小春跟在爸爸陳小春身後,一路東看看西瞧瞧,慢悠悠地走在海邊小路上。

陳小春性子急,一路快步走,回頭看到慢如“蝸牛”的兒子,還在老遠的地方慢慢走著,忍著氣等了好幾次,最後實在按捺不住,一臉兇巴巴地對著小小春大聲吼道:“快點!”

小小春被陳小春吼得一臉懵圈,非常難過地盯著陳小春的臉,眼淚水在眼眶裡打了幾個來回,然後拿起“小喇叭”請求陳小春:“你能不生氣了嗎?”

陳小春意識到,自己嚇到兒子了,立馬降低音量態度柔和,並走下臺階來接小小春。

我們意識到“吼”孩子不好,但改變需要一個過程。

一旦吼了孩子,請及時調低音量,及時還給孩子安全感。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而且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


03

接納不完美的孩子

孩子經常被父母吼,後來會怎樣?

卡爾·威特的教育方式在全球都有名。

兒子小卡爾初學寫作時,寫得一團糟。

有一次,他戰戰兢兢地將作品交給爸爸,低著頭默默等著挨批,非常洩氣地想著要放棄寫作。

卡爾·威特看過文章後暗自搖頭,但看到兒子忐忑地樣子,他立即轉變了語氣:“非常不錯,這是你第一次寫作,爸爸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比你差遠了。”

小卡爾立馬抬起頭來,眼神裡放著異樣的光彩,突然就有了繼續寫下去的勇氣。

一句怒吼,會摧毀孩子前行之路;而一句鼓勵,卻可以幫孩子打開成功之門。

沒有完美的大人,更沒有完美的孩子,只有接納和鼓勵,才會讓孩子越來越好。

曾看到這樣一句:“孩子們在感覺更好時,才會做得更好”,深以為然。

請父母將脾氣放緩,把聲調放慢,狂風暴雨只能帶來摧殘,和風細雨才是幼苗的期盼。

讓孩子感覺好起來,不吼不叫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不要吝嗇肯定和鼓勵,在潤物無聲中靜待花開的模樣。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