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家的新茶園

表妹家收購了一個通過有機認證的茶園,推出幾款有機系列產品,想幫忙寫篇簡介, 前幾周,並寄來些茶樣品和茶園視頻和位置等資料。資料令我對新茶園充滿了探究的好奇心。

新茶園位於北迴歸線附近的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該縣的名稱冠有三個少數民族甚為罕見,查資料說該縣共有少數民族21個!這裡地處橫斷山脈充滿了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品種多樣性。它是茶樹的核心原產地,有著名的千家寨世界茶樹王,它樹高25.6米僅比最高的瀾滄大茶樹少0.9米外,它的生長海拔高度、樹幅、幹徑是所有野生大茶樹的第一;茶樹王的花瓣、花柱裂數等生物遺傳特徵,也證實它是最古老的茶樹品種(花瓣、花柱裂數數量越多越古老)。(見圖)

表妹家的新茶園

表妹家的新茶園

表妹家的新茶園

以上三圖源於《中國茶樹品種志》

我根據發來的有機產品認證書和定位,用Google 地球軟件進行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研究 。

表妹家的新茶園

表妹家的新茶園

表妹家的新茶園

原以為定位處是“證書”上的“茶山箐”。“箐”是樹木叢生的山谷意思,該處的“茶山箐”可能因種植茶葉而得名“茶山箐”,“茶山箐”西高東低,西至東6公里距離內的高度由約2600米降至1300多米,落差近1300米,南、北山海拔約2200米,相隔2公里對峙;清晨,陽光紫氣東來,下午,高山阻隔烈日的確是適宜開發為茶園。但是,將地圖放大才確定新茶園是在“茶山箐”東北的山峰。(見圖)

表妹家的新茶園

原來茶葉的有機產品認證,需要一個良好的大環境和相對封閉的小環境才能通過產地環境監(檢)測,茶樹的種植和生長過程杜絕使用農藥、化肥,如果在“茶山箐”位置,由於面積大,不同的茶園之間存在水質和空氣的交流,難於通過產地環境監(檢)測。新茶園的位置則有可能通過。事實上在橫斷山脈地區存在無數“茶山箐”的地形地貌,只是山谷大小和海拔高度不同而已。

有機茶茶園開發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合作社時期,山谷的土壤為帶砂石黃壤、黃棕壤與積聚深厚的有機質相伴;高山繚繞的雲霧與不積水的陡坡互補,完美的天時地利。唯一遺憾的是海拔偏高近2000米,儘管緯度24度多些,植物生長積溫可能會稍欠,以及極端冷凍天氣會傷害茶樹。

雲南歷史上茶葉以“六大茶山”聞名,道光三十年(1850)的《普洱府志》記載依次為佳是蠻磚、倚邦、易武。現代考證六大茶山是:易武、倚邦、攸樂(基諾)、曼撒、蠻磚和革登。它們處於緯度21-22度,海拔800-1200米之間,與現代植物、茶葉專家研究認為茶的核心原產地處於海拔1600-2000米區域有較大出入。相信是由於海拔高度影響人類對茶葉的生產和運輸的緣故。印度的產茶區,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先是開發發現野茶樹的“阿薩姆”地區,此處的海拔與“六大茶山”近似,後則主要開發“大吉嶺”茶區,此處海拔1500米以上(見圖),斯里蘭卡、肯尼亞的產茶區都是海拔1500以上,特別是全球氣候變暖,茶葉產區往海拔高地區發展是必然趨勢,總之,“紅土帶沙石”土壤,高海拔、低緯度是產茶區的最佳選擇。

表妹家的新茶園

雲南茶產區與印度的阿薩姆、大吉嶺產區地理位置及地貌

表妹出生於英德茶場,改革開放後到深圳發展,經營雲南旅遊業務而進入雲南三十多年,約二十年前開始經營茶園,此茶園是第二個了,在高水平上擴張真是可喜可賀。她的茶葉的加工採用了“英紅”的傳統技藝,並專門赴臺灣學習考察數月,吸取臺灣製茶技術經驗,因為她認為茶葉製作是天人合一的過程。我也希望蒐集到福建工夫茶、安徽祁紅,以及國內早期製茶專家的製茶方案,上山實踐一回。

記得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所寫的無量山嗎?普洱茶商馬五德將段譽帶到無量山,在世外桃源裡練就“凌波微步”。表妹家的新茶園就屬無量山的東南端,新茶園也是一壟壟茶樹滴翠與桃花、櫻花等各種山花爛漫相映。打開您的想象空間:“漢邦甘紅”有機茶也會與“凌波微步”武功一樣卓絕嗎?

表妹家的新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