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養生的第一原則是什麼?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恬惔虛無"的說法見於《素問》的《上古天真論》及《陰陽應象大論》兩篇。它的意思為恬靜樸素、少私寡慾,對於各種物質享受漠然無所動於中(張介賓:《類經.攝生類》注)。並且"無恚嗔之心","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素問上古天真論》)。從上面幾句話可知能做到恬惔虛無的人,其心境寧靜,沒有情緒的激擾,沒有過多的慾望,對生活條件要求不高,不會有過度的謀慮行為,精神常常處於愉悅狀態。所以能做到"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並且"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行為上不會搞特殊化,飲食不管精粗都覺得有味,衣服美醜不在意("任其服")。由於這樣的人能在生活享受上不超出一般水平("適嗜慾於世俗之間"),又不搞特殊化,不損人利已,所以始終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樂其俗")(以上引文見《素問.上古天真論》),他們的心情自然常常是愉快的。也正因為這樣,他們才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了(《素問.陰阻應象大論》)。這樣來看,《素問》所述的恬惔虛無之說雖源出於老莊,卻充實、積極得多,而且更為具體與符合實際。

古人養生的第一原則是什麼?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內經》認為,為要保健延年,盡終天年,達期頤之壽,必須"形與神俱",做到身心協調。而形神統一的關鍵,在於"精神內守",所謂"只有神守於中而後能形全於外"。心藏神而為"五臟六脂之大主",神內守則"主"明,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長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生命氣機升降之道閉塞而不通,形體就會受到極大的傷害,以此養生則有害。唯其能守神才能達到"氣從以順"效果,氣定則形體安康,而後能延年,"度百歲而動作不衰"。所以《上古天真論》說:"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古人養生的第一原則是什麼?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守神則神不外馳,神不外馳即守靜。《內經》十分強調精神寧靜在保健上的作用。它認為,神能守靜則氣充形固,可使人體具備強大的免疫力,足以抵禦各種外來致病因子的入侵。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如果神不守、氣內虛、形不固,就會導致外部的有害因素得以趁虛而入。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反之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正因為《內經》認為精神因素對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所以它一再強調治病必先"治神"。

古人養生的第一原則是什麼?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素問.移精變氣論》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此,在《內經》作者的心目中,守神不僅在養生方面,在"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廣義的預防醫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治療醫學中,守神同樣是極為重要的。而要做到精神內守,必須"恬淡虛無",所以《上古天真論》說:"恬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