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內丹煉養思想

白玉蟾本名葛長庚,因過繼白氏為子,改名白玉蟾。字如晦,號白叟、海瓊子、海南翁、瓊山道人、臏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死後詔封紫清真人,世稱紫清先生。關於其生卒年代,一般認為系1194-1229(《宗教辭典》),則在世僅35年。但據其所著《指玄集》,自述"幾近桑榆之年,老頰猶紅……嫩須再黑……嘆古人六十四歲將謂休,得先聖八十一章來受用",及有"年來多被紅塵縛,六十四年都是錯"等語,則在世年歲不會少於64歲,且其自號海南翁、白叟,與所謂"桑榆"垂暮之年相應。祖籍福建閩清,出生於瓊州(今海南島瓊山)。少年時任俠殺人,逃命到武夷一帶,後與其師陳楠邂逅於廬山。從陳楠學內丹術十餘年,為南宗煉養派第五代傳人。

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內丹煉養思想

白玉蟾生平著述甚多,生前著有《指玄集》、《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死後,有留長元編集《海瓊問道集》,彭耜編集《海瓊玉蟾先生文集》,謝顯道等編集《海瓊白真人譖錄》等。彭耜及留長元均為白玉蟾門徒。其他門徒尚有趙汝渠、葉古熙等。

上述著作中,闡述內丹術最詳者為《指玄集》,係為授留長元而作。書中有《鶴林問道篇》,闡述內丹術理法頗詳,系傳授彭鶴林(彭耜)時的講授內容。"南宗五祖"的論述,以白玉蟾最為簡明扼要。張伯端隱秘未宣的內丹術要則,至白玉蟾而全露底蘊。自宋迄明清,內丹術文獻數量不斷增多,理論與方祛也不斷有所發展,但要則不出"五祖"的論述。

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內丹煉養思想

白玉蟾是一個典型的"三教合一"論者。他本是儒學之士改學道術,又廣覽佛經,研究禪學,人稱"心通三教,學貫九流",其內丹術理論中,融合禪學與儒學處也不少。從他開始,牢固地確立了內丹理論中"三教合一"的發展路線,從元明到清代,沒有人再打破過這一既定的發展趨勢。

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內丹煉養思想

白玉蟾在內丹術系統中最有貢獻的,是他在理論方面的闡述。對於金丹也即內丹的定義,他提出"金則性之義,丹者心之義,其體謂之大道,其用謂之大丹,丹即道也,道即丹也。"(《指玄集鶴林問道篇》)說明在理論上他是偏重心理的,故在其《玄關顯秘論》中有"心即是道也,故無心則與道合,有心則與道違"之語,他欣賞譚峭《化書》中"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的說法,而拈出其中的"忘"字為要訣。儘管如此,在談到煉養的原則時,他又回到張伯端"先命後性"的命題上來,他說:"今修此理者,不若先煉形,煉形之妙,在乎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丹成,丹成則形固,形固則神全。"平心而論,白玉蟾關於金丹的定義,反不如其師"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即金丹也,金丹即道也"的說法更確切。但是,他的貢獻在於對所謂"丹成"的闡述,他的敘述較前代任何有關論述都明白。對於煉成內丹後,到底身體是個什麼樣子?這是任何一個學習內丹術者都首先急盼知道的事。對此,幾乎所有道教文獻的論述都是玄虛的,唯獨他能站在醫學生理的立場上加以唯物的說明,他說:"固其精,寶其氣,全其神,三田精滿,五臟氣盈,然後謂之丹成。"這裡還指出,內丹術的鍛鍊目的在於固精、寶氣、全神。當因鍛鍊而致精氣神充盈、臟腑安和、健康無疾時,即是內丹煉成的指標這是很切實際的論述。

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內丹煉養思想

理解內丹術語的含義,是初學者普遍感到困難的事情,因為它們多半來自外丹用語,或系曲折的隱喻,若無人指點明白,往往皓首茫然。白玉蟾在引導學者正確理解內丹術語方面是有較大貢獻的,他能以簡潔明瞭的語言,對歷來重見疊出、曲喻萬端的重要內丹術語,作明白曉暢的闡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學者妄猜瞎煉。比如藥物、火候,是內丹術家的口頭禪,但從無明白確切的解釋。白玉蟾的釋是清楚的他說:"採精神以為藥,取靜定以為火,以靜定之火而煉精神之藥則成金液大還丹","火本屬心,心者,神也。神則火也,氣則藥也,以火煉藥而成丹者,即是以神御氣而成道也。"這裡,藥物、火候的含義,就是誘導精神而入於靜定,通過意守丹田而凝神聚氣。所以,他又說:"若能於靜定之中,抱沖和之氣,守真一之精,則是封爐固濟以行火候也。"他認為,一切內丹鍛鍊的效應都是從靜定中產生的,他說:"有動之動,出於不動,有為之為,出於無為。……其訣曰,用志不分,乃可凝神,灰心冥冥,金丹內成。此餘之所得也如此。"這是一些非常精闢的論述。歷來內丹術家都認為"命假師傳,性由自悟",張伯端就說過此話。淺顯地說,其意為內丹術的具體步驟有賴於老師的指點,高度的入靜境界,則待於自身的領悟,入靜鍛鍊是貫徹內丹術始終而不可須臾或離的,是關鍵而困難的功夫。顯然,白玉蟾也持此種觀點,但他不強調自悟,似乎性功也未嘗不可因師傳而易悟的。

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內丹煉養思想

內丹術的核心在於心腎交合,水火既濟。對此,白玉蟾也持其師的論點,即著重在"心"的運用。他說:"潛藏飛躍,本乎一心"。"潛藏飛躍"這四個字概括了內丹鍛鍊中所出現的各種效應。他認為,心腎水火既濟效果的出現有賴於入靜誘導,即所謂"本乎一心",他說:"(內丹術)當先習定凝神,懲忿窒欲,懲忿窒欲則水火濟"。白玉蟾如此強調入靜,也反對入靜而不意守丹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