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歷史進程十大戰役之三:牧野之戰

該戰發生於殷紂三十三年(前1123年),亦為夷、夏兩宗族間的重大戰爭。商紂王原為中原共主、夷族首領,周為夏族的一個分支。兩軍戰於牧野,最終商敗,紂王焚死,夏族周武王進為中原共主。

影響中國歷史進程十大戰役之三:牧野之戰

商朝自二十代帝武丁(前1291年)後,國勢便轉趨衰落,到二十八代帝紂時,已陷於眾叛親離分崩離析之局。商之朝臣紛紛去商奔周。周即得悉商朝之敗政,乃有代商之心。

周以農業立國,遷岐後二百年,至武王時,人口大增,經濟繁榮,武力也漸次壯大,期間文王遷豐,武王遷鎬,依託關中獨特地理優勢,國家重心東移,步步逼近商紂政治經濟中心。

前1123年,武王率甲兵,沿黃河南岸東出關中,至孟津北渡,至商朝都城朝歌之南牧野。商紂王武裝奴隸70萬,兩軍陣於牧野。周武王以戰車快速衝敵中陣,兩翼兼有迂迴機動,商朝軍隊遭此猝然打擊,頓時崩潰,後軍亦被衝散,紂王敗回朝歌,於鹿臺自焚。商朝滅亡,周武王成為中原共主。

商因淵源宏深,實力難以猝滅,武王乃立紂王之子武庚治殷,安撫殷民;分封親族及功臣,以武裝殖民之方法,進駐東方,以固周室屏藩再經周公東征,周室勢力向東南部發展,終成綿延八百年之周主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