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被賜死,立武則天為皇后,背後有哪些政治原因

唐高宗原本的正宮娘娘是王皇后,出身於太原王氏,高祖父王思政是西魏的將領,官至尚書左僕射,她的父親王仁祐是唐朝官員,擔任羅山縣令。王氏與唐朝皇室是舊親,唐高祖李淵的妹妹同安公主是王氏的叔祖母,王氏的母親魏國夫人柳氏的叔母是唐高祖的外孫女。所以王氏出身顯赫,既是西魏重臣的後裔,其父母兩族又都是唐朝皇室的姻親,她的家族屬於關隴貴族軍事集團。

長孫無忌被賜死,立武則天為皇后,背後有哪些政治原因

王皇后畫像

王氏從小就容貌出眾,性格溫順善良,同安公主很喜歡這個小姑娘,就告訴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便將王氏許配給了太子晉王李治為王妃,並提拔了她的父親王仁祐擔任陳州刺史。唐太宗對這個兒媳婦非常滿意,他對宰相長孫無忌和重臣褚逐良說:“佳兒佳婦,託付給卿。”唐太宗去世後,李治繼位,成為了唐高宗,他正式冊立王氏為皇后,她的父親王仁祐被封為魏國公。當朝中書令柳摯是王皇后的親舅舅,所以王皇后的實力和勢力都非常強大。

按理說,王皇后應該非常受李治的寵愛,然而性格決定命運。儘管王皇后容貌俊美,但是嚴肅刻板,不苟言笑,也不會在丈夫面前小鳥依人般的撒嬌,對宮女和太監更是沒個笑臉,目空一切,高傲無比,是個地道的冰山美人。王皇后因為沒有親和力,總是不冷不熱的,讓人猜不透她心裡想的是什麼,所以唐高宗李治並不怎麼喜歡她,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客氣得不像是親人。

長孫無忌被賜死,立武則天為皇后,背後有哪些政治原因

李治作為皇帝,後宮自然是佳麗三千,個個都活潑可愛、容貌動人,蕭淑妃就是其中一個。蕭淑妃的性格潑辣熱烈,敢愛會愛,出身和容貌也不比王皇后差,還給李治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李治更加寵愛蕭淑妃了。王皇后看到蕭淑妃受寵,心裡十分不平衡,經常在李治面前說蕭淑妃的壞話,甚至哭鬧抱怨,李治十分厭煩,更加疏遠她了。

王皇后沒有就此放棄爭寵,她開始想辦法讓李治重新回到自己身邊。王皇后在得知李治經常去感業寺幽會尼姑武才人時,決定接回武才人。她覺得這樣做李治會感念於她,武才人也會把她當作救苦救難的活菩薩。王皇后真正的目的是讓武才人和蕭淑妃爭寵,等到蕭淑妃失寵後再收拾武才人,等到把武才人殺掉或者攆出宮後,李治就會專寵自己了。王皇后心中的小算盤打得很好,但是她低估了武才人,接回武才人的決定,對於王皇后來說,等於自掘墳墓。

武氏進宮後,被唐高宗李治封為昭儀,十分寵愛,以致於後來竟打算廢皇后王氏為庶人,立昭儀武氏為皇后。朝廷的元老重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均因為反對立武氏為皇后而遭到貶逐或者殺戮。很多人認為廢王皇后立武氏這件事是因為高宗的昏懦。其實這件事沒有那麼簡單,而是與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後的政治形勢密切相關,廢立皇后只是當時政治交鋒的一個焦點。

長孫無忌被賜死,立武則天為皇后,背後有哪些政治原因

李治的父親李世民在去世之前,對兒子的能力不太放心,所以讓他最信賴的兩位宰相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作為顧命大臣,吩咐他們盡心輔助李治。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舅舅,也是當年玄武門之變的重要策劃者,是貞觀年間的頭號重臣。褚遂良以文才著稱,當年極力主張立李治為太子,是一個公認的正人君子。

初登王位的李治,剛剛二十出頭,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雖然他的父親與兩位大臣有著很深的交情,但是自己與他們並沒有多少感情可言。相反,在這兩位大臣的輔助下,李治做事的時候常常會有束手束腳的感覺。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總是倚老賣老,對他指手畫腳。這讓李治產生了想要擺脫他們控制的願望。擺脫控制的第一步就是增補張行成、高季輔、李勣為宰相。李勣等人曾是李世民的親信,但後來被貶。李治此舉的目的是想分長孫無忌和諸遂良的宰相大權,從而培植忠於自己的勢力。李治藉著一件小事就貶褚遂良為同州刺史,同時封王皇后的母舅柳爽為中書侍郎,企圖用自己的外戚與自己父親的外戚爭權。

但是沒過多少時間,形勢發生了變化。褚遂良因為沒什麼大問題,又回來繼續當宰相。後來,大臣們向李治提出了立太子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是柳爽和王皇后想立陳王李忠為太子,李忠的生母劉氏出身低賤,是宮中的宮女,因為王皇后無法生育,便收養了李忠,所以主張立劉氏所生的李忠為太子。柳爽知道這件事只靠自己是做不成的。於是和褚遂良、長孫無忌、韓璦、于志寧等商量後一起上書。李治知道以後十分失望,因為自己提拔柳爽、于志寧等人,原本是想用他們來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權,現在柳爽卻與長孫無忌他們站在同一戰線上,而且還有王皇后的呼應。

年少氣盛的李治自然不會輕易罷休,這時他已下定決心,要除掉隨時牽制他的一幫老臣,因為隨著柳爽向長孫無忌等人的靠攏,王皇后已經逐漸成為唐高宗和元老重臣們相爭的焦點,所以李治要廢掉已成為自己對立面的王皇后。李治主意已定,便召集眾大臣商量廢后之事。褚遂良堅決反對,李治就馬上貶他為潭州都督。長孫無忌也多次上書談到不能立武后,李治先是拉攏他,秘密派人賜給他金銀珠寶,但是長孫無忌不領情,李治先是貶他到黔州,接著又派人去審問他的案件,最後認為長孫無忌要謀反,就下令讓他自盡了事。王皇后被廢之後,沒有得到善終,下場十分悽慘。廢黜皇后事件的背後,其實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王皇后作為這場鬥爭中的一枚棋子,成為了宮廷鬥爭的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