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勢騰飛!“重啟”後,武漢即將迎來哪些變化?

再過兩天,武漢就要解除封城了。


“解封”也就代表著,這座英雄的城市,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著力打響“復工復產”這場戰役了。


不少人堅定看好武漢的發展前景。


比如,這兩天國內知名經濟學家紛紛發聲,表示:


困難只是短期的,疫情過去以後,武漢的中長期發展會迴歸正軌;

疫情不能扼制武漢正蓄勢騰飛的大趨勢;

對武漢未來抱有很高期待;

……


但,疫情如大考。


考慮到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武漢所受影響最為嚴重,也有不少人擔憂武漢未來是否一蹶不振。


客觀來說,疫情是“危”也是“機”。


疫情暴露問題,帶來考驗;


疫情也提供機遇,給我們的城市帶來全新的發展和變化。


那麼,按下“啟動鍵”之後,武漢會迎來哪些向好的變化?


加速建設智慧城市,城市管理水平、應急響應速度提升勢在必行


首先需要肯定的一點是,疫情雖對武漢產生十分巨大的衝擊,經濟生活全面“停擺”兩個多月,但這並不會改變武漢基本面和格局。


恰好就在前幾天,隨著武漢經濟年報的出爐,2019年中國GDP十強城市也塵埃落定。


其中,武漢位列第8,在排名上比前一年上升1位,GDP增速更是取得7.4%的好成績,在十強中僅次於成都,排名第二。


蓄勢騰飛!“重啟”後,武漢即將迎來哪些變化?

可以看出,過去的一年,武漢表現不俗。


這是基於:


武漢作為中部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支點城市,是推動中國整體經濟增長的重要節點城市。


武漢是九省通衢的交通中心:貨運轉水運的集散地;中國四大鐵路樞紐之一,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中轉客流量全國第一。


產業結構完備:武漢有汽車製造、通信電子、生物醫藥三大支柱產業;有大量製造業和重工業,新興產業勢頭不錯。


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教育優勢明顯。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大。


不得不說,疫情爆發之初,武漢暴露了不少的問題。


比如疫情信息披露“慢半拍”、社區管控力度不夠等。


吃一塹長一智。疫情倒逼城市管理的變革,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


一手抓現代化治理,一手抓智慧城市的建設,是未來武漢城市發展的大趨勢。


比如交通管理、物流供應鏈、應急災備、信息溯源等,都將全面數據化。


蓄勢騰飛!“重啟”後,武漢即將迎來哪些變化?

尤其是新的領導班子上臺後,以事實為依據,一切以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為第一考量,城市管理水平、應急響應速度的提升勢在必行。


更大力度進行城市基礎建設,著力打造城市名片


過去一年,武漢在基礎建設方面表現亮眼。


雖因疫情原因建設被短暫暫停,好在近期不少項目陸續開工復工,如早在3月22日,地鐵8號線二期就率先復工。


據悉,2020年武漢市將重點佈局軌道交通、綜合交通、城市道路、生態環境、韌性設施、區域統籌、亮點區片等方面。


計劃年度建設投資總額超3000億元,安排項目2198個。


分別為:


地鐵5號線、11號線東段二期將加快建設。開通地鐵8號線二期,基本建成地鐵11號線葛店段、6號線二期。新開工地鐵12號線武昌段、江北段、11號線三期首開段、7號線北延線。


推進武漢至大悟、武漢至陽新、礄口至孝感二期等三條出城高速公路建設;

完成青山長江大橋,基本建成四環線北段、東段。


力爭開工白沙洲公鐵兩用大橋等過江通道。


不斷提升城市排漬防澇能力,推進海綿城市設施建設。


建設三環線生態公園群、府河綠楔溼地公園,大東湖綠楔青山長江森林等。


啟動老舊小區改造,繼續建設社區足球場地,啟動“擦亮小城鎮”行動。


推進亮點區片建設,等等。


更加重視“搶人大戰”,進一步放寬落戶政策,發展機遇大增


“搶人大戰”武漢一直是認真的。


武漢高校雲集,人才供應充足,2019年武漢的大學數量居全國城市第3位。


早在2017年,武漢就啟動了“五年內留住百萬大學生”計劃。


兩年來,搶人大戰可謂碩果累累。


2017年,武漢新增戶籍人口19.8萬人;2018年增加30.08萬人。


截至2019年,武漢常住人口1121.10萬人。


蓄勢騰飛!“重啟”後,武漢即將迎來哪些變化?

目前,疫情對武漢的沉重打擊,的確會使一部分外地人因為疫情而離開了武漢。


但長遠來看,一方面,一部分人離開了,虛位以待,武漢將會有更多的發展機遇。


另一方面,此次疫情使武漢各行各業遭受了不小的創傷,出於發展的需要,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也會“井噴”。


事實上,近期不少城市已經先武漢一步,陸續出臺相關人才政策。


3月20日,蘇州市政府發佈關於調整人才落戶相關政策的通知,堪稱“王炸”級別;


4月2日,瀋陽市發佈《關於全面取消人才落戶限制進一步放開落戶政策補充意見的通知》,開啟了幾乎是零門檻的落戶模式。


蓄勢騰飛!“重啟”後,武漢即將迎來哪些變化?

可以預測, 武漢後期勢必會迎頭趕上,“放大招”,拿出更有誠意的落戶政策,比如:


更加優化落戶政策;


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體系;


更加配套的人才補貼、服務。


以吸引更多的人留居武漢。


醫療等城市軟實力建設將再上一個臺階


一座城市的發展,不僅取決於城市的硬實力,更取決於軟實力的水平。


教育、文化產業、醫療等軟實力水平決定了城市競爭力的強弱。


以醫療為例,武漢的三甲醫院數量、執業醫師數量、醫療機構病床數量都在全國前列。


蓄勢騰飛!“重啟”後,武漢即將迎來哪些變化?

但這遠遠不夠。


經此一“疫”,本來就很強的武漢市醫療水平、醫護人員配備會將繼續增強,公共健康等重大緊急事件的響應體系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分級醫療、線上醫療等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共享將勢在必行。


蓄勢騰飛!“重啟”後,武漢即將迎來哪些變化?


相關部門會大幅提升醫療效率,有效助推分級診療,促進醫療普惠全民。


另外,公共衛生意識方面,武漢市民也會養成更好的衛生習慣,武漢這座城市,也將隨之變得更加乾淨清潔。


對房地產來說,因城施策繼續,政策或將持續利好


最後讓我們把目光聚集到武漢房地產行業。


目前,武漢樓市逐步“復甦”。


復工房地產開發企業988家,復工率超過八成;


760個在建樓盤復工,有信心按原計劃推出新房;


4月8日起,售樓部恢復開放;


3月31日起,商品房預售證逐步發放。


考慮到兩個多月的樓市“凍冰”期,購房信心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


對購房者來說,一方面,房企在陸續推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另一方面,調控政策或會相對放寬,政策或將持續利好。


寫在最後:


春來了,櫻花開了。


武漢也正在漸漸恢復“生活氣息”。


我們不否認疫情對武漢的巨大沖擊力,但我們也看好武漢長遠的發展。


短期內,基於良好的區位優勢、龐大的人口基數、豐富的教育資源、快速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武漢基本面仍然是向好的。


長期看,歷經過疫情這場“大考”的洗禮,大破大立之後,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還會創造怎樣的奇蹟?


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