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追求生活的力量,我得張開我的翅膀

蕭紅,以一部《呼蘭河傳》被奉為“文學洛神”,被魯迅、茅盾盛讚是當時“最有潛力的女作家”,更有“民國四大才女”的身份標註,而她的一生經歷卻不像她的標籤那樣令人豔羨。這位富有才情的女作家,在31歲時便因庸醫誤診錯動喉管手術引發其他誘因而去世,令人嗟嘆。從童年便受到父親、繼母的不待見開始,到成年後的幾段令人噓唏的情感寄託,蕭紅有她的執拗和不顧一切,也有她的殘酷和果決;她可能是一些人筆下從小就反叛不聽話的孩童,也可能對感情不太理智的女人,或者是一個對自己親生幼兒不負責任的母親;但她有一份敢於出逃傳統舊式家庭的果決堅韌,一份對情感抱朴守真的天真浪漫,一份對社會不平不公現象的痛斥和哀悼,更有一份在艱難困苦中投身寫作的信念。她猶如一個在寒冷中汲汲一絲絲溫暖的人,在那樣一個複雜的抗爭年代,我們又何如切身體會她的無奈和不屈呢?

為了追求生活的力量,我得張開我的翅膀

“我懂得的盡是些偏僻的人生”

蕭紅出生在呼蘭河縣一個地主家庭,是一個具有濃厚封建統治思想的專制家庭,親生母親在她8歲時即過世,父親續絃,年幼的她便成了一個言行舉止被過分苛責,時時要被教訓的人。小時候被勒令中途休學,她只能通過不吃不喝來反抗父親的專制無理,也只能通過年邁祖父的一聲聲求情“讓她去吧”,最終看著瘦小的小蕭紅日日吵鬧而煩躁才獲得父親同意其再次入學,她和父親的打鬥生活持續十年之久,這樣的對抗及矛盾一直持續到她快成年時,所以自小的經歷對她來說:只有直接蠻恨的抗爭才能獲得想要的自由。

她的反抗不僅是對這個家庭的不滿,也是對當時那個封建社會不公的抗爭。《皮球》一文有段故事,小時候她蹲在洋車上想學拉車伕的樣子“鄉巴佬蹲東洋驢子”,意圖討祖母發笑,哪知祖父看到後卻把拉洋車的打罵一頓,小蕭紅質問祖父明明是自己願意而為與車伕何干,祖父眼目斜視說“有錢的孩子是不受什麼氣的”!一句凌冽的話,本意雖是出自祖父的愛護之心,但自此心生的意見隔閡在小小年紀的她心裡順勢生根發芽。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只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

蕭紅很早就見識過當下那個社會對女人的不公,從自己的父親手裡開始,因僕人是窮人、祖父是老人、自己是小孩,所以這些沒有保障的人不盡然都落在了他手裡;後來看新娶的母親也要百般討父親的喜歡,父親高興時便同她說笑,不高興就怒罵,蕭紅到鄰居家去看,鄰居家的女人也怕男人,到舅舅家,舅母也是怕起舅父來。她看不慣,於是有《夏夜》裡的二十七歲鄉下姑娘菱姑,雖然大齡又在家裡受到壓迫,但她仍然暢想自己未來的結婚對象是要是自己鍾愛之人,結婚後她要有職業,要到工廠去……不可不說,這也是蕭紅對於女性理想生活狀態的寄託寫實,她必然有內心的不屈服!

於是,儘管知道表哥陸哲舜是個大煙鬼,她也抱持著他對自己的真情實意想一起過日子;後來的未婚夫汪恩甲也曾在她囊中羞澀時持守相幫,但最後也棄她而去;她懷著汪的孩子和蕭軍走過一段最幸福也最困難的階段,卻在懷著孕期間遭受蕭軍的再三出軌和家暴;傷透了心時她決定與端木蕻良在一起,很難想象在那樣心境下她怎麼能筆鋒一轉,寫出《呼蘭河傳》那樣天真浪漫的長篇?誠然,這也是蕭紅對感情的純良和軟性體現無疑。

為了追求生活的力量,我得張開我的翅膀

蕭紅的一生,正應了魯迅的那句“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其一生,經歷了無數次要被“毀滅”的時刻,但蕭紅用自己的堅韌和執拗,給自己希望也給自己自由。這正是她的可貴,也是我們所不及。

摘錄蕭紅在小說《亞麗》中的幾句話,予人予己。

飛鳥的生涯是美麗的,落葉又為什麼給風飄著呢? 我們為什麼不是飛鳥呢? 為了要追求生活的力量,為了精神的美麗與安寧, 為了所有的 我的可憐的人們,我得張開我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