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地名如人名,

一個名字代表著一個地方的特色,

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淵源與意義。

地名,

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

歷史緩緩向前,

流傳中,許多地名已非原意。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和平區

來歷名稱 晚晴時期,大部地區被英、法、美、日強闢為租界。解放後,1956年1月,由民國行政一區改稱和平區。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河東區

來歷名稱 1956年1月因位於海河東更今名。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河西區

來歷名稱 1956年因位於海河以西更今名。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南開區

來歷名稱 “南開”即城南開窪地之意。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河北區

來歷名稱 地處市區東北部,因大部分地域坐落在海河以北而得名。1952年區境才有了完整的政區,時稱三區,1956年改稱河北區。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紅橋區

來歷名稱 紅橋區內的早期聚落大都出現在元代,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國民黨第九區公所,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於1949年3月12日建立了第九區人民政府。因界內子牙河上大紅橋得名,改稱紅橋區。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紅橋區改稱“紅衛區”。1968年1月恢復原區名。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東麗區

來歷名稱 東麗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已有人聚居生息,當時為燕國轄地。1949年9月,分屬天津縣和寧河縣管轄。1953年5月,劃歸天津市管轄,建立津東郊區。1955年5月,更名為東郊區。1958年10月,併入河東區管轄。1962年2月,由河東區劃出,恢復東郊區建制。1992年3月,東郊區更名為東麗區。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西青區

來歷名稱 西青區境內陸地成型的年代始於唐代中、後期。北宋時期是宋、遼兩國的交界,明代分屬河間府靜海縣和武清縣管轄,清代歸屬天津府管轄。1953年西郊區成立。1992年3月更名為西青區。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津南區

來歷名稱 津南區位於天津市東南部,面對渤海,背靠市區,輻射華北,拱衛京畿,為兵家形勝之地。1946年1月,津沽縣與津南縣合併,稱津南縣。1953年5月15日,建立津南郊區,隸屬天津市。1955年6月17日,津南郊區改稱南郊區。1958年9月13日,撤銷南郊區,併入河西區。1962年2月1日,南郊區與河西區分置。1992年3月6日,南郊區改稱津南區,隸屬關係未變。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北辰區

來歷名稱 北辰之名出自《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冠以區名意喻天津北部一顆璀璨的明星。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武清區

來歷名稱 武清區舊為武清縣,是華北最古老的縣之一。關於“武清”兩字的由來,據《郡縣釋名》中解釋:“武清取武功廓清之義也”。自此,武清縣名一直沿用下來,直到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更名武清區。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寶坻區

來歷名稱 寶坻自古是商業要地,據考證,早在4000多年前就被開發利用,秦城遺址等古蹟遍佈。金大定十二年,因人煙繁庶,貿易興旺,改為縣。寶坻區的“坻”字,原只讀“chí”,水中高地之意。據傳,清朝乾隆巡遊到此地,脫口唸成寶坻“ dǐ”,從此就成了金口玉言。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濱海新區

來歷名稱 濱海新區是國務院批准的第一個國家綜合改革創新區。2009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濱海新區行政體制改革方案,同意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寧河區

來歷名稱 雍正九年(1731年)析寶坻置縣,據《河北省縣名考原》稱;“薊運河縱貫縣境,時多水患,故縣以寧河名。2015年8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天津市寧河縣,設立天津市寧河區。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靜海區

來歷名稱 1108年(北宋大觀二年),置靖海縣,其意是渴求安定太平,治所渦口寨(即今靜海鎮)。1973年8月1日屬天津市。2015年8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天津市靜海縣,設立天津市靜海區。


中國這個劃為16區新1線城市享譽“中國北方最大港口”之稱


薊州區

來歷名稱 薊縣,古稱漁陽,春秋時期稱為無終子國,戰國時稱無終邑,秦代屬右北平郡,唐朝設薊州。新中國成立後,屬河北省轄縣,1973年9月劃歸天津市,相沿至今。

2016年6月同意撤銷薊縣,設立天津市薊州區,以原薊縣的行政區域為薊州區的行政區域,薊州區人民政府駐文昌街街道府前街2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