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秦漢,看這裡!

活力秦漢,看這裡!

全文2135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活力秦汉,看这里!
活力秦汉,看这里!

近日,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迎來了“三週歲”生日,作為功能區之一的秦漢新城始終堅持“為國家試製度、為區域謀發展、為人民謀福利”的初心,努力打造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內陸型改革開放的新高地。三年來,秦漢新城功能區在提升市場活力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深化改革”,打造服務新模式

三年來,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功能區始終堅持“放管服”改革,率先設立了全省自貿試驗區首家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廳;同時,積極探索“一址多照”模式下稅務監管改革試點,通過不斷探索,逐步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

“市場增速”,實現量變到質變

自貿試驗區秦漢新城功能區自掛牌以來,累計新增市場主體3555家,新增註冊資本金274.66億元。其中,新增企業2085家,新增註冊資本金274.15億元。新增外資企業35家,新增億元以上企業40家。其中,文化旅遊類企業703戶,醫療健康類企業462戶,高端裝備製造類企業140戶,高新技術類402戶。

活力秦汉,看这里!

“產業磁吸”,激發市場新活力

陝西自貿區掛牌成立以來,秦漢新城功能區緊緊把握“人文交流自貿區,一帶一路新起點”這一核心定位,圍繞文化旅遊、健康醫療、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不斷擴大對外經貿合作,積極對接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瑞士亞洲商會、意大利工業協會、捷中教育協會、加拿大萬錦科技園等國際機構,精準招商20餘次。參與廈洽會、國際健康旅遊博覽會、京交會等各類展會推介10餘次。

活力秦汉,看这里!

其中,寶能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恆大文旅城以及綠地自貿綜合體等重大項目均已開工建設並進展迅速。

“人文交流自貿區,一帶一路新起點”,秦漢新城依託西鹹新區自貿、服貿和雙創示範基地三大國家試點優勢互補,利用現階段有限的公共辦公物業,全力推動“一址多照”試點,積極探索工商稅務的事中事後監管模式,企業信用監管聯合懲戒,有效的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平臺型企業對市場主體的組織、協調、規範、引導功能,取得了顯著成效。

“平臺搭建”,助力產業集聚

目前,已為企業搭建文物數字化交流合作平臺、語言服務標準化體系及大數據平臺、“零工保”雲端創客服務平臺、“自貿+服貿”雙試聯動大數據統計分析系統平臺等4個平臺,並通過平臺建設持續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區域文化旅遊、服務貿易等產業發展。

活力秦汉,看这里!

1 文物數字化交流合作平臺

藉助AR等新技術、新平臺,構建文物數字化要素模型,生成虛擬文物故事數據庫,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講好中國歷史故事。目前該平臺已與陝西曆史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等文博機構簽署了開發建設數字博物館的合作協議,漢陽陵地下外葬坑數字展示已經上線。

2 “一帶一路”語言能力標準化服務及大數據平臺

整合翻譯“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20多種不同語言,將政、產、學、研各方聯合在一起,為沿線國家、境內企業和公民提供語言和大數據信息方面的專業服務。目前該平臺已開設“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海外輿情、商情、科技、工業、旅遊等垂直領域大數據頻道,並複製推廣至青海、新疆地區應用。

活力秦汉,看这里!

3 “零工保”雲端創客服務平臺

平臺運營11個月,實現創收1500多人,購買服務的企業近100家,交易量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納稅突破320萬元人民幣。

活力秦汉,看这里!

4 “自貿+服貿”雙試聯動大數據統計分析系統平臺

該平臺通過系統預警、數據統計和智能分析快速、高效、系統的管理自貿服貿業務,實現對自貿服貿建設進展的自查自評,加快提升三類國家試點工作高水平發展。

“先行先試”,發揮自貿區優勢

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功能區2017年4月1日掛牌以來,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的要求,堅持“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創新為動力、政策為保障、管理為支撐”的原則,大膽試、大膽創、自主改,努力將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功能區建設成為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

掛牌三年來,累計培育創新案例22個,包含首創性創新舉措案例8個,改進型創新舉措案例9個,應用型創新舉措案例5個,特色優勢明顯。創新案例佔西鹹新區創新案例總數的29%,佔西鹹新區全省複製推廣的31%,佔西鹹新區全國複製推廣總數的50%。其中,全國複製推廣案例2個,全省複製推廣案例3個,全省最佳案例3個。

活力秦汉,看这里!

▶遇見秦漢,方知春色幾許

▶榜樣來啦!

▶84.8億,開工!

▶秦漢新城裡的“杏”福春天

▶復工、復產、復耕,解鎖新生活

▶堅守,他們從未缺席!

活力秦汉,看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