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世界上最難對付的是誰?是熊孩子!家有熊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深刻的體會,因為他們不按常理出牌,因為他們三分鐘熱度,對你的話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他們隨時可以脫襪子也可以隨時丟掉,不管他們是在客廳、廁所、甚至是吃飯的餐桌上,他們把玩具、漫畫、穿過的沒有穿過的衣服堆的滿桌子、滿屋子都是。

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他們分分鐘把你惹炸毛,面對你扯著嗓門對他們的喊叫,他們或者嘶聲力竭哭給你看,惹得鄰居都坐不住過來敲你門以為你在家暴孩子,要不就是小甜甜的奶音衝著你撒個嬌你就繳械投降,要不就自己玩自己的無動於衷,無論哪一種情形,亂扔東西的習慣依然如此,有的時候你都有想把他塞回肚子的衝動。

不過親愛的先等等,在你想"退貨"之前先冷靜的思考一個問題,說一個也許你不是很愛聽的話,孩子是最聰明的他是最會看"臉色"做事的人,他們知道在誰面前做什麼事情可以,在另一個人面前就不行,孩子是我們的鏡子,在他身上的言行舉止都折射出我們的行為態度,所以我們還是要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從一個人小時候就能看出他長大的發展情況,雖然有些誇張和片面,但是還是有道理的。有道理的部分在於,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行為習慣足以影響其一生。我們都是習慣的產物。

科學數據表明人類95%的行為是自動反應或者應激反應的,只有5%是受自我意識支配的,而自動反應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慣。如果你也深知習慣的重要性,想培養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如果你也為孩子亂扔東西苦惱,那這本《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2整理好身邊的物品》真的是太適合你了。

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這是一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系列書籍,總共有三本,分別是讓孩子培養時間觀、整理能力、金錢觀的書籍。

今天介紹的是我管理課的第2節課也就是管理好身邊的物品,旨在讓孩子從通過整理玩具開始,學會整理、分類、捨棄、歸納自己身邊的事物,從而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從而可以學會整理自己思維,是鍛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基礎。

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系列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學習。作者是日本高取志津香,致力於兒童教育,創辦非營利機構法人JAM網,JAM網致力於培養孩子和父母老師溝通技巧和訓練方法。

自我管理課2《整理好身邊的物品》從理論到實踐全方位展示瞭如何培養孩子的整理能力,2個測試可以讓你更好了解自己家孩子是什麼性格、孩子現在能做到什麼事情,以便於你針對孩子的性格對症下藥,有15個訓練遊戲,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

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更好的接受你的"教育"而不是嚴肅刻板更不是大哄大叫,培養孩子是一個很辛苦的需要超強耐心和技巧的活,但是為了孩子更好地生活,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和他們一起成長。

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一:和孩子一起制定"整理"規則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你不能你都不收拾整理物品卻要求孩子整理他的物品,身教的力量永遠是最大的,一對愛乾淨、喜歡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的父母,孩子多半也是喜歡乾淨、做事利落的。

除了做到這一點外,你要給孩子樹立規則,當然這個規則最好和孩子一起制定,讓孩子全程都有參與感,孩子制定的規則,在充分尊重孩子個性和需求的基礎上更有利於執行,孩子也願意參與。

你可以以遊戲的方式進行,告訴孩子我們一起做一個制定規則的遊戲吧。在遊戲的過程中,你可以用問問題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比如問他想把自己的玩具熊放在什麼地方,小汽車放在什麼地方等等,主要是和孩子一起制定放東西的位置。

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如果在這期間你認為有什麼地方不對了,也不要直截了當的說不對,這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還是用詢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

當把所有的整理規則都制定好以後,你要給孩子從頭到尾說一遍,然後再讓孩子複述一遍,複述一遍的理由在於加深孩子印象,確定孩子聽明白了也承認了你們共同說的準則,然後把準則放在他房間的顯眼的位置,這樣每次孩子看見了會想起你和她一起做過的整理規則。

孩子也會有成就感,為了履行自己的承諾,孩子多半會很樂於將這個規則繼續下去。

二:教給孩子整理技巧

沒有誰是一生下來就會整理東西的,雖然制定了規則,但並不是每一次都能順利進行,有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做,是他整理這件事太麻煩,你要針對孩子的性格年齡特點,要分步驟細化的讓他逐步學會整理,從簡單到複雜。

比如你和孩子制定了脫下來的襪子放在臥室裡,你會發現他在臥室也是隨處亂放,那你可以在他臥室裡放一個小筐子,你告訴他脫掉的襪子可以放在小筐子裡,為孩子提供易於整理的環境是在孩子沒有養成整理習慣之前作為父母你首先要考慮的,讓孩子從最簡單的學會,逐步增加難度。

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你還要教給孩子整理技巧,比如分類。學習整理,其實是學習分類、對比的過程,是孩子初步學習邏輯思維的基礎,你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學會分類。

比如你可以把超市宣傳海報剪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讓孩子根據圖形進行分類:水果、蔬菜、飲料等等,在他的分類和你想的不一樣的時候用詢問的方式去問他,為什麼這麼分?

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有時候孩子的回答會讓你很出乎意料的,所以不能強行讓孩子按照你認為的方式進行。當然書中還介紹了很多鍛鍊孩子的分類、對比、找差異的遊戲。

你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年齡來選擇適合孩子的遊戲,分類沒有對錯,適合自己的實用的分類就是正確的,所以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來,要充分尊重瞭解孩子的意願。

三:做好父母的角色:是一個幫助者而不是代替者

孩子經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有幸和他一起成長,但是請記住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只能幫助他成長而不是代替他。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要至始至終明白一件事:孩子的事是他自己的事情。你不可能替代他,你自以為關心的替代,其實是害了他。所以在他成長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忍住!別插手!放手讓他自己成長!學會獨立管理!

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你總是一邊抱怨一邊幫他收拾,在他看來反正是有人做,我不做也可以!所以你一定要樹立好規則,當他因為沒有做好受到"懲罰"的時候,一定要"狠心"。

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讓他知道自己的責任,做錯了事情就要受到懲罰,你不要不忍心,小時候付出的"代價"往往是很小的可控的,可是等他長大成人後,這代價是巨大的也是你掌控不了的,所以一定要他在很小的時候養成習慣,知道這個世界的規則。

當然,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很漫長的,你需要極大的耐心去幫助他成長,以鼓勵和讚揚為主,以積極的肯定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瞭解孩子的性格密碼,張弛有度,軟硬兼施。

做好父母是很難的一件事,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願我們都能勝任這一神聖的職業,留給孩子一生最好的財富——一個受用終身的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