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值得一看

在油菜栽培的過程中,由於影響產量的因素眾多,所以需要對不同環節加以控制去提高栽培種植質量,確保栽培技術優勢得到全面發揮,從而提高油菜的種植效益。結合平時的工作實踐,

對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展開深入分析。

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值得一看

1油菜的栽培技術要點

1.1 優選油菜品種

當前市面上能夠選擇的油菜品種眾多,但為了確保最終種植的產量與質量,一定要結合油菜種植地區的實際情況去進行分析,結合不同的土壤、氣候因素去選擇最佳品種,集中於優質、高效且符合當地傳統栽培技術的油菜品種。根據筆者工作所在地的情況可供選擇的油菜品種眾多,結合當地季節與溫度變化規律,通常我們會選擇浙平4號、灃優737等油菜品種,品種特性符合我地的生長環境,性狀表現良好,畝產量一般可達150kg左右。

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值得一看

1.2 油菜育苗技術

油菜栽培過程中,需要結合育苗期、花期、收穫期等,採取針對性的栽培技術,保證不同時期階段的油菜能夠得到合理的培育,這也是保證其種植產量與質量的有效措施。油菜育苗一般在9月中旬末,秧齡一般30~40d,苗床播種量一般每畝0.4~0.5kg,畝大田需種約100克。苗床要開溝,並且腰溝、圍溝、畦溝要溝溝相通,以防雨天能夠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油菜出苗之後還需適當間苗,三葉期可定苗,苗床密度一般在100~150株/m2。在三葉期還可用多效唑溶液葉面噴施,並且要在移栽前施用送嫁肥,起苗前一天澆水,以利於幼苗在苗床上健康生長且利於拔苗。

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值得一看

1.3 栽植技術

油菜移栽時,確保0.8~1.0萬株/畝。如果直播油菜,一般1.2~1.8萬株/畝。根據油菜的品種和當地的氣候、環境等相關因素,及油菜蚜蟲、菌核病等常見病蟲害,做好針對性的預防工作。一般來講,油菜後期的菌核病,會對油菜的產量形成嚴重影響。此外,油菜栽植過程中還需全面掌握其生長習性,作為一種長日照農作物,油菜的生長需要保持日均溫度在3度~22之間,有助於油菜的生長髮育。因此,在油菜種植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當地氣候因素,保證溫度適宜,才能促進油菜發育,確保油菜健康生長。

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值得一看

1.4移栽技術

油菜栽培過程中還需要做好整地工作,保證土壤的肥沃程度,從而有助於油菜苗的生長髮育。在土壤翻耕過程中,還需要同時輔以合理施肥操作,不僅要保證土壤平整,還需確保其肥沃,同時對平整後的土地要開溝,以滿足雨天油菜田間排水需要,以利於油菜根系發育,促進油菜的生長髮育。同時需要高度重視土壤的養分含量,滿足油菜對養分的需求。為保證油菜高產,畝大田需要移栽0.8萬~1萬株油菜苗。如果是直播油菜,需要適當間苗,去小留大,每畝留苗1.2~1.8萬株。

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值得一看

1.5施肥技術

在油菜種植過程中,施肥是對油菜最終產量與品質形成直接影響的關鍵技術。現階段,在種植油菜的過程中所常用的肥料主要有尿素、五氧化二磷、氯化鉀等。各類肥料的使用過程中,其配比數量也存在不同的標準,所以施肥需在標準範圍內展開,並且要採取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油菜產量與出油量。具體來講,一般常用的施肥方法主要為撒施和葉面噴施。一般每畝尿素20kg、五氧化二磷30kg以及氯化鉀20kg,並且磷肥、鉀肥作為基肥施用,並儘量用有機肥作為基肥,可滿足油菜生長過程中的營養需求,而尿素則主要作為追肥施用。

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值得一看

2提高油菜種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2.1確保栽培的科學性

為了保證油菜種植效益的提高,一定要對油菜的栽培技術展開改良,唯有確保栽培技術的科學性,才能提高油菜產量與質量。具體來講,改進栽培技術,主要做好如下幾點工作:要結合當地的耕作習慣與土壤、氣候等條件去合理密植;結合種植當地的氣候特徵與當年天氣變化去合理安排油菜的種植時間,這也是保證油菜產量得以提高的關鍵;需要結合油菜生長時期的不同以及地理環境因素的不同去選用針對性的施肥育苗技術;還需根據當地病蟲害情況,做好油菜不同生長時期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值得一看

2.2做好病蟲害防治

加強田間管理,開好“三溝”,及時排除田間漬水,降低田間溼度,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增強植株抗逆性。油菜生長中後期適時摘除病老黃葉,帶出田外銷燬,減少病菌侵染機率;在油菜初花期(主莖開花枝率達95%以上,一次分枝開花枝率20~30%)開始第一次用藥防治,盛花期(一次分枝開花枝率100%、二次分枝開花枝率30%左右時)進行第二次防治;防治藥劑主要有畝用有效成分菌核淨40~60g,或腐黴利37.5g,或啶酰菌胺15~25g,或咪鮮胺25g,畝用水30kg以上,均勻噴霧。噴施時可添加硼肥和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增強抗病力,提高開花結實率。注意藥液要噴到油菜植株中下部,以提高防治效果,若藥後降雨,必須及時補治;若田間蚜蟲發生較重,請注意防治。

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值得一看

2.3 墒情管理

油菜作為旱地農作物,生長中既需要水,同時也怕水。倘若底墒偏高,便會導致油菜病害加劇,出現成熟推遲、含油量下降的情況;而如果底墒偏低,便無法保證油菜的營養需求,導致出現花蕾掉落、有效角果數減少的情況。所以,在種植田地中需要開好“三溝”,保證溝系通暢,特別需要注意油菜越冬期與早春期的溝渠暢通,只有對土壤水分的良好控制,才能夠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從而提高油菜產量與品質。

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值得一看

2.4 適時收穫

油菜的收穫時間一定要掌握好,通常我們可在油菜長至八成熟時進行收穫,如果過晚則會出現在收穫過程中籽粒掉落而形成浪費的情況,不利於油菜的最終產量。一般手搖晃油菜植株,能聽到籽粒的晃動響,為適宜收割時期。此外,油菜收穫完成後需要將油菜籽儲藏在陰涼、乾燥的地方,以免出現潮溼、發黴、蛀蟲等情況。

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相關措施,值得一看

綜上,由於我國的油菜種植範圍分佈較廣,所以在推廣油菜栽培技術的同時需要切實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去展開,進而通過種植效益的提升去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我縣油菜產業,促進油菜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