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娃愛拖延,除了催,你還可以這樣做

你家的娃愛拖延,除了催,你還可以這樣做


所有的孩子都一個勁兒“磨”的習慣

有個愛拖延的寶寶是什麼體驗:刷牙要催,吃飯要催,不催他就不知道往下嚥,家長看著實在著急......

我們家每天「日常四大催」定時上演:催起床,催吃飯,催作業,催睡覺,一天三場,天天循環播放。

就拿催吃飯來說,我家娃上了桌面,吃個飯也沒讓省心,這裡摸摸碰碰,那邊吃一口,休息個半天,發呆一下,時不時站在椅子上動動身體再吃飯,就這樣一頓飯吃個40分鐘到一個小時,兩個老人家擔心孩子吃不飽,這邊一直催著快點吃,那邊飯冷了再熱,一定要孩子吃完才下桌,所以大部分時間孩子出門上學都已經是遲到了!

你家的娃愛拖延,除了催,你還可以這樣做


孩子是世界上最多變的一個物種,有時候可愛讓你無法招架,有時候因為拖延磨蹭分分鐘鍾可以讓你宇宙爆發裂變

提起催孩子,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淚,不但傷了肝肺脾腎,更重要的是還傷感情,既傷了我們的心,也涼了孩子的心。如果做個排行榜,投票選出最讓家長苦惱的教育問題,我猜,“孩子太磨蹭”估計能進入前十名吧。磨蹭,貌似一大頑症,從四五歲到青春期,橫掃各個年齡段,很多家長為此頭疼不已,無計可施。

日本教養雜誌《AERA with Kids》曾做過調查,高達80%的父母每天多次對孩子催“快一點”,集中在出門、寫作業、收拾玩具、洗澡、睡覺的時候。

看來,所有的孩子都一個勁兒“磨”,天底下的父母可著勁兒地“催”。

孩子愛拖延、不自律的背後,原因可能是?


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尤其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更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孩子磨磨蹭蹭,不管怎麼說教依舊我行我素,那麼為什孩子會喜歡磨磨蹭蹭呢?

  1. 孩子的世界,與你的關注點不同


著有《拖延心理學》的美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簡·博克認為,“拖延的毛病,既非惡習,也非品行問題,而是由恐懼引起的一種心理綜合症”。

你家的娃愛拖延,除了催,你還可以這樣做


在懷了二寶後,我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二寶身上,晚上已經很少陪大寶睡,還有以前固定的睡前親子閱讀時間也沒了。

有一天晚上,小傢伙雖然很早就上床了,但是卻沒有一刻消停,要不說口渴喝水,要不說肚子餓,要不喊著人饒癢癢,從9 點折騰到11點還沒入睡,孩子他爸已經失去耐心,生氣地打了他,小傢伙委屈地大哭,喊著要媽媽。

好不容易把小寶哄睡著了,我走出臥室,走進了大寶房間,抱著大寶,幫他擦掉眼淚,溫柔跟他說:為什麼還不睡啊!你看爸爸已經很生氣呢?”小傢伙吸了吸鼻子,帶著哭腔說:”我想要媽媽,媽媽現在只要弟弟,都不陪我了,嗚嗚……?”

我鼻子有點酸,抱著大寶,輕輕拍著他的背,說:媽媽永遠都愛浩爺,是媽媽不好,最近忽略大寶了,媽媽跟你道歉!來媽媽現在哄你睡!沒多久,小傢伙也累了很快睡著了!”

在孩子的世家裡,你是他的全部,對於你他有太多依賴,有時候他的行為僅僅是為了得到你的關注!

2.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健全,很難消化太長太複雜的指令

作為家長有時候我們對孩子,不是從孩子角度去看問題,而是以大人標準去要求他,給他壓力。就拿孩子玩玩具來說,大寶在玩變形金剛大黃蜂時候,因為不瞭解大黃蜂如何變身,正求著爸爸幫忙,但是孩子爸爸在幫忙前提出條件是:教完怎麼變身後,要先去吃飯,孩子答應了。

可是玩具一玩,幾分鐘前事情又忘了,於是當他再囔囔要爸爸幫忙時,孩子他爸就不理他,這下孩子又發脾氣,又不吃飯!

這就是一種與孩子權利之爭,我們生氣喊著說:飯吃完了再給你弄,孩子有時候倔著就是一定要這個時候玩!所以他會下意識用他能理解,可以使用方式來對大人行為表示抗爭,即使後面“兩敗俱傷”。

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健全,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有待提升,很難消化太長太複雜的指令。所以有時候你跟孩子的討價還價,不要從自己角度去看問題,要用他感興趣的東西來溝通。

你家的娃愛拖延,除了催,你還可以這樣做


例如那段時間大寶興趣大黃蜂,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說:大黃蜂是機器人,當然也要吃飯,因為沒吃飯,沒能量所以他變身不了了,也許大寶會更容易接受去吃飯。

3、父母幫忙多,孩子越磨蹭

起床了,快!

洗臉了,快!

吃飯了,快!

上學了,gogogo!

……

每天早晨,我就像個復讀機一樣,音量由小到大,語速由慢到快,開啟了一天的「催娃」程序。

我這邊已然「疾風驟雨」,兒子那邊依然「閒庭信步」

有時候催的不賴防了,很多本來可以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都被家長代勞了。例如衣服我給你穿了,飯我給你餵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學習、玩樂都有人“侍候”,甚至很多應由孩子自己做的選擇和決定都被家長“代理”了。

長此以往,日久天長,孩子就形成了強烈的依賴心理和習慣,對自己的事缺乏參與感,總是很有“耐心”地等著家長“解圍”。

4、拖延人之常態,但不能形成習慣

有專業人士調查:在「孩子問題排行榜」中,

「孩子磨蹭」多次榮登榜首。

磨蹭,如同頑固腫瘤,讓多少家長傷透腦筋愁斷腸,卻總是找不到一把鋒利的手術刀,摘了它。

更讓人鬱悶的是:你越催,他越慢;你再催,他直接「嘎嘣」熄火,制動失靈。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優雅說或原諒說,孩子還小,這只是他下意識的行為,但是長此以往下去就容易養成散漫,沒有自律性格,做事效率低下,缺乏組織和計劃能力,進而影響學業事業!

常規性的催促已經不管用了,孩子會想:嗯,大人剛開始催,看來時間還早,還可以玩一會兒。直到動用重量級的“催促+發怒”,孩子就知道:嗯,這回來真的了,看來是到時間了。

你家的娃愛拖延,除了催,你還可以這樣做


慢慢地,催促的大人和磨蹭的孩子在無意識中形成了默契:不催——不動;小催——小動;吼著催——才動。

孩子這種動其實並沒有讓他意識到要做什麼事情,頁就是說沒有生成一個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的內在節奏,只會依賴其他人的行為作為判斷標準,難以構建出自信能力,在人際關係中善於處於被動!

03.孩子愛拖延、不自律怎麼辦?

孩子做事拖延往往是因為他們年紀尚幼,不懂得拖延帶來的危害。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引導,幫助孩子認識到做事磨蹭的代價。那麼,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解決孩子這種拖延磨蹭情況呢?

  1. 請把自由還給你家的孩子


國外做過一個關於兒童時間感知力的實驗:用先後兩次響鈴的聲音,向不同年齡組的孩子呈現一段時間的開始和終止;然後要求孩子也用按鈴的方式,重複相同的時間,結果如下:

你家的娃愛拖延,除了催,你還可以這樣做


從結果得出,孩子對於時間長短的估算誤差極大,對於他們而言,1分鐘和5分鐘沒什麼差別。所以孩子年齡越小,就真的越對時間沒!概!念!

雖說孩子越小對時間的感知越弱,但可以通過一些感官的引導方式,讓孩子通過視、聽覺來感知時間。

這也是解決孩子磨蹭這個問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趕緊”、“快點”這些脫口而出的“催”詞,小孩子不會有明確概念的。但用“3分鐘”明確時間,鬧鐘給孩子直觀感,接著鈴聲給到提醒,一下子就有效了。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管住嘴,控制自己不去催促,嘮叨,讓孩子自助力小芽慢慢破土成長!

你家的娃愛拖延,除了催,你還可以這樣做


明確孩子與父母界限,自己事情自己做,培養他的自主意識,提升自主能力,與孩子多進行愉快溝通,給孩子合理選擇權利!

用行為引導行為,批評教育訓斥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導致更多問題,讓孩子承擔後果,對自己行為負責權力!

養育孩子,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與其牽著它費力往前走,不如換個心態,讓蝸牛牽著我們來散步。

你終會發現,這世間萬物,孩子才是那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我是幸福的恐龍麻麻,二胎寶媽一枚,中醫育兒和思維導圖的踐行者,定位在0-6歲的寶寶健康、情緒和習慣培養、教育上,與每位家長一樣心繫寶寶健康與成長,不斷追求自我實現和辣媽修養之道!

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科學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