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好吃的野生動物也在漸漸滅亡?

從1970年至今,全球物種野生動物數量減少了60%,是自然消亡速度的1000倍,為什麼野生動物越來越少?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每年野生動物的走私交易利潤達100億美元,是僅次於毒品和軍火的第三大非法貿易。

而中國是全球野生動物的終極消費週轉市場,僅一家飯店的旺季蛇消耗量就在10噸以上,同為爬行動物的鱷魚也不能倖免,每年至少有10萬頭以上的鱷魚被吃進肚裡。


為什麼不好吃的野生動物也在漸漸滅亡?

“禾花雀”黃胸鵐也在13年間從無危被吃成瀕危,中國境內的穿山甲幾乎都被吃光,野生動物真有什麼神奇功效嗎?

實際正相反,由於長期暴露在汙染環境中、生命週期相對較長,和生物富集作用,野生動物體內累積的重金屬含量更多,進入到人體內無法代謝,甚至會導致腎衰竭。 同時,野生動物還有可能攜帶寄生蟲和傳染病。

為什麼不好吃的野生動物也在漸漸滅亡?

這種龜你一定見過,為滿足人民群眾的放生需求 , 巴西龜已經成為中國寵物販的主打產品 ,每年新增的數量大概有5千萬只左右 。

這些龜最後幾乎都被放生在中國的水系中,作為外來入侵物種中的強者,巴西龜以其高繁殖力、高存活率、高掠奪食物能力威脅著本土龜的生路。而它們 ,幾乎沒有天敵 。

為什麼不好吃的野生動物也在漸漸滅亡?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由巴西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1198億元,是國內生產總值的1.36%,對生態系統與物種多樣性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也超過了1000億元。

為什麼不好吃的野生動物也在漸漸滅亡?

農業、伐木,工程建設和化學制劑汙染都會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例如中國雲南特有的綠孔雀,在人類活動侵佔下,僅剩下不到 200 只 。

雲南曾有唯一的綠孔雀專門保護區,但自從內部的闊葉林被伐,改種為大豆、玉米後,綠孔雀無法在此覓食。2010年瀾滄江小灣水電站建成蓄水,回水淹沒了保護區所在的瀾滄江支流黑惠江河谷,近幾年都沒有發現野生綠孔雀的蹤影。

為什麼不好吃的野生動物也在漸漸滅亡?

在中國境內,野生穿山甲已經不見蹤跡,吃光國內穿山甲後,中國人開始尋覓全世界的穿山甲,2007~2016 年 8 月,中國執法部門共查獲209 起涉及非洲穿山甲的走私案件,有相當於近 9 萬隻穿山甲被殺掉剝皮。

這些非洲穿山甲仍在各大藥房中擔負催乳重任,人人都能輕易買到穿山甲粉,但通乳的說法僅僅是因為傳言穿山甲善於打洞,所以很“通”,這些甲片的主要成分,其實跟你的指甲差不多。

為什麼不好吃的野生動物也在漸漸滅亡?

也許你本來就不會買象牙吃魚翅,但拒絕這些無用偏方,可以至少拯救一隻穿山甲,少用一個塑料袋,就能讓海龜有幾率安享晚年,勸阻親戚朋友放生,說不定能挽回本土的一個物種。

我國現有的野生動物保護主要還是以利用資源為主。

最為成功的大熊貓繁育基地雖然提升了大熊貓數量,但野生大熊貓仍種群分割嚴重,想要保護野生動物,除立法禁止盜獵外,還應嚴格審核大型工程對動物棲息地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