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暗淡嗎


沒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暗淡嗎


成功者的光環

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的人生彷彿開了外掛,事業有成,學業有成,婚姻美滿,家庭和睦,就是人生贏家。

我們總是想聽成功人士講他們的故事,想著是否有什麼捷徑可以借鑑,想著是不是聽了他們的故事,我們也會事事如意。

山下的人望著山頂,豔羨的眼神無比深情,似乎只要一直注視著,終有一日那上面的人會變成你。可以登上頂峰的人無疑是付出辛苦,付出努力的,他們有理由享受屬於他們的獨家風景。

沒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暗淡嗎


失敗者的委屈

山下努力想爬上去的人,試問他們不曾付出汗水嗎,他們不曾想攀登至最高峰嗎,看最美的風景嗎,但是就是有很多人,沒有上到最高處,沒有感受到高處的風景。

這些人屬於失敗者,他們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有主觀,也有客觀,他們不太願意提起,算是他們的傷口,還是他們曾經的求而不得。

相比於成功的人,他們也有話要說,也有經驗之談,難道沒有資格嗎。

這世界還是會以成敗論英雄,也才會讓人們願意不擇手段站在塔尖。

沒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暗淡嗎


失敗者本身的無力

失敗本身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所有的競爭中必然會有優劣,也必定會有人墊底,那些人難道就不會痛心,沒有自尊?

試想失敗者暗自下定決心,下次一定要做到更好。不巧你所在團隊,人人都在意這件事情,大家都暗自努力,最終你還是墊底了,世界會認為你一定是最差的,最不努力的,你是否認可呢。

一般努力過,辛苦過,情節都會翻轉。可是現實還是殘酷。

沒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暗淡嗎


努力了,結局沒有改變,那時候其他人對你是否定,即便他們明白競爭的殘酷,明白你認真努力過了,當面臨淘汰的時候,會有一個人站出來為你說話嗎,會有人願意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你嗎,大多數時候沒有人,大家都選擇沉默,這時候你自己對自己,也是大大的否定。

人們只是看重結果,沒有人在意過程,也沒有人反思過程中是否有合理性,就算有,人們也更願意忽略它們,至少此時有人承擔,做那個最無助的角色。

沒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暗淡嗎


失敗者該有的顏色

有人笑對失敗,認為那是曾經經歷,認為只是自己走過的印記,沒有成功但是嘗試了就無悔,這其實是失敗者應該有的心態,你不必暗淡,做個有顏色的人。

只要經歷過,你就有資格談論你過往的歷程,就算結局不夠完美,就算人們也會替你遺憾。說出來,平淡的談論它,就像是多年前你曾丟失的心愛的水杯,就像你沒有趕上最後一班回城的汽車。只是一段過往,不必念念不忘。

沒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暗淡嗎


可以談論你的經驗,雖然失敗了,可以再次出發,不放棄,雖然曾經失敗了。

讓自己暗淡的其實是心裡面的無法原諒,對自己的無法原諒,實則是一種傷害,一種自我傷害,很多時候我們要更愛不完美的自己,更照顧容易受傷的心靈。

不用害怕,勇敢做自己就好,就算明天還是會失敗,也必須微笑面對。對自己愛護有加,做個有顏色的人,無論你正在經歷什麼,還是經歷過什麼。


沒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暗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