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已集中籤約129個外資項目,近30個項目投資過億

2020年4月10日,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楊朝對媒體透露,今年以來,上海於1月和3月先後兩次舉辦外資項目集中籤約,共簽約129個項目、投資總額達239億美元。其中,投資額超過1億美元的項目將近30個。

“無論是一個個投資意向的成功簽約,還是跨國公司紛紛在上海集聚全球資源、設置總部機構,都充分表明了外資企業繼續看好中國、看好上海的決心和信心。”楊朝表示。

據其介紹,截止2020年3月底,上海累計引進外商實際投資2642億美元;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30家(含大中華、亞太及更大區域總部121家)、研發中心466家。

楊朝分析,近期落戶上海的項目和企業普遍具有四個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項目開放力度大。去年以來,一批擴大開放的首創項目落戶上海,比如德國安聯在滬設立全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美國摩根大通、日本野村證券在滬設立全國首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等。“同時,我們會同外資企業一起,正在向國 家積極爭取更多先進性強的開放項目落地。”

同時,投資額大的項目較多,比如香港怡和集團新設徐匯濱江綜合體項目總投資45億美元;日產與東風合資的汽車金融項目總投資8億美元,西班牙海斯坦普投資性總部的增資項目總投資7.2億美元等。

第三個特徵是產業先進性強,多數來自於上海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4月8日,上海市商務委舉辦了第32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頒證儀式,上海市代市長龔正為31家跨國 公司頒發了證書。參加頒證儀式的跨國公司中製造業佔比90%、服務業佔比10%。

其中,生物醫藥領域企業佔比27%,比如日本邁羲醫療、愛爾蘭艾爾建、瑞典醫科達等;數字信息科技及人工智能領域企業佔比13%,比如日本的富士施樂、竹間智能科技、臺灣的盟立自動化等;智能製造領域企業佔比13%,比如韓國樂星、芬蘭維美德、新西蘭斐雪派克等;集成電路領域企業佔比10%,比如美國泛林、英國萊爾德、日本微鐵克等;新材料技術領域企業佔比10%,比如美國英傑維特等;汽車領域企業佔比7%,比如德國馬勒等;另還涉及精密儀器、專業服務等技術含量較高產業領域等。

此外,新引進的外資項目普遍能級水平較高。

楊朝指出,多數項目體現出跨國公司將更多全球 資源和關鍵供應鏈環節配置在上海,將承擔更多功能的總部型機 構設置在上海。比如法國梅里埃公司既將大中華區總部落戶上海後,又將大中華區研發中心設在上海,今年在上海還會有3億人民幣的投資,將原本只在美國的產線放到上海來註冊、研發、臨床試驗和生產。

近期,來源於世界500強企業的投資和項目較多,比如沃爾瑪、艾爾建、三菱商事、福特等都繼續擴大在滬投資。

對於今年第一季度外資逆勢增長的勢頭,楊朝認為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看待”,這是之前兩年努力的一個正常結果,最關鍵的還是要看下半年和明年的情況。“事實證明跨國公司對上海、對中國非常有信心,大家對未來的期望還是樂觀的。我覺得只要信心在,只要市場在,只要穩定的製造鏈和供應鏈在,我們肯定沒問題。這段時間我們要抓住機遇,商務談判、會面不能停下來,線下不方便我們可以線上交流,儘量把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4月10日,上海市政府印發《本市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若干措施》,從落實國家擴大開放政策、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工作、提升投資便利化水平、強化外商投資保護等四個方面發佈24條措施。

上海“利用外資24條”印發當日即開始實施。

楊朝對界面新聞指出,有三個方面可以重點關注。“第一個就是開放,24條提到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按照“一項目一議”的方式,爭取在電信、科研和技術服務、教育、衛生等重點領域實現更大力度的開放,我覺得會給企業帶來一些機遇,有些項目可以在特殊經濟功能區先試行,這給創新帶來了很大機會。”

同時,上海“利用外資24條”中有10條內容為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工作。楊朝認為,24條特地強調了政府參與,特別是鼓勵專業化的社會組織、招商機構引進外資,這對於形成外資投促的氛圍非常重要。

此外,上海“利用外資24條”要求完善政企合作圓桌會議等機制,加強重點外商投資企業聯繫服務制度。他指出,特別是在疫情情況下,健全政企溝通服務機制尤其重要。

“我們想通過‘24條’給企業更多信心。”楊朝對界面新聞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