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劇情源自真實的社會現狀

都說《重生》作為《白夜追兇》的衍生劇理應延續懸疑劇的特點來展開,可是導演卻是“劍走偏鋒”選擇了一堆來自生活裡的案件,但卻是達到了想要的效果。很多時候觀眾需要的不是架空在虛幻世界的震撼劇情,而是那種來源自生活本身的種種,也只有這種劇情能夠給他們帶來更深的觸動。《重生》這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從某種意義上要遠遠超過《名偵探柯南》的來的真實,造成的影響也是肉眼可見的,當今時代以利交友的“朋友危機”、雖然很難離開但還相信著能夠挽回的“家暴現實”、由原生家庭不幸所帶來的的孩子的“畸形成長”危機以及當今娛樂圈裡的各式各樣的“潛規則”。這些問題很早就有著相關的專家反映,可是截止目前為止還是存在著甚至還有擴張的趨勢,可怕但也有些可悲。

《重生》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劇情源自真實的社會現狀


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利益為紐帶維繫的友情

在這一起的案情當中,薛東就是案子的委託方,因為自己的一個合夥人無緣無故被人在路邊傷害其感到恐慌,而經過一層層的分析發現殺手真正想去殺害的不是合夥人的性命而是自己的性命。如果單單從行業的角度亦或者是從人格上淺要分析薛東這個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簡直無可挑剔,可是這其實也是一個致命點沒有自己的“脾氣”,甚至有時候不把自己的朋友當人看待。好友高譚勝是一個人房地產開發商,因為那幾年的行業並不很好導致了資金有些難以週轉而另一邊自己的兒子也是要進行一項大手術,這時候被一些人逼迫地要打一場官司。

《重生》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劇情源自真實的社會現狀

這個時候恰好意識到自己的好友薛東是一名混得小有名氣的律師,於是找到自己曾經的好友薛東請求其能夠幫助自己度過眼前這道邁不過去的坎。經過之後的劇情來看,薛東確實答應了幫忙,可在出面所需要的費用上卻是獅子大開口要出三百萬的天價,對於尋常企業尚且有些吃力,更何況是老高這個面臨破產危機的公司。此情此景讓人感覺所謂的朋友關係在薛東這裡也不過如此,之後薛東的做法更是寒了高譚勝的心,在兩人交談能否在價錢上有所退步時薛東卻是漫不經心的看著美女照片。

《重生》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劇情源自真實的社會現狀

面對著薛東這樣的舉動,高譚勝明白了在其心中壓根就沒有自己這個朋友,對於這一類而言所有人都可以是朋友,而反過來所有人也可以不是朋友。面對著昔日好友的危機卻是如此的不管不問甚至有時候還揭人傷疤,那麼到了自己有難時又該會有多少人願意來幫助自己呢?有時候殺人的動機就是這麼的簡單,當走投無路時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出來,“狗急跳牆”也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高譚勝出此狠手也不見得難以理解。

在這個魚龍混雜的社會里,追求最真實的情感的人慢慢地被世界所厭惡,甚至有些時候人們自己都在懷疑是否社會所需要的是那種沒有感情的“殺手”。為了自己的工作、為了更美好的未來,他們選擇了背叛一些東西,比如自己的親人以及朋友來換取自己繼續前行的“機會”或者僅僅只是所謂的“利益”。

《重生》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劇情源自真實的社會現狀

生活中飽受折磨卻不能離開的最真實的“家暴現場”

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著多少的女性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從前她們也曾無比的恩愛,可是一切或許就因為那一個微弱甚至不足一提的“謠言”就把經營了這麼久的愛情推向了懸崖的邊緣。在《重生》之中,因為丈夫面對一些自以為的“蛛絲馬跡”就開始懷疑妻子吳曉芸在外面給自己戴綠帽子,從那天開始丈夫開始了對妻子多年如一日的“家暴行為”甚至有時候拿著一些“兇器”打的吳曉芸“遍體鱗傷”。如果僅僅是夫妻打架床頭打床尾和倒也還好,可是打開門需要面對的卻是公公婆婆的“惡語相向”以及一些“冷嘲熱諷”。“家暴行為”和所謂的“婆媳關係”摻雜在一起而發生在一個女人身上可以說相當的不幸。

《重生》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劇情源自真實的社會現狀

若不是為了孩子,相信以吳曉芸的人際圈想要逃出這個家還很簡單的,可正是作為一名母親的仁慈害了這位原本可以在自己海洋裡“翱翔”的女性。隨著劇情的發展一出悲劇就這樣發生了,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這一天終於還是到來了,母親奮起反抗把水果單揮向丈夫,隨後將家中的公公婆婆也是刺殺。做完這些之後以其的本事完全可以逃之夭夭,可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生活下去,其選擇了一條“不歸路”——將現場偽造成一樁“他殺案”,因為這樣就可以把保險公司的賠償全部交給年少的孩子。

《重生》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劇情源自真實的社會現狀

其實這樣的“家暴現場”在人們的生活裡很常見,甚至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亦或者是旁邊的鄰居身上,可是就算是親眼所見人們也大多數選擇逃避。在他人的心中秉持的觀念是所謂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漠然地對待著身邊的人與事,而當自己面對危險時別人又有什麼理由來幫助自己呢?愛與被愛、施捨與回饋、幫助與被幫助本來就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只有自己曾經付出面對他人的付出才不過顯得理所當然。

《重生》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劇情源自真實的社會現狀

缺乏關愛的孩子最終走向犯罪的原生家庭的悲哀

原生家庭的悲哀按照古代的說法就是所謂的“家門不幸”,在古代社會這樣的“家門不幸”是非常常見的,而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似乎是愈演愈烈。在《重生》當中,就有著這樣一樁案子,其講述的道理就是所謂的缺乏家庭教育導致孩子慢慢走向不歸路的一個過程。在劇中,孩子的父母都是高知識分子,很多人或許認為只有那些受到教育比較少的家庭裡才會出現這樣的孩子教育問題,其實家家戶戶在這件事情上差距並不大。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父母會選擇在遙遠的地方工作以獲取更豐厚的報酬,這也是為了孩子更長遠的未來考慮,而高知識分子的父母會更傾向於把自身的價值奉獻給社會,這也就導致了其實從本質上來看孩子都是孤單一個人,受到的家庭教育程度也是相當的有限。

本著“舍小家為大家”的思想來實現人生抱負,這樣的思想是社會所需要的,但年少的孩子真的能夠理解這樣深奧的道理麼?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範凱看到的僅僅只是父母日復一日地不回家,甚至都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生日,就這樣一個缺愛的孩子逐漸走入歧途。一次接著一次地出入一些混亂場所,從而認識了一群社會的敗類,染上了毒癮賭癮的他才是真的再也回不到從前那個單純簡單的孩子。

《重生》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劇情源自真實的社會現狀

在孩子還年少的時候,相比於學校給予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才是最終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早期缺少父母任何一方的關愛都會在孩子心底留下很深的疤痕,情感 的缺失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缺陷型人格,最後一步一個“堅實”的腳印邁入漆黑無邊的“黑道”,從而走向犯罪的道路,這一切的最直接促使者自始至終都是孩子的父母,他們在孩子成長這條道路上可謂是“功不可沒”。在前一個案件當中,母親吳曉芸為了給孩子鄭鑫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而選擇了跳樓自殺,這也就意味著孩子淪為孤兒,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親人。這個狀態的鄭鑫能否體會到母親的“用心良苦”而好好地活下去呢?

《重生》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劇情源自真實的社會現狀

《重生》貼近生活的案情勘探,劇情源自真實的社會現狀

如今的電視劇大多數為了更好地展現內在含義而選擇把劇情架空,雖然看得相當過癮,可是當熱情退卻隨之而來的空洞讓觀眾多了一些無力感,而相反那些源自生活的電視劇卻是能夠在社會上帶來不小的轟動,主要也就是感同身受所致。《重生》作為《白夜追兇》的姊妹篇把側重點放在生活上確實是不小的突破,而《白夜》宇宙的建立就是要從這些小小的創新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趟出來的,最終這個宇宙的效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