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是來自安順關嶺沙營鎮紙廠村村委會副主任張興燚。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因一場意外痛失右手的她,不僅是一個“勵志”的典範,也是脫貧攻堅戰場上堅強的女戰士。憑藉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因意外痛失右臂的張興燚,用左手學習寫字、打電腦、做微商等技能,“不給別人添麻煩”。最“難”的時候,村裡讓她接受貧困幫扶,她斷然拒絕;擔任紙廠村副主任後,她一心撲在扶貧工作中,白天帶領村民上山搞產業,晚上就在農戶家拉家常,不僅自己改變了生活的“窘境”,還帶領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2019年,張興燚獲得“貴州省三八紅旗手”和“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一場意外:不是結束 而是重生

2013年春節,張興燚和她的丈夫帶著在外地打工存下來的創業基金,懷裡抱著剛剛滿月的嬰兒,準備返鄉創業。但突如其來的一場車禍,讓張興燚失去了右臂,因為項目資金未能順利運轉而凍結,高額醫療費、年幼孩子的撫養費,種種困難面前,丈夫選擇了離她而去,父母則過上了到處借錢的生活。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動靜記者 曾紫琪

你是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低谷的?

安順市關嶺縣沙營鎮紙廠村村委會副主任 張興燚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那時候

我看到空蕩蕩的衣袖,好難過

但我告訴自己一定不能放棄

一定要走出來

找回自己的人生

村裡的幹部知道情況後,勸說張興燚申請貧困幫扶。“因為我骨子裡是一個很好強的人”,張興燚說,自己當時拒絕了村幹部的好意。恰巧,那時候村裡正需要一個“會電腦、有文化”的村主任助理,於是她決定“重啟人生”,接受村委會的邀請,從最基礎的幫扶工作——材料記錄做起。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動靜記者 曾紫琪

當村幹部勸你申請貧困戶時,為什麼會拒絕?

安順市關嶺縣沙營鎮紙廠村村委會副主任 張興燚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扶貧並不是生活的長久之計

我要自己養活自己、勤勞致富

不給別人添麻煩

人有懶死的,哪有餓死的?

看似簡單的工作,卻只能用一隻左手完成。 於是她從一根指頭開始練習。在工作中,積極學習各種工作技能、查閱書籍,左手寫字到左手用電腦,還用刺繡來鍛鍊自己左手的靈敏度;在生活中,從只能用左手吃飯,到現在她已經能熟練地運用一隻手生活和照顧小孩。

為了帶領村民們發展,張興燚還主動學習鋪膜、種植等技術,為了補貼自己的生活,還學做微商,並帶著村裡幾個年輕婦女一起做微商。

2016年,紙廠村進行村幹部換屆,張興燚當選為村裡的副主任,這是紙廠村村幹部中唯一的“女將”。

“能站著就別坐著”是張興燚的口頭禪,意外來臨後,她選擇面對現實、活在當下,她用自己的勤勞和堅韌,帶動了全村的產業發展,幫助村民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可以說,這次意外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帶領群眾脫貧 從來不是一句口號

紙廠村是省級一類貧困村,2014年,貧困發生率高達49%以上。“村子很貧困,老人、小孩這一類的留守人口也很多,沒有產業怎麼能發展?要為老百姓找到新出路、新收入,還要能脫貧,就要改革做產業,帶動就業收入,才會有進步。而且我希望在幾年後,這裡所有的老人、孩子都有家人陪伴。”張興燚說,2017年,經過多次對當地土質和實際情況的考察和研究,紙廠村決定發展刺梨產業,但當時他們就迎來了第一個“難題”:紙廠村流轉了1200畝土地拿來種植,但產業資金只有100萬元,根本不夠用。

對此,張興燚帶頭從銀行貸來5萬元投入到刺梨產業發展中,她說:“我相信有規劃、理清思路去做,一定不會失敗。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我最失落的時候,是黨和組織在關心、救助我,給了我一個就業的機會,讓我重新找回自我的價值,能帶動產業發展且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沒有理由不去做。”見張興燚帶了頭,村裡的其他幹部、村民也紛紛跟著入股。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2017年下半年,在紙廠村的山頭上,每天有八、九十人出工,除草、挖坑、種樹,張興燚帶著村民上山不停地幹,從早到晚不下山,村民輪流給他們送飯。

不久之後,第二個“難題”來了——村子裡沒有專業的農業人員、缺少相應的農業技術,刺梨樹的存活率連50%都達不到,損失的刺梨株苗越來越多,村民們也逐漸喪失了信心。

“開弓沒有回頭箭,要在失敗中找原因。”張興燚說,“偶然的機會,我在新聞上看到(關嶺縣)永寧鎮太平村裡的綠寶石梨種得特別好,我心想刺梨是不是也能借鑑一下。於是,通過朋友的介紹我第二天就立刻去拜訪學習了。”學會綠寶石梨農業技術的張興燚第一時間悄悄買了10株刺梨株苗做實驗,十多天後,刺梨株苗養活了9株,存活率達到90%,“沒活成的那一株是因為我沒把土弄緊。”張興燚說:“看到養活的株苗,大家又看到了希望,原來的幹勁又上來了。現在看見滿山綠油油的刺梨樹,村民的臉上都樂開了花。”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動靜記者 曾紫琪

你覺得帶領村民脫貧的“秘訣”是什麼?

安順市關嶺縣沙營鎮紙廠村村委會副主任 張興燚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貴在堅持

當刺梨存活率都不到50%的時候

我沒有選擇放棄

因為我始終堅信

沒有產業就去找

沒有技術就去學

沒有計劃就去定

2019年10月,紙廠村將刺梨產業承包給第三方管理,採用訂單式生產的模式,保證自我產品不滯銷。如今,刺梨產業的發展已逐步穩定,張興燚又帶領起村民開始做養殖產業,“今年我們增加的養魚產業,是從零開始的項目,但是沒虧錢,還買到一些經驗,我認為還是比較成功的。”張興燚笑著說到,“希望明年養魚產業能實現盈利,讓人人都有穩定收入。”

今年的疫情大大增加了脫貧工作的難度,4月疫情逐步穩定後,復工復產也提上日程。談到“復工復產”,張興燚說:“因為疫情大家都無法正常復工,收入不穩定導致返貧風險增高。在疫情穩定後,我們也幫助很多人找到了工作。動員500多人外出務工,其中就近務工80人。同時提供公益性崗位45個,合作社招聘34人務工,保證大部分人在疫情後能夠有所收入,我們村的產業也在穩步發展。”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用心、用情,才能和村民同“戰”一線

張興燚有一個手掌大的黑色小本子,上面專門記錄自己負責的157戶村民的聯繫方式。特別是對於年長一些的村民,她不僅會時常上門關心生活狀況,還會記錄下他們外出務工子女的電話,以便隨時聯繫,

讓在家的老人安心,外出的子女放心

在157戶的數次幫扶、調解中,有一位叫作李某林的紙廠村貧困戶讓張興燚很記憶深刻。2018年的12月,李某林因為血小板引起多種突發性疾病,醫院也下了病危通知書,張興燚和駐村幹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趕到李某林家,“他家門口燒起火盆,還有人在為他換衣,彷彿就等著他嚥下最後一口氣了,我看到這個場景的時候心裡刺痛了一下。”張興燚說,與此同時,李某林的家人也選擇放棄治療。 “我看到他的樣子,就想起了當時我在醫院渴望醫生給我做手術挽回生命的樣子,那種求生的慾望,和我當時一模一樣,我發誓一定要盡力幫他。”於是,張興燚和駐村幹部一起極力勸說其家人不要放棄。“人只要不斷氣,就應該去挽回,尊重生命。”於是,張興燚和駐村幹部一起為李某林籌集醫療費,他被送往安順市人民醫院進行救治,現在已經康復。為了解決他的基本生活問題,張興燚等人還為他提供了一份簡單的清潔工作,以便其補貼家用,還可以照顧他癱瘓在床的父親。現在的李某林不僅能夠自力更生,還會熱情地幫助他人。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以前李某林經常是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經歷這件事之後,現在能感覺到他對我們和其他村民的態度有明顯變化,心裡面有愛了。”張興燚把村民當作自己的家人,將心比心。正因如此,她也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認可。

成績背後:愛自己的人 付出的比自己還要多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動靜記者 曾紫琪

工作這麼忙,家人理解嗎?

安順市關嶺縣沙營鎮紙廠村村委會副主任 張興燚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在帶孩子這件事上

基本上都是父母幫忙

我工作最忙的時候

兩、三個星期都回不了家

就算回到家孩子也已經睡覺了

早晨走了孩子都還沒醒

好久也見不上一面

但父母非常支持我的工作

孩子也表示理解媽媽的忙碌

所以我還是挺欣慰的

“媽媽,你已經兩個星期沒回家了,今天我吃了好多好吃的菜,你怎麼不回來?”張興燚的兒子在電話那頭說。這一頭的張興燚,一邊笑著安慰孩子“媽媽忙完就回來”,一邊悄悄抹眼淚。

張興燚說,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家人,自己非常內疚,不過,她才讀一年級的孩子說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一位“為人民服務”的幹部。“有一次我兒子給我畫了一幅畫,說大的是我,小的是他,雖然媽媽永遠都是給我遮風擋雨的,但是我以後要保護媽媽的。

”張興燚笑盈盈地說,“在學校老師問我兒子最崇拜的人是誰,他說 ‘我最崇拜的人是我媽媽,她一隻手可以煮飯給我吃,可以給我洗衣服,也會拿很多衣服去幫助其他的小朋友,她還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孩子的理解讓張興燚非常欣慰,“沒有想到在孩子的小宇宙裡,雖然渴望陪伴,但更多的是理解我。”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張興燚兒子的畫

“如果沒有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就沒法去支撐家庭或其他的東西,父母看到我現在的樣子很放心,所以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張興燚說,自己現在的工作成績,多虧有了家人的全力支持,“他們甚至付出的比我還要多,所以我要努力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未來。”

當動靜記者問到張興燚對於貴州省最後“衝刺90天 打贏殲滅戰”的看法時,“鞏固脫貧成效至關重要,我們要保證紙廠村刺梨產業發展穩定,讓村民有飯吃,爭取返貧率達到零。”張興燚信心滿滿地說:“我們還要持續發展新型產業,實現產業多元化,儘量與其他優秀扶貧地(區)積極溝通,達到觀念互 通、思路互通、技術互學、作風互鑑。”

貴州有位最美“獨臂”女幹部,用一隻手“重啟”了精彩人生


現在的紙廠村,貧困率已經下降到1%左右,此刻,張興燚笑臉盈盈地給我們說完了她的故事,記者除了為紙廠村脫貧攻堅事業的順利開展感到開心之外,悄悄在自己的採訪本上寫下一句話——原來,一隻手也能書寫這麼精彩的人生……



記者:曾紫琪(實習) 孔薇

編輯:曾紫琪(實習)、王侵花(實習)

海報製作:吳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