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參與政治,美國人司徒雷登會成為另一個白求恩~

提起白求恩,雖然他是外國人,但是我們會油然而生敬意,正如毛主席的評價所說:做人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這是對一個外國人最高的肯定。而美國人司徒雷登,他對中國教育事業的貢獻不可否認,晚年陷入政治漩渦,無法做到像白求恩那麼純粹,如今已逐漸被人遺忘。

如果不參與政治,美國人司徒雷登會成為另一個白求恩~

創辦燕京大學,培養大批人才

如果論20世紀初,列出中國最具魅力的幾所大學,燕京大學一定上榜。這個由兩所教會學校合併,創校之處只有不到三位數的學生,資金短缺、校園狹小、教師匱乏的教會大學,在短短十數年間成為中國數一數二的大學,這其中作為校長的司徒雷登居功至偉。

一所大學除了必備的硬件條件:人與財,其辦學宗旨也是非常關鍵的,譬如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京大學““思想自由、兼容幷包”,而燕京大學“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雖然是教會性質大學,但是由於其辦學宗旨與宗教完全不搭邊,在當時的環境下迅速得到了中國人的認可,並迅速完成了中國化。

這所存在僅33年的大學,總註冊學生不超過10000人,卻為中國培育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4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1人,二戰時期,中國駐世界各大城市的新聞特派員,絕大部分是燕京大學新聞系的畢業生。

如果不參與政治,美國人司徒雷登會成為另一個白求恩~

抗日反戰,被捕入獄

抗日戰爭爆發後,作為校長的司徒雷登不僅明面上支持學生抗日遊行,還親自為學生助威,藉助美國人的身份,解救了不少被捕的燕京大學學生和教師,可以說是旗幟鮮明地站在了中國這邊,並因此被捕入獄,在監牢度過了四年,這個時期的司徒雷登是讓人尊敬的。

命運轉折,淒涼落幕

如果時間停留到這一刻,無論中國後面如何發展,這個美國人註定為中國所銘記。但是世間沒有如果,出獄後的司徒雷登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抉擇,使得他的命運發生巨大逆轉,最後落得淒涼下場。

教育沒有國界,但是政治卻是涇渭分明,一旦參與,就無法再保持純粹。當司徒雷登接任美國駐華大使的時候,他的命運其實早已註定。因為他畢竟是美國人,哪怕他出生在杭州,哪怕他的親朋故舊都在中國,他也得為自己的國家謀取利益,這一切只會把他推向中國的對立面。

歷史大勢,浩浩蕩蕩,不可阻擋。司徒雷登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卻還是做了中國前行路上的絆腳石,那麼歷史會給予他應有的回應。

如果不參與政治,美國人司徒雷登會成為另一個白求恩~

本可以成為一代偉人,卻行差踏錯捲入政治漩渦,最終名聲盡喪,而他所效命的國家,把所有的過失推到他的身上,回到美國後的司徒雷登被解除職務,受到監視,由於沒在美國購買社保,積蓄也基本投入到了燕京大學的建設中,最終晚年只能領取救濟金過日子,實在淒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