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文史|商宋文化:商丘文化之根(1)


文化是根,是人之根,人脈之根,民族之根,精神之根。如同皮之於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追根溯源,文化也有根。如同探訪國家的起源,源頭文明不僅還原一個國家的雄起之路,而且閃現一個民族的精神之光。同樣,探訪一個城市的源頭文明,也就找到了這一個城市的文化之根。

身為一座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商丘文化之根又深植哪裡?

如同廣告語中使用日漸頻繁的“樓夠”,如果為商丘設計一個寓意廣泛、形象醒目的“樓夠”,顯然非“商”字莫屬。“商”的確已成為這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向天下廣而告之的文化性標,優於語言,快於語言。

然而,一次歷史的遷徙,如同當年黃河轉頭北徙,商王朝的一次悲壯轉身,最終將尤為華麗的一筆留給了安陽。這就是安陽的殷墟文化,甲骨文彰顯的中華文字文化,讓這座“廢墟”掩埋千年,依舊光芒不息。

這次商王朝的遷徙,與其說是一次文化遠嫁,不如說是一次文化遠征。如同商王亥的商業遠征。遠征是一種文明的流播,而非文化割裂。只是在商丘,在遺址遺存少之又少的客觀真實下,要做出商文化的核心精神,的確更考驗“商丘智慧”。

商文化的遠征讓商丘之“商”成為“早商”、“先商”,將商文化視為商丘博大文化的唯一本源,似乎已顯得頭重腳輕。

商丘被稱為“宋”,並非只是宋襄公“春秋五霸”之宋,更是宋微子之“宋”,是孔子“適宋”還鄉學殷禮之宋,是莊子“宋之蒙”之宋,是兩宋一統天下之宋。宋文化不僅傳承了商文化的核心精神——誠信,而且融入、見證了儒道思想文化的碰撞、融合和流播,成為後商丘時代眾多文化的淵藪。

在商丘,宋文化更像是對商文化的承繼和延續,如同今天的一國兩制,更像是一種文化的兩個概念。2006年年底,商丘炎黃文化研究會召開的一次文化研討會上,商丘日報社原社長李廣瑞第一次提出了“商宋文化”的概念,有如提及河北聯想到燕趙文化,提及山東聯想到齊魯文化,想以此界定商丘文化之根。

這一概念,的確凸顯一種啟迪和探究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