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無論你多努力討好公婆,關鍵時刻都不會被真正當成“家人”

姑娘,無論你多努力討好公婆,關鍵時刻都不會被真正當成“家人”


小時候,“兒媳孝敬公婆是天經地義之事”


小時候,看媽媽和爺爺奶奶吵架,覺得媽媽十分不孝順,很不好。

爸爸曾語重心長的對小小的我說,“爺爺奶奶是長輩,兒媳孝順公婆是天經地義的事,你媽媽做得不對。但她沒讀過什麼書,我們不必跟她一般見識。”

村裡的隊長、鄰居的長輩也總是來我家,勸架。

他們總是語重心長地說著道理,什麼“孝敬公婆是天經地義的“,“誰都會老,你老了也希望兒孫孝敬你吧?”,“別再吵吵鬧鬧的了,一家人沒有和氣,日子怎麼過的好?”云云。說完,便搖頭晃腦地走了。

有時候在門口碰見畏畏縮縮的我,便會駐足教育幾句,“多勸勸你媽,你讀過書,要做對的事。”

姑娘,無論你多努力討好公婆,關鍵時刻都不會被真正當成“家人”

然而多少人多少次的勸說,都沒有擊倒媽媽的三寸不爛之舌。她吵得更激動了,越說越委屈,一邊叨叨一邊鼻涕一把淚一把,什麼“爺爺奶奶把錢和糧食都拿去資助大女兒,不管我們一家”,“有點花生、糖果等吃食,都藏在自己屋裡,床頭掃出一摞一摞的殼,連孩子都沒份”,“我在太陽底下幹活累死累活都快暈倒了,也不見他們來幫忙,反而跑去給閨女幹活”,“逢人便說我的不是,如何如何對不起他們”……

那時懵懂的我,覺得別家的媳婦都不會和公婆吵架,且聖賢書裡的確教育了,應該孝順公婆,尊敬長輩。

所以心裡十分確信,媽媽一定錯了,且還執迷不悟。

姑娘,你做的再多,她也不會真把你當家人


今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平常總是十分陽光積極的姑娘,卻十分沮喪,因為她做了許多事情討好婆婆,然而婆婆還是不喜歡她,不把她當自家人。

姑娘,無論你多努力討好公婆,關鍵時刻都不會被真正當成“家人”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女方長相可人,中等家境,自己是公務員,物質條件比男方家好。然而無論什麼樣家庭的母親,無論長相如何、能力如何的兒子,只要是母親看兒子,都會覺得他是最優秀的人,配得上家境好、十分漂亮優秀的女子。

所以無論姑娘如何謙遜有禮,禮數週全,甚至全心全意討好婆婆,她都不會喜歡你。在一個母親眼裡,自己兒子比別人的姑娘,總是不知道強上多少倍的。

如今的我,對諸如這般,早已見怪不怪。

在這個家庭普遍動盪的年代,連婚房都被男方父母早早算計,買在婚前,絕不給未來兒媳婦一絲分走財產的機會。更有男方買房,女方裝修的戲碼,一旦離婚,裝修便成了“生活費用”,房子卻是男方自己的不動產。

還沒見到兒媳婦長什麼樣時,“公婆”便已經動起了小心思的家庭,能在將來真正把兒媳當自己人嗎?絕對不可能。

姑娘,無論你多努力討好公婆,關鍵時刻都不會被真正當成“家人”

所以一開始無論男方家多麼熱情好客,言辭動作對你多麼親暱,都千萬不要被迷惑了。姑娘,不要看他們家說了什麼,要用心去體會,對方為你做了什麼,為你著想了什麼。

忽然想起從前媽媽哭哭啼啼的說,“你們都姓X,在這個家裡只有我永遠是個外人。”那時覺得媽媽無理,如今卻覺得,怕是天下的媳婦,都有同一的經歷。


委曲求全的當代姑娘:心裡沒愛的人,才能失去軟肋


儘管我們這一代人都受到了現代化的教育,女性獨立思想越來越普及,獨立女性也越來越多,但是根植于思維深處的“弱勢女性”思想,仍舊揮之不去。

表現出來,便是年輕女孩談戀愛或結婚之後,總是本能的、自然而然的想要討好男方的父母。討巧賣乖、做飯洗碗、嘴甜送禮,一件件做起來極其自然,十分真心。

那時年輕,天真爛漫,覺得自己全心全意愛著一個男人,所以對他的父母關愛照顧,理所當然。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買拿得出手的禮物投其父母所好;儘管自己在家裡從未做過家務,也要開開心心地摘菜拖地,肚子疼還要忍著,強顏歡笑;儘管意見不符,也不敢和公婆爭論,生怕惹他們不痛快;話到嘴邊也要吞回去,只為了不讓男人在中間為難。

姑娘,無論你多努力討好公婆,關鍵時刻都不會被真正當成“家人”

所有這些,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好妻子,好媳婦。卻唯獨,委屈了自己。

後來分過一次手後便明白了,因為太緊張一個男人,而讓他成為了自己的軟肋,才會讓自己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所以以後,我再也不要把一個男人,放在心尖上,再愛他,也要有所分寸,留住自己。

姑娘,你要明白,你做這一切,換不來婆婆將你當自己人。

婆婆作為男人的母親,無論將來你和丈夫發生任何意外,她都天然的會第一時間站在他兒子的那邊。平時生活中無關痛癢的客氣、禮貌,都千萬別往心裡去,因為事到臨頭,會迷了自己的眼,傷了自己的心。


姑娘,這世上沒有任何事情是天經地義的


後來我想起父親的話,“媳婦天經地義應該孝敬公婆”,便覺得自己小時候真傻。

那時候甚至恨透了媽媽,覺得她太不懂事,太不講理。如今想來,卻覺得“哪裡有什麼天經地義”這回事,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好或不好,不應該有緣由嗎?

姑娘,無論你多努力討好公婆,關鍵時刻都不會被真正當成“家人”

父母對孩子好,是因為血緣。男人對女人好,是因為相愛。這兩種愛,看起來像是沒有任何條件,實際上卻有著最苛刻的關係的綁定。

然而兒媳和公婆之間的相親相愛,卻只有一個微弱的虛線連接,便是這個男人。

如果男女之間的關係,使得兩人相互滿足,親密關係恩愛和諧,那麼對虛線那一端的公婆多好都是心甘情願的。然而但凡夫妻之間的關係微妙,不穩定,不能相互滿足,那麼多給公婆一個笑臉,都會覺得多餘委屈。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動態的。有時候關係好,所以心情也好,對誰都好。有時候吵架冷戰,心情不好,便對誰都不願意好。

不願意委屈自己的人,才能懂得愛自己,在婚姻和生活裡自由。

姑娘,無論你多努力討好公婆,關鍵時刻都不會被真正當成“家人”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轉發,也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互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