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11月房價:新房價失真!房價拐點VS政策“小陽春”

2019年年內最後一次發佈官方房價數據:數據主要有3大特點:

新房價格嚴重失真,二手房價格拐點出現了,而其中明顯看出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刺激下,市場依然上漲。

官方11月房價:新房價失真!房價拐點VS政策“小陽春”

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各有漲跌,二三線城市漲幅與上月相同或回落

11月份,各地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一城一策、因城施策,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保障了房地產市場總體穩定。初步測算,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1.7%、0.3%和0.2%,廣州下降0.5%。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和廣州分別下降0.4%和0.2%,上海持平,深圳上漲1.4%。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與上月相同。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5%和0.3%,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1和0.2個百分點。

1:部分城市的房價嚴重失真!

新建住宅價格指數相對失真,包括北京等城市新建住宅依然上漲,與實際情況嚴重背離,二手房更反映真實情況。

官方11月房價:新房價失真!房價拐點VS政策“小陽春”

從數據看,二手房與新建住宅數據明顯分化,最典型城市比如北京,新建住宅環比上漲1.7%,二手房環比下調0.4%。

在樓市下行週期內,大部分城市之前的新建住宅限制簽約房源逐漸釋放,使得統計口徑為網籤價格的新房數據依然上行,而從數據看,大部分城市的新建商品房價格失真,房價更多要看二手房價格。

其次:連續2個月超過30城市房價下調,樓市拐點已經出現!

官方11月房價:新房價失真!房價拐點VS政策“小陽春”

2015年3月份出現過48城市二手房價格下調,之後的4月34個城市下調,2015年5月份28個城市下調,6月份20個城市下調。

從房價調整數量看,全國2019年10月二手房下調城市多達35個,11月多達33個城市下調,相比新建住宅二手房數據更能反映當下市場的實際情況。二手房上漲城市僅31-32個,是最近4年多的最低點.

10月新建住宅上漲城市50個,11月只有44個城市,也最近2年的市場最低點。

從二手房數據看,連續出現了5個月20個城市房價下調。

從不同城市變化看,一二線城市的新建住宅與二手房住宅均出現了明顯的回落,2019年按照當下趨勢,二手房價格更代表市場真實情況。雖然全國市場成交量依然慣性衝高,以價換量開始出現。

雖然整體市場成交量依然上行,全年有望刷新2018年創造的樓市成交15萬億的金額記錄,但從房價看,市場調整趨勢明顯,一二三線城市逐漸進入調整期。如果沒有明顯政策調整,市場拐點已經出現!

出現大部分城市價格下調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持續出臺的政策疊加各種資金的收緊。後續如果沒有明顯的信貸變化,預計下調趨勢將在2019年持續。

第三:2019年房地產多項指標繼續刷新歷史記錄

2019年截止11月,一二線城市合計賣地金額高達3.0285萬億,2018年同期為2.498萬億,同比上漲幅度達21%。其中出現了13個千億賣地城市,刷新歷史同期記錄,最多的杭州2538億,蘇州賣地1656億、上海1666億。

不僅僅同比明顯上漲,3萬億的一二線城市賣地金額也提前一個月刷新了歷史年度賣地金額。2018年全年賣地2.87萬億。

最近部分一線熱點城市開始出讓部分與之前明顯不一樣的土地。土地掛牌供應有所增加。整體看,市場分化也體現了土地市場,拿地房企相對集中在非民企。不同城市間也明顯分化。

第四:樓市政策開啟雙向調控,人才政策小陽春出現,託底與蓋帽再現。

2019年經濟工作會議內容:

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年末樓市政策密集發佈集中在人才購房相關政策、公積金政策、市場亂象監管政策。

從歷史規律看,在政策的方向性變化關口,樓市政策會非常密集,特別是最近幾年一城一策下,各地密集發佈地方政策。

房住不炒也代表了未來樓市政策將依然打擊投機投機,對真實居住保護。未來微調的政策也有利於剛需。

房價漲幅全面放緩趨勢出現!城市分化繼續明顯,一線城市中,深圳因為之前是政策利好也出現了明顯的上漲。

與8-9月相比,繼續房價上漲明顯的城市主要有二手房的哈爾濱、福州、吉林、唐山等城市,新建住宅的西寧、呼和浩特、南寧、唐山等城市。但也有分化。一二線城市房價相對平穩。

對於2019年四季度市場走勢主要看兩點:年末的信貸政策,包括11-12月LPR及是否降準,另外各地的人才政策波動是不是會影響市場。

樓市調控政策:

最近幾天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深圳、長沙、張家港等地不斷出現房地產調控。

鄭州放寬落戶條件 租賃住房滿1年可入戶

國內已有深圳、四川、上海、廣州、佛山等地相繼出臺樓市鬆綁政策,整體看,樓市調控最嚴格的時間已經過去,政策逐漸開始雙向調控,最多大灣區多地調控密集鬆綁,但也有黑龍江等城市的收緊政策發佈、長沙也延續了之前執行的定價限價制度。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2月以來,房地產調控已經超過20次,累計四季度看,高達160次房地產調控!

其中11月全國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控次數刷新最近一年最高紀錄,高達72次,而在2018年11月則只有20次。

累計數據,2019年1-11月,合計房地產調控次數高達554次,同比2018年同期的425次上漲幅度高達30%。

(10月67次、9月單月48次,1月份68次、2月份21次、3月份15次,4月份60次,5月份41次,6月份46次、7月份56次、8月份60次)

2019年四季度

樓市政策密集發佈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人才購房相關政策、公積金政策、市場亂象監管政策。

從歷史規律看,在政策的方向性變化關口,樓市政策會非常密集,特別是最近幾年一城一策下,各地密集發佈地方政策。

從房地產調控看,相比2019年4-6月份的收緊,在最近幾個月,特別是11月,部分城市開始集中用人才政策調整購房資格,這是出現11月政策年內最高的主要原因。

其次:人才政策成為房地產調控的窗口

11月再次出現人才政策井噴的現象,全國累計有超過20城在11月發佈了各種類型的人才吸引政策,其中包括佛山、南京、上海、成都、中山等接近10個城市發佈的人才政策中,都有於人才購房資格、購房補貼相關的內容。

從全國看,人才政策多發已經是2019年樓市政策的最大特點,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與住房政策都有關聯。

整體年內累計看,2019年全國已經有超過160城發佈了各種人才政策,與2018年同期相比上漲超過40%。

在2019年11月,房地產調控的方向出現了變化,維持市場穩定依然是原則,“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全面調控要求,穩定其實是雙向調節,大漲肯定不是穩定,但暴跌也同樣不是穩定。

房地產調控最嚴格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未來大部分城市都有可能在人才購房、首套房信貸支持、公積金政策等方面釋放有利於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