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餘姓歷史最早提以“仁”治國,一南宋名將為宋延續二十年

大家好,本期“小先生”給大家帶來的是百家姓之餘姓的相關故事與傳說,相信大家對自己的姓氏都充滿著好奇,前幾期筆者有寫過(

廖姓、與邱姓的相關考究。)喜歡的朋友可以翻閱筆者文章看自己的姓氏。

余姓,中國百家姓氏之一,漢族姓氏。據2010年全國第6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大陸余姓人口約640餘萬(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另2016年公安部統計數據約有近700萬),約佔中國人口總數的0.41%,當年排名第41位。

一、得姓始祖

由余:春秋時秦國的上卿。他原先為晉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數民族的泛稱)。初在西戎任職,後奉命出使秦國,見秦穆公賢德大度,便留秦國為相,很得穆公信任。時秦作為眾多諸侯國之一,其地位並不顯要。由余為上卿後,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謀劃攻伐西戎之策,滅國十二,拓地千里,而稱霸西戎,最後使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因曾為秦國富強、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人引以為榮,遂以其字為氏,尊其為余姓的得姓始祖。

1、相關源流研究考證

A、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宰相餘之後。由余,周攜王姬餘臣(字伯服)的子孫(另一說是晉國姬叔虞之後),祖上因政治避亂逃亡到西戎。後在西戎為官時奉命出使秦國,秦穆公嬴任見由余才德橫溢,遂用計留由余在秦國為臣,賜封其為秦國上卿(即宰相)。由余在秦國,為秦穆公謀劃了征伐西戎之計。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採用由余之計,率軍先攻佔北地郡和隴西地區,割裂了西戎諸部落之間的聯繫,之後逐個擊破,滅西戎十四國,拓地千里,使秦國成為了春秋時期的西方霸主。由余是歷史上最早提出"仁治"的。詳見史記·秦本記。由余死後,秦王為由余建墓三處,罷朝三日以念

B、源於党項羌人,屬於漢化改姓,最早生活在松藩草原上。唐代遷至河西走廊和今寧夏西部;西夏時期,党項羌貴族和大戶分佈在靈州和西涼府。《西夏書事》載:"(1226年)秋七月,蒙古破西涼府。蒙古主進兵攻西涼,宿衛官粘合重山執大旗指揮六軍,手中流矢,不稍動。守臣斡扎簀力屈,率父老啟門降。於是,搠羅、河羅等縣皆不守。"由於是"啟門降",蒙古軍沒有對西涼府百姓進行大規模殺戮,居住在西涼的党項族大戶得以保全了家業。餘(雨)闕的高祖父是"銑節"一族的首領,以族名為姓名,代代世襲。銑節家族生活在涼州南山,到餘(雨)闕祖父時,蒙古軍隊擴充兵源,把西涼州的唐兀色目人編為軍戶,開撥內地同南宋作戰。餘(雨)闕父親在戰爭中因功賜官,被元朝統治者賜以蒙古名字"沙喇藏卜",派往廬州駐守。生子五改漢姓餘:闑、少剌八、供保、闕、福。第四子即忠宣闕公餘闕。沙喇藏卜即為合肥餘氏追認始祖。另有關於"蒙古"鐵改餘之傳謠,但歷史查無依據。

C、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古蜀國褒餘之道,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難》中對褒餘棧道有明確的描述。世代居於褒餘棧道沿途之民眾工匠、驛站官吏、商家棧夥等,其中以陝西漢中一帶秦姓為主的流民,皆有居地名稱為姓氏者,稱褒餘氏、褒斜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褒氏、餘氏、斜氏,餘氏讀音作xié(ㄒㄧㄝˊ)。

D、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尼瑪哈氏,源於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不姓氏、金國時期為尼龐古部,以部為氏,滿語為Nimaha Hala,漢義"魚",世居遼陽(今遼寧遼陽),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餘氏、俞氏、於氏、勝氏等。

⑵.滿族裕瑚嚕氏,滿語為Yúhúrú Hala,以地為氏,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安楚拉庫(今吉林安圖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帶)、長白山、裕瑚魯(今黑龍江右岸俄羅斯耶拉布加),後多冠漢姓為餘氏、玉氏、裕氏、於氏、婁氏等。

百家姓之餘姓歷史最早提以“仁”治國,一南宋名將為宋延續二十年

餘氏

二、姓氏文化

郡望堂號:("堂號"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歷史名人的典故事蹟或趣聞佳話。例如: 孟姓的"三遷堂"、古稱郡中為眾人所仰望的貴顯家族,清河張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吳興姚氏、等)

1、新安郡:秦置新安縣,故址在今促池境內,屬宏農郡,漢朝因之。西晉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時轄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一帶地區。東晉末分置東垣縣。北周保定間置中州,建德間廢,改置新安郡。隋開皇年間改新安郡為谷州,後谷州與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業初年省東垣入新安。隋朝時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後移治休寧(今安徽休寧),再後移治到歙縣(今安徽歙縣)。唐貞觀年間移治於今新安,後不復變。

2、下邳郡:秦朝時期在今江蘇睢寧西北一帶設下邳縣。東漢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南北朝宋國時期改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睢寧),其時轄地在今北至江蘇省新沂縣、邳縣,南至安徽省嘉山縣,東至江蘇省漣水縣、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帶。東晉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睢寧市、邳州市一帶地區。大金國移睢寧到西北古邳鎮。明朝時期廢黜。

3、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餘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4、高陽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盞縣)。漢桓帝置高陽郡,治高陽,即今河北高陽縣舊城村。西漢初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是高陽鄉,在今河南,與高陽郡無關。晉治博陸(今河北蠡縣南)。北魏還治高陽。隋開皇三年(583)廢。

5、武溪郡:治所在今湖南乾城一帶。

6、武威郡:河西武威(今甘肅武威)。元末死節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帥府僉事諡忠宣餘闕公世居地。

堂號:

下邳堂:以望立堂。新安堂:以望立堂。忠宣堂:合肥餘氏望祖元餘闕諡"忠宣"

清嚴堂:宋朝的餘元一,是朱熹最喜歡的門人,最講仁義理智信五倫,號"清嚴"。

忠惠堂:宋朝時期余天錫是宰相史彌遠的家庭教師。沂王無後,命天錫在王族裡找一個比較有賢德的幼兒作兒子。天錫給他找來了貴莊,就是後來的宋理宗。宋理宗即位後,封天錫為奉化郡公,他逝世後諡號"忠惠"。

八賢堂:北宋仁宗時餘靖,曲江人(今廣東曲江),官至工部尚書。他以敢直言著稱。仁宗天聖年間,可見得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了,怪不得後世廣東的餘氏人士,都對這位傑出先人的事蹟津津樂道。

四諫堂:餘靖與歐陽修、王素、蔡襄世稱"四諫"。皇佑間起知桂州,英宗即位,知廣州10年,勤政廉潔,歸時不帶南海一草一木,廣州建"八賢堂",靖為八賢之一受祀,晚年官至工部尚書。餘氏四諫堂、八賢堂即由此而來。

其餘有紹賢堂,培元堂,端本堂,敬義堂,敦睦堂,親睦堂,敦本堂,白華堂,風采堂,永言堂,豐樂堂...等。

以後大家碰到了同姓的,就可以說,吾乃吳興郡八賢堂餘傑。嘻嘻是不是很有武俠風的感覺。

百家姓之餘姓歷史最早提以“仁”治國,一南宋名將為宋延續二十年

三、遷徙分佈

餘氏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陝西鳳翔至咸陽一帶,具體遷徙情況因缺乏歷史資料,故難以詳考。

春秋時的秦國,建都於雍(今陝西省風翔東南),佔有今陝西中部和甘肅東南端,由余的後裔在春秋時應繁衍於這一帶。

秦漢以後,余姓族人東遷,一支遷入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一支遷居江南,主要繁衍於今安徽。在我國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後人基本上是同時不斷地繁衍滋長。

北方此際戰火連綿,社會動盪不安,中原士族開始第一次大舉南遷,余姓大族所處之地正當其衝,故其南遷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繼續南遷,進入湖北、湖南等地。晉初余姓著名的人物有餘昭元,因功高績偉敕賜姓佘,為佘姓著名得姓始祖。南朝宋有餘齊民,晉陵(今江蘇省常州)人,以孝行著稱。

唐初,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有餘姓將佐隨往並落籍福建。唐中期有集賢院學士餘欽。唐末,有建陽(今屬福建省)人校書郎餘鎬在黃巢攻陷建州時,避居莆田,後隱居田園耕隱壺山以終;還有餘淵海因避黃巢兵,自福建同安北遷邵武,於唐僖宗光啟年間再轉入韶州曲江縣(今屬廣東省)武溪,是為余姓入粵始祖。此後不久餘淵海次子餘鹹徙居湖南長沙,三子餘袞遷居浙江杭州,長子餘從留居當地。其三子後裔又有遷江西之奉新、臨川、廣東省之五華、梅州、大埔、平遠、海豐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佈全國,而且人才濟濟。

明洪武年間,余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際,余姓不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餘姓也得以繁衍發展。清代,有餘姓自福建省遷至臺灣,知名人物有抗日首領餘日清。此後又有移居海外者,比較著名的有前加州省會城市薩克拉門託市市長餘福慶(兩次連任)。

如今,余姓分佈廣泛,尤以四川、廣東、江西、雲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姓約佔全國余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

筆者就是福建的,像我們這就有很多姓餘的、和餘氏祠堂。像武夷山、浦城等有整個村的人都是餘氏。

百家姓之餘姓歷史最早提以“仁”治國,一南宋名將為宋延續二十年

四、歷史名人

餘靖:北宋四諫官之一

本名希古,字安道,號武溪。韶州曲江(今屬廣東韶關)人。天聖二年進士。歷官集賢校理、右正言,使契丹,還任知制誥、史館修撰、桂州知府、集賢院學士、廣西體量安撫使、以尚書左丞知廣州,卒諡襄,有《武溪集》二十卷遺世廣州設有一座“八賢堂”,餘靖即為“八賢”之一。

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撰襄公餘靖道碑謂:"公為人資重剛勁,而言語恂恂,不見喜怒。自少博學強記,至於歷代史記,雜家小說,陰陽律歷,外鐕浮屠,老子之書,無所不通。"

餘靖《武溪集》中對儒與佛有一些精彩論述。他讚歎佛門"無刑而威,無爵而勸,歸之者如川之流,壅之不停,去之不竭",感嘆儒門淡薄,"世有積善而遇禍,積惡而蒙福者,雖有仁智無如之何"。他認為儒佛二教實不相違:"儒以禮法御當世,使人遷善而去惡,佛以因果誨未來,使人修福而避禍"。

百家姓之餘姓歷史最早提以“仁”治國,一南宋名將為宋延續二十年

餘端禮:(1135年-1201年),南宋宰相。字處恭,衢州龍游(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歷知湖州烏程縣,孝宗召為監察御史,遷大理少卿、太常少卿,進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

光宗紹熙四年(1193),召拜吏部尚書,擢同知樞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輔表》四)。與趙汝愚共贊寧宗即位,進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

慶元元年(1195),拜右丞相,二年,遷左丞相,尋出判隆興府,改判潭州,移慶元,復為潭帥。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

事見《誠齋集》卷一二四《左丞相餘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九八有傳。今錄詩二首

《宋史》:餘端禮平時論議剴正,及為相,受制於韓侂冑,雖有志扶掖善類,而不得以直,遂頗不免君子之論。

百家姓之餘姓歷史最早提以“仁”治國,一南宋名將為宋延續二十年

餘玠:(1199年1月6日-1253年),字義夫,號樵隱。蘄州(今湖北蘄春東北)人。南宋名將。為南宋延續二十年。

餘玠少為白鹿洞諸生,後投淮東制置使趙葵幕下。嘉熙年間,餘玠任知招信軍,於汴城、河陰、安豐相繼戰敗蒙古軍。淳佑元年(1241年),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四川總領兼夔州路轉運使。在蜀時期,構築山城防禦體系,以抗擊蒙古軍。從淳佑三年(1243年)到淳佑四年(1244年),餘玠與蒙古軍大小三十六戰,戰果顯著。後又率軍北攻興元府,還擊退進擾成都、嘉定的蒙古軍。餘玠受任於南宋危難之際,竭力經營巴蜀,為支撐南宋王朝半壁河山做出了傑出貢獻 。

寶佑元年(1253年),宋理宗聽信讒言,召餘玠回朝。餘玠聞召不安,暴卒於四川。理宗為其輟朝,特贈五官。

主要戰績:安豐之戰、餘玠防蜀之戰

餘玠富韜略,通兵法。初投淮東制置使趙葵麾下,營田、備戰有功。嘉熙三年(1239年),率軍遠襲開封(

今河南開封)、河陰(今河南鄭州西北)一帶蒙古軍,全師而還。淳佑元年(1241年),率舟師解安豐(今安徽壽縣)圍。淳佑二年(1242年),餘玠建策理宗改變輕武重文之風,深受賞識,出守四川。他到任後,革除弊政,遴選州縣官吏,招賢納士,大興屯田,整頓軍紀,使軍勢大振。針對蒙古騎兵善馳突的特點,餘玠採納冉璡、冉璞兄弟築城守蜀之策,沿嘉陵江、渠江、涪江和長江兩岸山隘、要道,築青居(今四川南充南)、大獲(今四川蒼溪東南)、釣魚(今四川合川東)、雲頂(今四川金堂南)等十餘城,依山為壘,據險設防,並遷沿江各州治所於城堡,廣儲糧、興武備,形成以重慶為中心的堡寨防禦體系。率領軍民抗擊蒙古軍進攻,屢獲勝利。淳佑十二年(1252年),擊退蒙古軍對嘉定(今四川樂山)的進攻。

百家姓之餘姓歷史最早提以“仁”治國,一南宋名將為宋延續二十年

 餘闕(1303-1358):廬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代監察御史(先祖為唐兀人),居河西武威(今屬甘肅省),曾任都元帥,與紅巾軍相拒數年,著有《青陽集》。

 餘象鬥(生卒年不詳):福建建安人,著名的通俗小說編著者和刊行者,經他編著和刊行的小說有《四遊記》、《列國志傳》、《全漢志傳》、《三國志傳評林》、《東西晉演義》、《大宋中興嶽王傳》等。

 餘懷(1616~1696):福建省莆田人,清代文學家,僑居南京,因此自稱江寧餘懷、白下餘懷。晚年退隱吳門,漫遊支硎、靈巖之間,徵歌選曲,與杜浚、白夢鼎齊名,時稱“餘、杜、白”。詩文為王士禎等推許,有《味外軒文集》、《研山堂集》、《秋雪詞》及筆記《板橋雜記》。

民國時期:

餘紀忠 .餘日章(中國紅十字會早期創始人) .余光中(著名詩人,作家) .餘佔鰲(少將)

餘漢謀(一級上將)餘伯泉(二級上將)餘程萬(中將)

餘祿慶(中將)餘俊賢(臺灣時期監察院長)

余政憲(臺灣時期內政部長)餘井塘(部長)

餘錦源(中將)餘啟佑(民國少將)餘仁美(部長)

餘輝庭(少將)餘躍龍(少將)餘子武(少將)餘連發(1947年生人,陳水扁時期授二級上將)

中華人民共和國

餘秋裡(開國中將,國務院副總理,原總政治部主任).

餘立金(開國中將,原空軍政委).

餘成斌(開國少 將).餘述生(開國少將).

餘光茂(開國少將).餘品軒(開國少將).

餘非(開國少將).餘洪遠(開國少將).

餘潛(開國少將).餘明(開國少將)

餘克勤(開國少將)餘積德(開國少將)

百家姓之餘姓歷史最早提以“仁”治國,一南宋名將為宋延續二十年

好了,本期筆者就帶大家介紹到這,喜歡的可以點個關注。可以在下方評論區說出你們的姓氏,筆者會給你們解析。感謝大家品讀!明天就是十月一了,祝偉大的祖國70週年快樂。願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也祝福各位讀者,國慶節快樂。大家出行注意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