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江良隨筆《西夏王陵的“惡之花”》

  走近西夏陵園,是初秋的一個午後,那天陽光明媚。我站在陵園入口,放眼朝著遠處望去,只見以賀蘭山為背景,一座黃土築成的小山丘,巍然地矗立著那裡,在太陽的照耀下,泛著歲月磨礪的蒼茫……據說,這就是李元昊的“泰陵”。

  聽導遊介紹,在整個陵園中,類似於這種“小山丘”有九座,分別葬著西夏十代帝王中的九位。除此,還有253座陪葬墓。這使得這個陵園成了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之一,被盛譽為“神秘的奇蹟”、“東方金字塔”。

盧江良隨筆《西夏王陵的“惡之花”》

盧江良攝

  而我望見的這座“泰陵”,系九座王陵中規模最大的,塋域面積達15萬平方米,據考古調查稱3號陵,俗稱“昊王墳”。至於為何被考古專家認定是李元昊的陵墓?無論從導遊的解說中,還是網上汗牛充棟的資料裡,我都沒有找到答案。

  然而,我想,將其認定是李元昊的泰陵,似乎也是合乎情理的。說實話,就算他實際“屈埋”於所有帝陵裡最小一座中間,如今考古專家硬將其“移”到最大一座裡面,我們也不會輕易提出異議,畢竟他是西夏的開國皇帝呀,功高蓋世!

盧江良隨筆《西夏王陵的“惡之花”》

盧江良攝

  儘管,西夏曾經的建國,在目前看來,是一種尷尬的存在。因為當初的西夏和作為其敵國的遼、宋和蒙古,如今都隸屬於中華民族,你脫離宋朝的統治,擅自搞“獨立”,說好聽些是“行使主權”,說難點說就是“搞分裂”,破壞團結。

  不過,我搜索到的相關西夏史料,對其“獨立”都是持肯定態度,就是對李元昊個人的功績,也大都圍繞在這一方面,諸如:自立為帝,多次與宋、遼交戰,三次大敗北宋,並大勝遼國,奠定西夏在遼、宋兩國的地位,堪稱一代英豪。

盧江良隨筆《西夏王陵的“惡之花”》

盧江良攝

  那麼,“獨立”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否真的那麼有益?這不能一概而論,關健還得取決於一個國家對於“獨立”的前提是什麼。譬如,像美國的獨立,是因為殖民地人民不滿英國的盤剝和束縛,雙方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戰爭爆發。

  但獨立前的西夏,其實不存在這種矛盾。相反,他們對於中原政權“俯首稱臣”,換取了統治地位和大量賞賜,得以不斷延續、發展。倒是獨立後,反而多次發生弒君、內亂,經濟也因頻繁的戰爭而趨於崩潰,最終於公元1227年亡於蒙古。

盧江良隨筆《西夏王陵的“惡之花”》

盧江良攝

  都是“獨立”,對於美國而言,是一次資產階級的革命,大大地解放了生產力,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闢了寬廣的道路。可對於西夏來說,卻無異於一株“惡之花”,雖然看上去很美,但實際上含著毒素,最終為西夏的滅亡留下了隱患。

  原因何在?在李元昊父子對話中,我們多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李父說,我們民族三十年錦衣玉食,都是大宋的恩德,不可以辜負!李則駁斥道:“穿著皮毛做的衣服,從事畜牧工作,蕃性所便,英雄之生,應該稱王稱霸,何錦綺為?”

盧江良隨筆《西夏王陵的“惡之花”》

盧江良攝

  對於“獨立”的認識,李光耀曾這樣回憶說:“我們從沒爭取新加坡獨立。在居住著1億多馬來回教徒的群島上,我們華族人口簡直微不足道。新加坡是馬來海洋中的一個華人島嶼。我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裡如何生存呢?”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被譽為“新加坡國父”的李光耀,針對新加坡與馬來亞合併,還是被獨立開來,更多考量的是“帶來富裕、穩定和安全感”,而不像李元昊,實行“獨立”的目的,無非是憑著“英雄之生,應該稱王稱霸”的個人野心。

盧江良隨筆《西夏王陵的“惡之花”》

  由於出發點相反,方向自然南轅北轍,結果也就迥然不同。所以,我們在實行“獨立”前,首先應該慎重地想想,我們實行它的目的,是為大多數人謀取福利的,還是隻為絕少數人攫取私利,如果是前者,值得稱頌;假如是後者,理應抵制。

  而我們在追溯歷史,評述那些“獨立”事件時,也不能只要它跟“主權”沾上了邊,不管它給當時的民眾帶來了多大傷害,也無論它給那個時代造成了多大災難,一律以“歌頌”的調子定音。這說到底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非常值得警惕!

盧江良隨筆《西夏王陵的“惡之花”》

盧江良攝

  遊罷西夏陵園,我再次站在入口,回望了一眼泰陵,這個黃土築成的“小山丘”,在賀蘭山的映襯下,“萎縮”在落日餘輝裡,顯然那麼渺小而卑鄙。在我眼裡,它不再是“東方金字塔”,而是一株充滿私慾的“惡之花”,被遠逝的歲月塵封著……

盧江良隨筆《西夏王陵的“惡之花”》

盧江良攝

  2014.9.26於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