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提筆,龍弧染血,曾國藩鎮壓太平軍功過淺析

說起曾國藩,大家都會想到他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他創立了湘軍,血腥鎮壓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為腐朽沒落的清王朝續命若干年。

對於這樣一位有著濃厚儒家情結卻又殺人無數的歷史人物,功過是非,如何評價?

對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有一個正確定位,才能儘可能真實解讀曾國藩的所作所為。

公元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起義,在清王朝南方的廣西金田一帶首義,持續發酵,蛋糕越做越大,最終在天京建立了太平天國政權,嚴重威脅清王朝的統治。

太平天國起義之所以發生,由清王朝內憂外患所致。清王朝對內殘酷壓迫各族百姓,武力鎮壓民變;對外討好洋人,卑躬屈膝,全無大國氣節。

作為底層百姓來說,他們真的受夠了!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當時的清王朝,其政權性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百姓困苦不堪,統治階級窮奢極欲,太平天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爆發了!

書生提筆,龍弧染血,曾國藩鎮壓太平軍功過淺析

多次落第後中舉的曾國藩,在清軍八旗軍主力遭到重創無力討滅太平軍的情勢下,粉墨登場。

曾國藩借保護華夏傳統文化招募兵勇,對抗太平軍。這一開始呀,完全是自發性質,結果曾國藩搞的兵勇,頗有戰力,不斷壯大,遂有"湘軍"之名。

中國傳統文化裡,顧家思想根深蒂固,曾國藩看準這一點,大力宣揚孔孟之道,美化忠孝節義,要求兵勇拿起刀槍,保衛家鄉,來對抗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思想,這一招太厲害了!

我們知道,封建社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森嚴的等級觀念,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早已深入人心,可謂根深蒂固。兵勇們被曾國藩一洗腦,立即化為對抗太平軍的強大動力。

曾國藩帶著有顧家觀念的湘軍,與太平軍多次作戰,不知屠殺了多少太平天國軍民,其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

曾國藩獲得"曾剃頭"這一外號,決非空穴來風。

書生提筆,龍弧染血,曾國藩鎮壓太平軍功過淺析

史學家范文瀾在《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裡,稱曾國藩"在省城設'發審局'。凡團紳送被捕人到局,立即殺死,禁止屍親呼冤,又禁止向團紳講理。他竭力提倡團紳捕人,地方官殺人、捕人要多,殺人要快,官殺人'不必拘守常例',紳捕人'不必一一報官'。人民更陷入朝不保夕的險境,大家叫他'曾剃頭',形容他殺人像剃頭髮那樣多。

曾國藩感覺到公論不容,給咸豐帝上了一個奏章說:'即臣身得殘忍嚴酷之名,亦不敢辭。'""曾國藩乃提倡獸性來報仇洩忿……例如興國、大冶戰鬥,獲俘虜一百三十四名,'一概剜目凌遲';九江城外獲俘虜十二人,立即'凌遲梟示';又生擒十三人,'就地剜目凌遲';武昌城外太平軍新兵戰敗,'帶回七百餘人,全數斬決';崇陽戰鬥擒獲七十餘人,'殺死祭陣亡將士,祭畢,令兵勇割人肉生吞'。

湘軍攻入天京城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屠戮無辜百姓達十餘萬人,江水染紅,滅絕人性,令人髮指。

這還不解氣,曾國藩還令將洪秀全屍身剁成肉醬,放入炮管,轟上天空。試問,這就是曾國藩倡導的儒家文化嗎?

書生提筆,龍弧染血,曾國藩鎮壓太平軍功過淺析

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即使有這樣那樣的錯誤,你曾國藩有什麼理由變態虐待一個已經亡故的重要歷史人物?

有句話,千秋功罪,後人評說。政見不同,可以刀兵相向,但絕對不能用肉體汙辱的下作方式。

自古不同陣營的將士戰場上你死我活,但一旦勝負成了定局,戰勝的一方,在對待俘虜一事上,可以看出胸襟格局。

正確的做法,應摒棄成見,化幹弋為玉帛。

不能因為有了《曾國藩家書》傳世,就把曾國藩吹上天,說他是半個聖人什麼的。在筆者看來,曾國藩和聖人相比,連邊也沾不上。

白起為什麼被趙匡胤移出武廟十哲?無他,因為白起殺戮太多。坑殺放下武器的趙軍四十萬,使白起永遠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武神。充其量,武痞爾。

曾國藩手裡的人命,遠遠不止四十萬。

要說曾國藩的功,維護了搖搖欲墜的清王朝統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漢族地主階級地位,延緩了清王朝衰敗的進程。

(如果您覺得筆者的文章有可取之處,就請點個贊,您的舉手之勞,對筆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