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疫情之下專騙留學生,盤點留學生常見被詐騙套路!

最近新南威爾士大學官方微博稱:疫情期間,一些不法分子乘機而入,設計了各種針對留學生的詐騙圈套,打著代表學校的幌子,並濫用學校新冠病毒疫情郵件抬頭,騙取學生錢財。


警惕!疫情之下專騙留學生,盤點留學生常見被詐騙套路!


以下是2種常見騙局,請同學們注意防範:


1.新南威爾士大學正在調查留學生們的打工時間,在調查的同時,學生必須支付一大筆款項。因疫情而延期入學的學生必須在其銀行帳戶中存入6萬澳元(金額可能有所不同),並提供銀行帳戶詳細信息來證明。不遵循的同學會被撤銷學校錄取資格。


2.因為新冠疫情,澳大利亞稅務局表示計算錯稅務金額,並且需要重新核查賬戶錢財並會給學生進行退款。

警惕!疫情之下專騙留學生,盤點留學生常見被詐騙套路!


如果有同學收到任何索要錢財的信息,請及時通知學校IT服務中心,切勿輕易向別人透露你的個人信息以及銀行賬號和密碼。此外還有這幾種常見的詐騙套路。


疫情詐騙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騙子也開始了新套路。有同學聲稱幾天前接到了自稱是“中國駐悉尼大使館”的電話,說有健康包可以領取,但需要提供個人信息和銀行賬號。
在被問到為什麼需要銀行賬號時,騙子便謊稱需要通過銀行賬號進行實名認證。
千萬不要輕信電話中聲稱自己是政府機構、大使館、或疾控中心的騙子。這些機構不會對你的銀行卡感興趣!但凡涉及自己的個人信息,尤其是銀行賬戶時,一定要多問一個為什麼!


換匯詐騙


在澳洲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無論是學習討論群,還是各種老鄉群,新生群,一定會看到:“換匯,要澳幣,實時”,“需要RMB,換匯的請聯繫,謝謝”,“有人換匯嗎?澳幣換rmb”
看到這些信息的時候,要留個心眼。換匯是微信裡最常見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種詐騙行為。因為即使小額換匯一般也是幾百上千,而稍微大一點的就是上萬的損失,給留學生帶來很大困擾。騙子時常會用假的澳洲轉賬截圖來騙取信任,一旦同學成功匯款,微信就會被拉黑……
根據非官方統計,所有微信群裡的換匯80%都有可能是騙子,尤其是那種晚上轉賬的,一定要非常小心!如果真的需要換匯,可以去銀行或者換匯點進行換匯,涉及到錢大家一定要走正規渠道。


警惕!疫情之下專騙留學生,盤點留學生常見被詐騙套路!

資料行騙


本來留學生建立各種群是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方便大家生活交友的,但是就有騙子潛入其中進行行騙。
有騙子自稱是悉大學生,在各種微信群中售賣課程資料。收了錢之後,同學索要資料時就說不是重點,自學就可以。應付不過去就用不完整的、壞損的音頻資料糊弄人。
這些騙子通常都聲稱自己是學生,已經上過這門課了,手中有資料。(多數情況還會聲稱自己拿了多高多高的分數。)於是有一些同學就會受騙,奉上金錢拿到所謂的資料。其實他們根本不是學生,就是個倒賣資料的……
不要讓有心人利用了“學習”的藉口,進行招搖撞騙。學習這種事情最好親力親為,沒有什麼捷徑好走。


電信詐騙


不法分子常偽裝成駐澳使領館、司法機關、世衛組織、國際刑警組織、DHL國際快遞、旅行社、電信公司等機構實施詐騙,會對目標對象施以心理誘導、威逼恐嚇,最終詐取錢財。


如果有小夥伴接到這樣的電話,並聲稱自己是“檢察官”、“警官”等,一定不要相信!
騙子會“洗腦”被害人,提供所謂的虛假“工號”,騙取信任; 隨後,出示虛假的“逮捕證”、“搜查令”或“通緝令”,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賬戶”,此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最大,通常涉案金額達幾十萬或上百萬人民幣。


警惕!疫情之下專騙留學生,盤點留學生常見被詐騙套路!


代付詐騙


在新洲的小夥伴都知道,新洲交通需要用到opal卡,說白了就是公交卡,可以充錢在裡面,用於平時的火車、公交、渡輪等出行方式。
最近,又有騙子打起了opal卡的鬼主意。騙子經常在各個微信群組中發代充值opal公交卡的廣告,告知同學可以打折充卡。但可以想見,一旦轉賬就不再理你了……
還有一種“代繳賬單”行騙,其實就是利用盜刷他人信用卡。而當你在提供付款信息之後,很可能成為下一位“冤大頭”,來幫之後的人繳納賬單。總之就是不要提供銀行信息!不要提供銀行信息!不要提供銀行信息!
在此提醒同學們,不要因小失大。貪一時便宜被騙子利用,洩露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很可能將來損失慘重!
獨立出門求學不僅是為學習專業知識,更是為鍛鍊獨立生活的能力,身在人生地不熟的海外,留學生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強判斷能力,接到可疑電話保持冷靜,避免上當受騙。


務必銘記以下幾點


1.中國駐外使領館和國內政府機關,不會以電話方式通知中國同胞有涉及國內的案件需要處理,不會要求接電人回撥任何電話號碼進一步聯繫,不可能向個人提供涉密文書,更不可能提出提供銀行賬戶、匯款轉賬等要求。
2.不要輕信任何以中國駐外使領館或公檢法名義索取個人信息、要求轉賬或匯款的電話及郵件。
不要在電話裡隨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家庭情況、銀行賬戶等個人信息。遇到來電人以“取消簽證”、“涉嫌犯罪”等理由製造恐慌,應第一時間通過正規渠道核實真實情況,及時與父母親人溝通。
3.接到疑似詐騙電話,及時撥打中國駐當地使領館電話,或者撥打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12308熱線,核實情況與請求幫助。如果已經遭騙,及時向當地警方和國內公安機關報警,並向報案地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請求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