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隻避孕套缺口背後:高毛利低淨利,國產品牌難成氣候

日前,全球最大的避孕套生產商康樂(Karex)公開表示,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其在馬來西亞的三家工廠已有近10天沒有生產出一隻避孕套,以目前的庫存量來說,只能再維持兩個月,這已導致導致全球範圍內避孕套短缺數量達到1億隻。


1億隻避孕套缺口背後:高毛利低淨利,國產品牌難成氣候


4月初時,康樂獲得了馬來西亞政府的特殊豁免能夠重啟廠房,但必須減少5成勞動力,也就是說短時間內馬來西亞的產能將縮減至一半,據《稜鏡》報道,為緩解近期的產能短缺,康樂公司已經把部分產能轉移到泰國工廠,該工廠擁有11條生產線,全年產量達22億隻避孕套。


值得一提的是,3月下旬時印度也發佈過“停工令”,國內避孕套行業受到衝擊,目前,全球三大避孕套生產國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現存確診人數均超過1000人,短期內對全球避孕套供給勢必有所下降。


除了供給端,需求端的增加也是造成避孕套數量出現缺口的重要原因。由於疫情隔離期間娛樂社交活動的驟減,全球最大的成人視頻網站Pornhub倒是迎來了流量高峰,意大利、法國、西班牙陸續封城後的幾天裡,P站區域流量分別環比增長57%、38.2%和61.3%,截至3月17日,P站全球流量上漲了11.6%。


1億隻避孕套缺口背後:高毛利低淨利,國產品牌難成氣候


不只是國外,一直以來,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就是避孕套消費大國,2017年我國避孕套使用量就突破100億隻,約為全球避孕套消費量的1/5,而前期我國疫情爆發時,由於物流運力不足等問題部分超市也曾短暫地出現避孕套缺貨的情形。


不過,線下銷量受限卻讓線上產品收穫了一波紅利,據京東大數據顯示,情人節期間北京、上海、廣東和福建計生情趣用品成長額增長較快,其中福建和廣東漲幅分別達231%、196%。貓妹搜索了幾家避孕套頭部品牌的天貓旗艦店,杜蕾斯、傑士邦等品牌產品最高月銷量均超過10萬,岡本月銷量最高也超過7萬。


難賺錢的避孕套,毛利高淨利低


整個避孕套的供應市場分為兩方,代工廠和品牌方,其中康樂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每年生產約50億隻避孕套並出口到140個國家,其代工的品牌包括杜蕾斯、美國ONE以及國產品牌諾絲(Nox),但康樂也開始建立自有品牌“Carex”和“Inno”。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利潔時旗下品牌杜蕾斯獨佔國內避孕套市場40%份額,其次主打超薄系列的日本品牌岡本和重新迴歸人福醫藥的傑士邦分別佔據10%的份額,除此之外,諾絲、中川、名流等國產品牌也開始逐漸佔據市場份額。


在任何行業裡,代工總是沒有自主品牌利潤高,避孕套也是一樣,即使康樂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避孕套代工廠,據稜鏡報道數據,2016財年時,康樂生產一隻避孕套成本1美分,出廠價3美分,而最終售價則能達到1美元。


國產品牌諾絲的擁有者諾絲科技2017年曾在新三板上市,彼時財報顯示其避孕套產品毛利率接近80%,值得一提的是,諾絲科技大部分產品其實都是由康樂代工的,而這也是康樂一直堅持推出自有品牌的原因。


貓妹在天眼查專業版中,以“計生用品”、“避孕套”等作為經營範圍進行篩選,數據顯示全國有19萬家相關企業,其中山東省以21876家企業位居第一,佔比11.23%。


1億隻避孕套缺口背後:高毛利低淨利,國產品牌難成氣候


不過,雖然國產避孕套企業有這麼多,大大小小的品牌也不少,但真正出圈的也就傑士邦、諾絲等幾個,諾絲科技曾經的招股書也表明,避孕套行業的壁壘實在是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只是問題在於國產品牌難以提升消費者認可度,而早期我國對於避孕套的電視廣告等推廣手段一直有所限制,直到後來提出用於預防艾滋病,政策才有所放寬。


於是為了推廣品牌,2016年、2017年諾絲科技銷售費用分別為7780.56萬、8613.7萬,佔營收比重分別為69.19%、71.22%,其中大額的陳列費、入場費和廣告費是銷售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原本近80%的毛利率經過一番消耗後,淨利率只剩下3.77%,在諾絲科技摘牌前的最後一份半年報裡,其歸母淨利潤已經轉虧。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雖然境外避孕套工廠面臨產量問題,但中國也是避孕套生產大國之一,再加上這麼多避孕套相關企業,短期內也基本能夠保障國內避孕套的供應,這對於國內品牌商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太利好的利好消息。


避孕套業務難成氣候,提振業績還得“吃老本”


國內有避孕套業務的上市公司可謂是少之又少,去年養殖戶大湖股份賣岡本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此外,A股最大的避孕套生產商就是人福醫藥了,2006年人福醫藥以1.37億元的價格出售了傑士邦70%股權,對手方為澳大利亞橡膠手套製造商安思爾(Ansell),當時人福醫藥淨獲利8000萬。


但避孕套實在是個一本萬利的生意,出售前其所能帶來收益也實在可觀,於是2017年人福醫藥又聯手中信資本以6億元的價格買下了安思爾的避孕套和潤滑劑業務,一來一去價格就翻了數倍,不過在安思爾旗下的這些年,也讓傑士邦“鍍了一層金”,提升了國內消費者認知度的同時,也成為國內避孕套銷售量第二大品牌。


但回國後的傑士邦有著跟國內其他品牌一樣的困境。人福醫藥全資子公司樂福斯直接持有傑士邦衛生用品有限公司95%股份,2018年年報顯示人福醫藥安全套業務毛利率為57.07%,而回國後的第二年樂福斯營收達到16.58億,同時人福醫藥安全套業務營收也同比增長177.71%,但樂福斯的淨利潤也只有3268.86萬,淨利率不足2%。


2019年半年報時由於外幣匯率及融資利率的上升,樂福斯開始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形,上半年8.16億的營業收入最後只剩下584.33萬淨利潤。


1億隻避孕套缺口背後:高毛利低淨利,國產品牌難成氣候


在避孕套業務難以成為第二支柱時,人福醫藥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麻醉劑等精神類藥物,而主營這一業務的宜昌人福也貢獻了2019年上半年主要的利潤。想來想去目前創收還是依靠麻醉劑,4月初人福醫藥又收購了宜昌人福13%股權,收購後持股比例達到80%,繼續為宜昌人福控股股東。


二級市場上,人福醫藥股價應聲而漲,繼8日漲幅達到8.26%後,9日開盤人福醫藥增幅再次衝上9%,截至發稿,人福醫藥股價為18.81元,漲幅達5.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