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為的組織變革總能成功?

1998年,華為系統地引入了IBM等世界級企業的管理經驗,開啟了以組織能力建設為核心的重大組織變革。這次變革讓華為逐步擺脫了對少數個人的依賴,成長為依靠組織能力支撐業務不斷壯大的世界級企業。

華為組織能力發展的來龍去脈是什麼?

組織能力建設的次序選擇和背後的思考邏輯又是什麼?

-------------

本文要點導航

一、華為組織變革的步驟:“三階八步”

1.準備階段

2.實施階段

3.評估階段

二、華為組織建設的核心:“三大動態匹配”

1.組織和流程的動態匹配

2.崗位和人才的動態匹配

3.能力和動力的動態匹配

引子

為什麼企業組織變革常常失敗?

我們先一起來看一個案例:

2016年,深圳一家成立8年的高科技企業,在度過創業期後,啟動了全面的組織變革,希望從個人能力和團伙能力走向所謂組織力,也就是擺脫對個人的高度依賴,形成一個可以持續成長的組織系統。

這家企業想做一個系統性的變革,包括企業文化體系的建設,戰略和商業模式的澄清,業務流程和組織架構的調整,人才發展和激勵機制的打造等等。

他們請的顧問公司也很牛,是一家世界著名管理諮詢公司,給出的指導都很專業,公司管理層參與程度也很深……他們用了一年的時間把組織體系1.0搭建起來了,但是接下來卻無法落地。實施效果很差,組織運作質量和效率都大不如前,最後他們只好放棄,再次回到“解放前”。

你們覺得,這家企業組織變革失敗的關鍵原因可能是什麼?

同學1:沒有變革的落地動作,很可能成了兩張皮——做了一些紙面的東西,但是沒有可操作的行動計劃。

同學2:領導魄力的問題,因為推行變革勢必會面臨很大的阻力和風險。

同學3:“拿來主義”的危險,企業文化不能通過諮詢來實現,應該有自己的傳承脈絡。

同學4:業務流程和組織架構的變革,管理層跟CEO之間如何打通?如果管理層不理解業務流程,只通過諮詢公司從業務的角度來規範,這裡面是有很大落差的。

為什麼華為的組織變革總能成功?

在大家回答的基礎之上,我今天會嘗試補充、提煉出一套可用的方法論。

01不要把大海煮沸 華為組織變革的“三階八步”

麥卡錫有句話——不要把大海給煮沸。這是一個前提認知,就是組織變革前,CEO一定要有全局意識、系統思考,但推進時還需要把握章法節奏。華為在組織變革過程中有一個叫“三階八步”的方法論。

為什麼華為的組織變革總能成功?

變革的時候,我們往往先看這張圖中間的“硬體”。

一般來說,組織變革的老大是誰?必須是CEO。業務發展的老大也是組織變革的老大。

在華為就是任正非,一個精神領袖,再加一個執行配合的孫亞芳就是“左非右芳”;在阿里就是馬雲和彭蕾,我叫“左雲右蕾”。CEO要和顧問一起組建項目組,把準備做好。

這是第一階段準備階段的三個動作——1.領導支持;2.組建項目團隊;3.變革就緒。

變革一旦啟動,就要保證在3~6個月之內必須有可見的短期績效,如果超過6個月沒有短期可見的階段性成效,變革大多都會失敗。

因為大家的耐心是有限度的。人都有慣性,組織也是,所以在變革過程中要先有初步戰果,再不斷鞏固戰果。

所以,這是第二個階段實施階段的兩個動作——4.及時取得階段成果;5.鞏固變革成果。

最後,這個變革過程無論做得好還是不好,都必須要有評價。如果做得好,要給予獎勵,如果做得不好,要適當懲戒。

這是第三階段評估階段的一個動作——6.變革項目考核和獎勵。



上面六個就是變革中的“硬體”部分,但是這還不是最核心的,很多企業請諮詢公司做組織變革,結果失敗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只採取硬套路。

為了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大多數企業少了或輕視了2個關鍵的“軟體”——7.通過深度溝通和交流改變認知;8.通過學習和培訓提升技能。這兩者需要貫穿變革過程的始終。

成年人很不容易被改變,所以要通過深度的溝通和交流去改變對方的認知。第二是通過學習和培訓來升級技能,企業發展要求你掌握新的工具、新方法,因為原來“老牛拉車”的套路不對了。

這兩個工作都是“軟性”的,但是中國企業做變革的時候特別喜歡“霸王硬上弓”:流程不行,改流程;制度不行,改制度。這樣不對,你要把“軟”的工作、“人”的工作看作是第一重要的。

這個“人”的工作其實有兩層,一層是企業家本人,就是看老大有沒有變革的決心和毅力;但是光有老大不行,所有的變革都需要牽扯到中高管理層。

比如企業營銷體系變更的時候,營銷老大如果沒有變革的認知,這就沒法玩兒了。所以,要改變中高管理層。

當年IBM幫華為做組織變革的時候,任正非就說了這麼一句話:“誰和華為的變革過不去,我就跟誰過不去。”

可能在座的大家不像任正非這麼強勢,所以更要做好變革前的思想共識。它不一定是完全達成共識,但是你土松得越好,你的變革就越容易推動。要有充分的討論和意見發表環節,但最後的決策由CEO拍板,並確保在重重阻力下堅定不移地執行。



為什麼華為的組織變革總能成功?

02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華為組織能力建設的三大動態匹配

比爾·蓋茨說微軟離死亡永遠只有180天,任正非說華為明天就會死亡,阿里有句話叫“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企業發展永遠是一個“動”的狀態,所以,組織變革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視靜態為瞬態,視變革為常態,不斷尋找組織能力發展的動態平衡。

在華為,我們一直在追求組織能力的三大動態匹配:流程與組織的動態匹配、人才與崗位的動態匹配和能力與動力的動態匹配。接下去,我們一個一個來講。

為什麼華為的組織變革總能成功?

1.流程與組織的動態匹配:平臺型組織+項目制運作

企業的業務發展和組織能力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脫離組織能力談業務,沒本事談夢想是空談;脫離業務談組織,一群員工聚在一起卻不知道目標在哪裡,究竟該做什麼。所以這兩個能力是緊密關聯的。

中國企業最大的問題,是業務在動態發展過程中,組織能力沒能跟上,兩者沒能產生動態最優的匹配。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過一句話——說流程決定組織,業務模式和業務打法決定了你的組織怎麼設計。

現在很多公司的組織架構圖基本上都不是用來運作的,而是用來看的。按照大多數組織架構圖上的描述去做業務的話,基本上都會玩不轉。

那麼,評價一個組織架構好壞的指標是什麼?是業務在裡面的運作的流暢度。大家可以把自己公司的核心業務流程拿出來,看公司內2-3個最關鍵的業務流程在組織裡邊是怎麼跑的,跑順了,OK;跑不通,就完蛋。

按這個邏輯,你大概率會發現你的組織裡面有“不拉馬的兵”。

什麼是“不拉馬的兵”呢?過去部隊的炮要用馬車來拉,所以就有一個崗位專門負責拉馬運炮,後來馬車取消了,改用汽車運了,但是這個崗位還在,還叫“拉馬的兵”。

這是因為沒有按照做事的邏輯來做組織。

華為的組織是什麼樣的呢?前端是銷售端/客戶端,後端是賦能平臺,我們叫“前方鐵三角,後方大平臺”。

華為前方項目是銷售項目,後端也有很多項目,產品項目、管理項目等。譬如說前方有一個銷售項目,這個項目的技術複雜,需要產品線技術大咖的支持;或者合同條款很複雜,需要法務人員配合;又或者這個項目要融資,需要財務人員配合……它就形成了一個從前到後的一個項目制運作。

如果我是一個技術專家,我可能負責某個產品的技術方案,同時我可能還會成為前方的某個項目的專家成員。

那要怎麼考核呢?

如果你參加了1個項目,項目經理經理就要對你在項目中的工作表現進行評價,你參加了N個項目,就有N個項目負責人對你評價,並確定你在各個項目中投入的不同權重,這就是項目考核。

這個非常重要,如果不做項目的考核,就會有問題,前後端會脫節,前方就得不到有效的“炮火”支持。

但這裡還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就是資源的合理分配。項目在前端運行,勢必會向後方要資源,而一家企業的資源一定是有限的。

首先,在華為,衝在前端做決策的人一定是一個綜合能力極強的“少將班長”,他會判斷價值,並且懂得基於價值來呼喚“炮火”,不能動不動就找組織要“原子彈”去打一個“小山頭”。

另外,在後方資源線的負責人要根據前端的情況合理分配資源,他會平衡前端“少將班長”們的項目資源需求,統籌配比,動態調整,使得公司整體利益實現最大化……如果雙方產生無法協調的矛盾,再往高一級管理層仲裁。

這就是“平臺型組織+項目制運作”管理模式的基本要點。

為什麼華為的組織變革總能成功?

2.崗位與人才的動態匹配

中國企業有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人崗匹配度特別低。

這是一個蘿蔔和坑的匹配問題,遺憾的是,企業裡坑的大小在不斷變化,蘿蔔大小也在變化,有些蘿蔔長得快,有些蘿蔔反而越長越小……而且往往越大的坑,蘿蔔和坑的匹配度就越低。

數據顯示,美國企業人崗匹配度的平均值為50%。目前中國企業只有30%,核心崗位的的匹配度更低,只有20%左右。

如果你企業的人崗匹配度(特別是關鍵崗位)能提升十個百分點,企業人力資本的投資回報率就能大幅提高,尤其對於“以人制勝“的智力密集型企業,必然會帶來財務資本回報率的顯著提升。

當年IBM幫助華為的時候,我們就拎出來30個最關鍵的崗位一一逐一審核匹配度。

如果你的企業規模在幾百人左右的話,都不用拎出30個,拎出8~10個就夠了。先要保證這些關鍵崗位的人崗匹配度至少達到60分,達不到就不要往下繼續變革。

那具體要如何提升企業的人崗匹配度呢?

可以從這四個方面入手:一是精準人才畫像,有效甄別選拔人才;二是提高“空降兵”的“存活率”;三是“搭班子”要注重價值趨同,能力互補;四是建立“四大退出機制”。

● 精準畫像,有效對比



為什麼會出現看人不準的情況呢?

因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它容易被自己的情感欺騙,所以我們需要建立客觀標準:第一是人才畫像,明確崗位對人才的核心要求;第二是特徵比對,通過面試(結構化的行為提問)判定候選人是否能夠勝任崗位要求。



我做諮詢這麼多年,發現中國企業都不太會問問題。我看過有面試官問對方“你覺得你的銷售能力怎麼樣?”那他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啊;還有問“你覺得你的缺點是什麼?”,這種問題問出去,你只會得到一個由優點包裝而成的“缺點”,或者避重就輕,沒有多少實際價值。

建議先夯實基礎,推薦大家使用驗證有效的“STAR”面試工具,搞清楚面試者之前工作任務的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有意識地針對每一個關鍵能力,問他(她)做過的最重要的事情。

這個尤其需要注意:不要直接用相對固化的JD,必須從這個崗位的近期工作重點中提取關鍵能力特徵,並據此來設計STAR結構的行為面試題。

比如,華為組織體系建設階段,曾經挖了幾位摩托羅拉的大牛,但是來了之後發現不能幹活,原因是因為他們只會運營系統,但從來沒有搭建過系統。找來的人才和企業現階段的重點需求不匹配,這就尷尬了。

同時,還要基於環境特徵來找人。什麼是環境特徵?就是人才畫像一定要場景化,比如你找一個人力資源總監,直接向CEO彙報,那就還需要重點考察他在上一份工作中和老闆的溝通能力,因為這個崗位的第一環境就是老闆,上下溝通不暢、專業能力白費。

把關鍵崗位的工作重點,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最關鍵的幾個能力,以及面試問題提煉出來之後,需要培訓面試負責人學會使用,堅持執行,三年以後,企業的面試準確度就有可能從30%提高到40%,甚至50%,華為用了三年才提高到50%。

當你在行業內部具有人崗匹配度的優勢後,你的企業競爭力就會非常強,因為你的人才入口管理做得比別人好。如果入口管理把得不嚴,後面的人才管理就會帶來巨大的糾錯成本。

● 減少空降“陣亡率”

即使招到合適的人才,中國企業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空降兵的“陣亡率”居高不下。

大家企業裡一定有一些關鍵崗位需要空降兵,但是不能讓他一步到位。因為他作為管理者,直接一步到位的話,會面臨兩個難題:第一個,他對底下的人一個都不認識;第二個,他對業務運作模式和流程也根本不熟悉。

所以,我建議必須是CEO本人或者指派某位高管負責幫扶空降兵的落地。另外,讓新來的人先做副職或助理,邊熟悉環境,邊加大責任,用這種逐漸上位的模式,他的“陣亡率”會大幅下降。

企業領導層必須理解,一個企業就是一個生命體,都天然帶有對外來物種的排異性,在空降過程中,CEO必須要營造一種環境,讓大家理解排異是自然的,只要人沒選錯,包容差異才能匯聚英才。

為什麼華為的組織變革總能成功?

● 價值趨同,能力互補

人找對了,但班子搭錯了,也會出現大問題。大家可能都聽過彭蕾的一句話:無論馬雲的決定是什麼,我的任務就是幫助這個決定成為最正確的決定。包括華為也是一樣,任正非和孫亞芳,一個是遠光燈,看方向;一個是近光燈,躲大坑。

就是說,你不光要考慮你人選得對不對,還要考慮團隊核心之間的搭配,不能是優勢一樣的人來搭班子,要能彼此互補,但核心價值觀要保持一致。這叫做價值趨同,能力互補。

● 建立四大退出機制

有人說古今中外的偉人都有三大特點:第一個愛才如命,就是珍惜人才;第二個揮金如土,就是敢於散財,錢聚人散;第三個“殺人如麻”,有點像馬老師說的“心慈刀快”。前面兩個中國企業做得還算好,最後這個做得很不好。

這個背後反映的問題是什麼呢?是企業組織的退出機制缺失,與財務資本對應,我們稱之為“人才的流動性”不足。

一個企業的新陳代謝指數和它的組織活力是呈正相關的,如果一個企業進來容易出去難,上去容易下來難,那麼時間久了一定會有“泥沙沉澱”。要解決這個問題,我簡單講一個“四大退出機制”。

第一個是輔業分流,沒有輔業就創造輔業去分流。華為有個慧通公司,做企業商旅服務,就分流了大量在主業無法繼續勝任的元老。

第二個是角色轉換,角色轉換的最大核心就是從執行層走向非執行層,包括進入董事會或者顧問委員會。

第三個是部分元老的提前退休,用短期超額的金錢付出換取組織長期的健康發展。

第四個是內部創業。這方面騰訊和OPPO都做得比較成功,通過幫扶政策,讓一部分“老人”出去創業,衍生出很多公司生態圈的合作伙伴。

為什麼華為的組織變革總能成功?

3.能力與動力的動態匹配

大家都知道動能的計算公式:E=mv²/2。它裡面有兩個變量,一個是m(質量),一個是v(速度),速度就相當於工作動力,質量就相當於工作能力。

一方面企業要把小蘿蔔頭兒逐漸培養壯大,另一方面要讓他們持續保持工作的熱情,這兩個方面必須匹配,有一個出現問題就完了。

舉個例子,很多國有企業的v比較差,他們可以從北大和清華招到好學生,但人才進去以後發現才華無法施展,能力也會逐漸退化;而一般民營企業初創的時候m比較差,找不到好的人才。

當年任正非挖鄭寶用的時候,華為還只是一個成立不久的貿易公司,而鄭寶用是清華大學的在讀博士生。

任正非和他說:阿寶,你知不知道中國現在的通信市場現狀?是七國八制(當時中國通訊市場共有8種制式的機型,分別來自7個不同的國家),其中沒有咱們中國,我想跟你一起改變這個格局,讓中國的通信產品自立於民族通信之林。

年輕人最大毛病是什麼?容易激動,你要能把他點燃。

然後任正非說:你來我就直接任命你為總工。

最後他還說:你的待遇和我一樣,享受公司最高待遇——每個月500元,但是每月只發給你250元,剩下的年底結算,如果業績好還能多發,業績不好就折成股票,等革命成功了數倍奉還。

所以你看,任正非在這一共動用了三大激勵手段:第一個叫做願景激勵,第二個叫做成長激勵,第三個叫做長效激勵。

人才進來了,在組織內部如何快速成長呢?華為在這方面有兩大理念:

1.企業育才是“選撥制”而不是“培養制”。不要說你上了多少課,考試成績多少?華為培訓畢業的時候不是考試,是針對“場景化解決問題能力”的答辯,做到了答辯成績與“實戰“能力的高度一致。

然後,再把你投放到戰場上去接受考驗,戰場上的成就才是對育才效果的最好評判,表現優異者不僅僅得到更多晉升的機會,也會得到更多繼續學習成長的機會。

2.人才成長的“7-2-1”法則。人才的成長,10%來自脫產培訓,也就是我們通常的課堂學習;20%來自大家之間的互相學習,包括走出企業與外部的相互學習;70%來自在工作實戰中的邊幹邊學。

華為育才的核心就是“以賽代練”,“訓“與”戰“的高度結合,訓練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戰鬥力。這裡,重點給大家分享一個“幹中學“的實例。

比如,我的下屬張三、李四、王五中,王五是最好的發展苗子。我們就會基於王五的成長目標和現實差距,與王五共同制定兩項關鍵能力提升的具體行動計劃,每個月跟蹤進程,三個月後再用王五行為改變和業績改變的事實說話,評估人才成長的效果。

管理大師拉姆·查蘭有一句話:對於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而言,培養人才至少和創造業績同等重要。因為業績往往是短期的,只有培養人才才能持續創造業績,這也就是馬雲所說的“良將如潮”,我們還可以延伸到“良才如潮“。

總結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

第一,組織進化或變革需要一號位領頭,且一號位要有全局意識和系統思考,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華為在組織變革方面提出了一個“三階八步”方法論:

準備階段:即一號位“搭班子”組建變革團隊;

實施階段:變革一旦啟動,就要保證在3~6個月之內有可見的短期績效;

評估階段:需要設立變革的階段和結果指標進行評估,並配套考核激勵來支撐。

第二,組織進化的成功,關鍵是要不斷做到三大動態匹配:

一是業務流程與組織&運作模式動態匹配,用平臺型組織和項目制運作的方式實現系統和人的“雙螺旋”式上升;

二是崗位和人才的動態匹配,持續提高人崗匹配度,尤其對業務成長起到關鍵作用的核心崗位。

三是動力和能力的動態匹配,用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訓戰結合的培養機制,提升企業人才的動力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