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慶:唱好“雙城記”建設“經濟圈”

四川推動成渝地區雙城

  經濟圈建設實現良好開局

  為貫徹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精神,加快落實2020年度重點工作,近日,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組織省委軍民融合辦、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人行成都分行、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等21個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召開川渝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題會議。記者瞭解到,四川各有關部門按照川渝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明確的相關任務和責任,積極開展各項工作,有力推動深化川渝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方案、工作機制、共同爭取國家支持重大事項、2020年重點任務等四個文件落地落實,實現了良好的開局。

  下一步,四川將緊緊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重大的發展機遇,切實增強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緊迫感和緊抓快乾、只爭朝夕的責任感,推動國家戰略在四川落地見效。一是建立務實高效協同推進機制。各部門將參照兩省市工作機制,建立相應規則制度和工作專班,定期報送工作進展情況和研究成果,項目化清單化推動任務落實。七個專項工作組分類推進相關領域任務,不斷強化跨部門、跨區域政策協同。二是加大向上彙報爭取力度。落實共同爭取國家支持重大事項部門職責,做好省領導赴國家部委對接相關工作。同時再抓緊謀劃一批重大項目,積極銜接對口國家部委,分類向上彙報工作,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規劃。三是深化重大問題系統謀劃研究。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時效性,圍繞兩中心兩地定位和七大任務,協同重慶謀劃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形成一批有價值、用得上的調研成果,進一步豐富發展思路和政策體系。四是推動一批重大事項先期突破。加快啟動出川高鐵、南向貨運通道、長江黃金水道、國際航空運輸和物流樞紐、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等標誌性項目。謀劃建設更多跨區域共建共享的戰略實施載體,推進稅收、戶籍、養老保險等領域的改革政策在川渝落地落實。

  川渝科技合作再簽約

  實施科技資源共享共用

  繼4月中旬簽署《進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創新合作 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 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框架協議》後,為加強川渝科技資源共享合作、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近日四川省科學技術廳與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簽署了《川渝科技資源共享合作協議》,圍繞科研儀器、科技平臺、科技成果、科技人才以及科學數據等實施科技資源共享共用。

  共建川渝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方面,將依託現有基礎建設,通過網絡實現認證整合、統一授權等,構建跨區域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實現“單點登錄、全網服務”,先期將在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方面形成開放共享體系,實現開放共享服務標準、評價考核、檢測認證等互認。

  共建川渝科學數據中心方面,將推動川渝相關領域科學數據的整合匯交,並做好科學數據的加工整理、分析挖掘等工作,依法依規推動科學數據開放共享。

  共建科技創新券跨區域“通用通兌”政策協同機制方面,將通過統一服務機構登記標準、放寬服務機構註冊地限制,實現企業異地採購科技服務,重點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跨區域共享科技資源、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成都——重慶:唱好“雙城記”建設“經濟圈”

  川渝財政部門簽署合作備忘錄

  多項重點工作將共同推進

  4月22日,重慶市財政局、四川省財政廳在成都召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財政協作推進機制第一次聯席會議。會議深入學習貫徹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和川渝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精神,簽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兩省市財政部門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研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財政合作的相關措施辦法、近期共同向上爭取的重點事項和兩地協同推進的重點工作。重慶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封毅和四川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陳煒分別致辭並代表雙方共同簽署《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雙方按照“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原則,建立兩省市財政協作推進機制。雙方將深化合作,共同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共商共議相關重大事項,共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支撐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封毅表示,兩地財政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建立協作推進機制,凝聚了協作的共識、明確了協作的主題、細化了協作的領域,為推動兩地財政部門共商共議、群策群力搭建了堅實基礎。雙方將攜手一道,著力兌現落實中央的戰略部署、兩省市黨委的任務要求,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

  陳煒表示,四川財政將牢固樹立“巴蜀一家親”理念,切實強化“川渝一盤棋”思維,進一步主動加強與重慶財政溝通聯繫,以重大戰略協同為統領、以成渝相向共興為引領、以毗鄰地區合作為突破、以發揮財政職能為抓手,與重慶財政齊心協力互相搭臺,儘快把戰略要求轉化為戰略行動,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圖片由四川省財政廳提供)

□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 趙蝶採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