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掌握以下法則,中考高分屬於你!《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全章複習與鞏固提高

【學習目標】

1.熟練掌握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能運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釋一些化學現象;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2.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原則及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3.掌握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步驟及解計算題的基本格式。


【要點梳理】

要點一、質量守恆定律

1.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恆定律。2.質量守恆定律的微觀解釋: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在化學反應中,由於只是發生了原子間的重新組合,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並沒有發生變化,原子的質量也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要點詮釋】 1.理解質量守恆定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化學反應”是前提。質量守恆定律的適用範圍是化學變化,不適用於物理變化。(2)“參加反應”是基礎。不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質量不能計算在內。(3)“質量總和”是關鍵。計算時不能漏掉任何一個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4)“質量守恆”是核心。定律只適用於“質量”守恆,不包括體積守恆、分子數守恆等。


2. 化學反應前後“六不變、兩變、兩可能變”:

(1)六個不變:宏觀上①元素的種類不變,②元素的質量不變,③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微觀上①原子的種類不變,②原子的數目不變,③原子的質量不變。

(2)兩個改變:宏觀上物質的種類改變;微觀上分子的種類改變。

(3)兩個可能變:宏觀上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微觀上分子的總數可能改變。

要點二、化學方程式1.定義: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2.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含  義

實例(S+O2 SO2)

①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

反應物是硫、氧氣,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反應條件是點燃

②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係(即質量比)

   S  +   O2 SO2

   32  :16×2  :  (32+16×2)   

32  : 32   :    64

③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粒子數關係(粒子個數比)

S  +  O2 SO2

1  : 1   :   1


3.化學方程式的讀法(以S+O2 SO2為例):(1)質的方面:硫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2)量的方面:每32份質量的硫和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二氧化硫。(3)粒子方面:每1個硫原子和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1個二氧化硫分子。【要點詮釋】1.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就是化學計量數與相對分子質量之積的比;2.化學式前面的數字之比是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粒子數之比,而不是質量比。


要點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和步驟

1.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應遵循兩條原則:(1)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能憑空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2)要遵守質量守恆定律。書寫化學方程式時要配平,使反應前後的各種原子的個數相等。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五個步驟可概括為“寫”、“配”、“注”、“改”、“查”。

【要點詮釋】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歌訣:左寫反應物、右寫生成物;寫準化學式,係數要配平;中間連等號,條件要注清;生成氣沉澱,箭頭(↑↓)來標明。


要點四、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在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式子左、右兩邊同種原子的數目相等。常用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數法、奇數配偶數法、觀察法、歸一法等。

【要點詮釋】 配平化學方程式時,切記不可改變化學式右下角的數字,所配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應是最簡整數比。

要點五、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及格式

1.設未知量;2.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3.根據化學方程式把各物質的質量比列在相應化學式的下面;4.把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待求的未知量列在相應物質的化學式下面;5.列比例式求解;6.寫出簡明答案。

【要點詮釋】

1.計算過程必須規範,步驟可概括為“一設、二寫、三列、四解、五答”。2.不純物質的質量不能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由於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純淨物間的質量比,所以一定要將含雜質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換算成純淨物的質量,再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若反應物或生成物為溶液,則應計算出溶質的質量再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典型例題】

類型一、考查質量守恆定律的應用

1.2011年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實施,司機酒後駕車將受到嚴懲。交警常用一種“酒精檢測儀”檢查司機是否酒後駕車。反應原理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應中紅色的CrO3轉變為綠色的化合物X。則X的化學式為( )

A.Cr2O3 B.CrSO3 C.Cr2S3 D.Cr2(SO4)3

【答案】D 【解析】依據質量守恆定律,比較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個數,生成物中少4個鉻原子、6個硫原子、24個氧原子,所以在1個X分子中有2個鉻原子、3個S原子、12個氧原子,X的化學式為Cr2(SO4)3。【總結昇華】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變。元素符號右下角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化學式前的數字表示微粒的個數,在解題時要注意對這兩類數字的處理。


中考掌握以下法則,中考高分屬於你!《化學方程式》


舉一反三:

【變式】農業生產中我們常用到一種氮肥硝酸銨。已知高溫或猛烈撞擊均會使硝酸銨產生大量氣體,放出大量的熱因而發生爆炸。已知硝酸銨發生爆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H4NO3 = 2N2↑+O2↑+4X,則X的化學式為

【答案】H2O


類型二、考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3.按下列要求書寫化學方程式:

⑴酒精燃燒

⑵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答案】C2H5OH+3O22CO2+3H2O 2NaOH+CO2 = Na2CO3+H2O

【解析】酒精燃燒中反應物為C2H5OH和O2 ,生成物為CO2和H2O,反應條件為點燃,然後配平化學方程式。


【總結昇華】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循兩個原則:(1)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能憑空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2)要遵守質量守恆定律,即要配平化學方程式,使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保持不變。


4.自來水消毒過程中通常會發生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用下圖表示: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2Cl2=HCl+HClO  B.反應前後氧元素的化合價沒有變化 C. D物質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 D.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答案】B 

【解析】由微觀示意圖可以確定A、B、C、D的化學式,然後可寫出化學方程式:H2O+Cl2=HCl+HClO。反應前後氧元素的化合價都是-2價;D的化學式為HClO,根據化合物中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以算出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B屬於單質。【總結昇華】題圖中直觀反映了A、B、C、D各物質的分子構成及化學反應的實質。認真分析微觀示意圖就可以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找出正確答案。

舉一反三:

【變式】下列化學方程式中,不正確的是 ( )

A. CaCO3+2HCl==CaCl2+H2O+CO2↑ B.2KMnO4K2MnO4+MnO2+O2↑

C. C2H5OH+3O22CO2+3H2O D. CH4+2O2CO2+2H2O

【答案】D

類型三、考查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5.在反應2A+5B=2C+4D中,C、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22。若2.6gA與B完全反應後,生成8.8 gD。則在此反應中,B與D的質量比為 (    )A.4:9   B.8:11   C.10:11   D.31:44

【答案】C

【解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及質量守恆定律可得C、D的質量比是18:88;因此生成8.8gD時,生成C的質量是1.8g;則參加反應B的質量是:1.8g+8.8g-2.6g=8g;所以B與D的質量比為10:11。


【總結昇華】運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題的關鍵在於找出等量關係,常從“物質質量守恆”或“元素質量守恆’等方面考慮。6.56g鐵絲完全燃燒可生成多少克四氧化三鐵?(精確到0.1g)

【答案】  解:設可生成四氧化三鐵的質量為X。 3Fe+2O2 Fe3O4 168       232 56g      X168∶232= 56g∶X

X=77.3g答:56g鐵絲完全燃燒可生成77.3克四氧化三鐵。

【解析】首先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求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再把已知量、未知量寫入相應物質的下面,然後列出比例式,求解。

【總結昇華】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注意解題格式和步驟一定要規範,步驟可概括為“一設、二寫、三列、四解、五答”。舉一反三:

【變式1】加熱31.6g高錳酸鉀,當得到3g氧氣時,剩餘固體的成分是(  )A.K2MnO4和MnO2 B.KMnO4和MnO2C.KMnO4、K2MnO4和MnO2    D.KMnO4和K2MnO4【答案】C

【解析】由2KMnO4K2MnO4+MnO2+O2↑可得出:加熱31.6g高錳酸鉀完全分解產生氧氣3.2g,現只得到氧氣3g,表明高錳酸鉀加熱後沒有完全反應,故選C。


【變式2】若有Ag氯酸鉀與Bg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得到剩餘固體Cg,則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是 g,同時會生成氯化鉀

【答案】A+B-C C-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