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籠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慘的財報要來了嗎?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行各業似乎都陷入“困難”模式,如何“逆境求生”成為眾多企業最關心的話題。四月下旬開始,直銷上市公司陸續公佈2020年一季度財報,這些上市直銷公司都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疫情籠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慘的財報要來了嗎?


優莎娜:同比下降2.33%

4月21日,優莎娜(葆嬰)公佈2020年一季度財報,公告顯示一財季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為2655.20萬美元,同比增長9.85%;營業收入為2.67億美元,同比下跌2.33%。


其中,亞太地區的淨銷售額為2.15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4%;活躍客戶為44.9萬人,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2%;大中華地區淨銷售額為1.31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8%;活躍客戶為27.7萬人,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9%;北亞地區淨銷售額為273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2.6%;活躍客戶數量為57000人,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9.5%;東南亞地區淨銷售額為569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4%;活躍客戶數量為11.5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6%。


疫情籠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慘的財報要來了嗎?


美洲和歐洲地區的經銷商額為51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1%;活躍客戶數量為124000人,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4%。


對於公司對於接下來的戰略安排,優莎娜首席執行官Kevin Guest表示:“目前,保障我們全球員工、經銷商和客戶的安全健康仍然是首要任務。因此,我們已經調整了我們每個市場的運營戰略,以符合政府和衛生官員的指導方針。我們所做的最重要的調整包括讓大多數員工在家辦公,支持銷售人員通過社交媒體和電話等平臺開展業務。儘管這些調整以及新冠病毒對本季度的銷售產生了負面影響,但消費者對我們高質量的健康產品的信任及促銷之下的強勁需求幫助我們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果。”


東阿阿膠:24年來首虧後下滑加劇

4月14日,繼去年錄得上市24年來首次虧損後,東阿阿膠披露其一季度預虧6684-9436萬元,淨利潤同比下降117%-124%。而其在2019年淨利同比下滑121.29%,可見其淨利下滑並未止步,還有加劇之勢。


公司在業績預告中稱,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國內部分經銷商復工復產延期,且藥店等銷售場所普遍顧客流量嚴重低迷,導致其線下業務受到較大影響。


不過,除去疫情這個意外因素,東阿阿膠更嚴重的問題或許還在庫存方面。


疫情籠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慘的財報要來了嗎?


公司表示,2019年以來其主要側重清理渠道庫存,控制發貨,全面壓縮渠道庫存數量,對其一季度銷售產生一定影響。該公司正在推進渠道優化,壓縮渠道庫存數量,推動渠道盡快趨於良性。


值得注意的是,東阿阿膠淨利潤曾連續12年保持增長。然而,2019年其業績卻突然“變臉”。


根據其2019年年報,東阿阿膠去年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營收分別下滑23.83%、36.69%、35.45%;淨利潤分別下滑35.48%、77.62%、82.95%。2019年全年更是陷入上市24年來首虧。


東阿阿膠在上述年報中表示,2019年其圍繞阿膠、複方阿膠漿、阿膠糕三大產品,優化和拓展終端,採取一系列舉措拉動渠道庫存消化,保持市場秩序。


記者查詢其財報發現,截至2019年底,東阿阿膠庫存量為2711噸,比上年同期的811噸增長了234.15%;庫存商品賬面餘額13.8億元,去年同期為6.7億元,同比增長達106%。


康恩貝:較去年同比下降4%

4月7日,康恩貝發佈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6.70億元,較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約4%;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550萬元到800萬元,同比增長3.1%-4.5%。


疫情籠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慘的財報要來了嗎?

公告顯示,康恩貝預計一季度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6700萬元到7700萬元,主要為公司子公司轉讓所持有的嘉和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境外上市主體JHBP(CY) Holdings Limited部分股權產生的投資收益約5800萬元(稅前,未經審計)。


另外,公司全資子公司貴州拜特公司核心產品“恤彤”牌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繼續受2019年下半年國家有關合理用藥重點藥品監控目錄出臺和醫保目錄調整等政策持續深化影響以及市場環境影響,銷售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銷售收入同比減少約3.55億元,同比下降約83%。扣除丹參川芎嗪注射液銷售收入後,公司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5.97億元,較2019年第一季度同口徑增長約22%。公司主要大品牌大品種產品如“金笛”牌複方魚腥草合劑、“金艾康”牌漢防己甲素、“金康速力”牌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康恩貝”牌腸炎寧系列、“康恩貝”牌麝香通心滴丸、“天保寧”牌銀杏系列等產品,以及大健康業務產品如“珍視明”牌眼健康系列產品、維生素類保健食品等銷售增長良好;但部分處方藥品種龍金通淋膠囊、夏天無系列產品等受終端市場環境影響銷售有所下降。


以嶺藥業:萬綠叢中一點紅

然而在一片悲觀氛圍中也有一抹亮色。


3月30日,上市公司以嶺藥業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預告顯示,預計一季度盈利43255.16萬元至46138.84萬元,較2019年一季度的28836.77 萬元增長50%至60%。


疫情籠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慘的財報要來了嗎?


以嶺藥業表示,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2020年第一季度連花清瘟產品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目前,以嶺藥業的主要營收來源分為心腦血管類、抗感冒類、食品飲料類以及其他類四大板塊。其中,以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為主的抗感冒類產品2018年實現營收12.05億元,同比增長84.98%。抗感冒類產品也是以嶺藥業毛利率第二大的板塊,2018年,該板塊毛利率達68.25%,僅次於心腦血管類產品的69.29%。


據以嶺藥業稱,截至目前,除泰國外,連花清瘟膠囊已在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和巴西、印度 尼西亞、加拿大、莫桑比克、羅馬尼亞分別以“中成藥”、“藥品”、“植物藥”、 “天然健康產品”、“食品補充劑”等身份註冊獲得上市許可。


以嶺藥業強調,目前海外(境外)銷售收入佔公司營業總收入比例較低,暫未實現規模銷售,對公司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此外藥品銷售還容易受到海外(境外)市場政策環境變化、匯率波動、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


截止目前只有以上4家上市直銷公司披露一季度年報,自2019年“百日行動”後,直銷行業監管趨緊趨嚴,大數直銷企業業績斷崖式下滑,今年又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部分客戶流失,直銷企業業績更是進一步加大下滑趨勢。然而抗疫是一場持久戰,善於在困境中尋找新機遇,方為“求生之道”。


■延伸閱讀


另外,近日部分直銷公司公佈2019年業績,同樣以業績大幅下滑收場。


好當家

4月24日,好當家披露2019年報營業總收入12.3億,同比增長6.6%;實現歸母淨利潤6505.4萬,同比增長4.9%;每股收益為0.05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21.9%,同比降低4.7個百分點,淨利率為5.4%,基本維持上年同期水平。

期間費用率下降2.6%,費用控制合理,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上升。

好當家2019年營業成本9.6億,同比增長13.5%,高於營業收入6.6%的增速,導致毛利率下降4.7%。期間費用率為19.3%,較去年下降2.6%,費用控制合理。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上升69.7%至4.4億。

從業務結構來看,“海參”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具體而言,“海參”營業收入為5億,營收佔比為100%,毛利率為13.3%。

哈藥

4月22日,哈藥股份披露2019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8.24億元,同比增長9.35%;實現淨利0.56億元,同比下降83.88%。值得注意的是,哈藥股份的淨利潤已連續三年下滑。2017-2018年,哈藥股份的淨利分別下滑48.36%、14.95%。

從產品類別來看,哈藥股份旗下產品2019年超半數出現了下滑。其中,抗感染類產品、感冒藥類產品、心腦血管類產品、消化系統類產品以及抗腫瘤類產品分別實現營收10.04億元、4.18億元、3.55億元、1.72億元、0.88億元,分別下滑19.14%、16.38%、27.9%、13.17%以及0.94%。2019年,哈藥股份僅有營養補充劑和其他類產品營收增長,營養補充劑營收同比增長17.54%至12.73億元,其他類產品同比增長10.3%至0.46億元。

事實上,哈藥股份的業績近年來一直處於萎靡狀態。數據顯示,2013-2018年,哈藥股份分別實現營收180.92億元、165.09億元、158.56億元、141.27億元、120.18億元、108.14億元,連續六年下跌。

哈藥股份方面表示,面對不利因素,公司已加快各業務板塊調整,搭建完善的營銷組織結構,建立與大型醫藥商業企業的合作關係,改革成果已在2019年下半年逐步顯現,但報告期內產品的整體銷量較上年同期仍有下降,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

據瞭解,2019年以來,哈藥股份不斷加強與零售藥店、醫藥電商等的合作。6-7月,哈藥股份分別與國藥控股、漱玉平民大藥房以及111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年9月,哈藥集團營銷有限公司與吉林大藥房簽署連鎖戰略合作協議。


同仁堂

4月03日,同仁堂公佈2019財年全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同仁堂營收達132.7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2.09億元下降6.56%;淨利潤達9.8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34億元下降13.12%。本報告期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22.74億元,相比去年去年同期的19.28億元上漲17.91%。

近年來,伴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醫改進程不斷深入,包括《藥品管理法》修訂、醫保目錄調整、“4+7”帶量採購、醫保控費在內的多項政策落地施行,促使行業加速調整。蘊含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健康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的中醫藥文化,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民眾認可。2019年10月,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的出臺更是為新時代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指明方向。

公司以生產和銷售傳統中成藥為主業,常年生產的中成藥超過 400個品規,產品劑型豐富,覆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類別,可較好的滿足不同年齡層次、不同類別中藥消費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報告期內,公司根據董事會年初部署,立足主業發展,優化工商協調,合理統籌佈局,在鞏固經銷商傳統銷售渠道的同時,充分發揮自有零售終端及互聯網營銷的補充作用,以“質量管理提升”為主線,全面排查梳理,強化風險防範,確保公司持續健康運行。

對比近一年的的表現業績,同仁堂公司,2019中報、2019三季報、2019年報的營收分別為71.57億、99.59億、132.77億,營收表現欠佳,已經連續3個季度的複合增長率為負數。從公司盈利表現來看,淨利潤分別為6.61億、8.50億、9.85億,同比增長率為分別為3.33%、0.04%、-13.12%。第4季度盈利表現欠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