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笼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惨的财报要来了吗?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行各业似乎都陷入“困难”模式,如何“逆境求生”成为众多企业最关心的话题。四月下旬开始,直销上市公司陆续公布2020年一季度财报,这些上市直销公司都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疫情笼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惨的财报要来了吗?


优莎娜:同比下降2.33%

4月21日,优莎娜(葆婴)公布2020年一季度财报,公告显示一财季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2655.20万美元,同比增长9.85%;营业收入为2.67亿美元,同比下跌2.33%。


其中,亚太地区的净销售额为2.15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4%;活跃客户为44.9万人,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2%;大中华地区净销售额为1.31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8%;活跃客户为27.7万人,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9%;北亚地区净销售额为27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2.6%;活跃客户数量为5700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9.5%;东南亚地区净销售额为569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4%;活跃客户数量为11.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6%。


疫情笼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惨的财报要来了吗?


美洲和欧洲地区的经销商额为51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1%;活跃客户数量为124000人,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4%。


对于公司对于接下来的战略安排,优莎娜首席执行官Kevin Guest表示:“目前,保障我们全球员工、经销商和客户的安全健康仍然是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已经调整了我们每个市场的运营战略,以符合政府和卫生官员的指导方针。我们所做的最重要的调整包括让大多数员工在家办公,支持销售人员通过社交媒体和电话等平台开展业务。尽管这些调整以及新冠病毒对本季度的销售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消费者对我们高质量的健康产品的信任及促销之下的强劲需求帮助我们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


东阿阿胶:24年来首亏后下滑加剧

4月14日,继去年录得上市24年来首次亏损后,东阿阿胶披露其一季度预亏6684-9436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17%-124%。而其在2019年净利同比下滑121.29%,可见其净利下滑并未止步,还有加剧之势。


公司在业绩预告中称,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内部分经销商复工复产延期,且药店等销售场所普遍顾客流量严重低迷,导致其线下业务受到较大影响。


不过,除去疫情这个意外因素,东阿阿胶更严重的问题或许还在库存方面。


疫情笼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惨的财报要来了吗?


公司表示,2019年以来其主要侧重清理渠道库存,控制发货,全面压缩渠道库存数量,对其一季度销售产生一定影响。该公司正在推进渠道优化,压缩渠道库存数量,推动渠道尽快趋于良性。


值得注意的是,东阿阿胶净利润曾连续12年保持增长。然而,2019年其业绩却突然“变脸”。


根据其2019年年报,东阿阿胶去年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下滑23.83%、36.69%、35.45%;净利润分别下滑35.48%、77.62%、82.95%。2019年全年更是陷入上市24年来首亏。


东阿阿胶在上述年报中表示,2019年其围绕阿胶、复方阿胶浆、阿胶糕三大产品,优化和拓展终端,采取一系列举措拉动渠道库存消化,保持市场秩序。


记者查询其财报发现,截至2019年底,东阿阿胶库存量为2711吨,比上年同期的811吨增长了234.15%;库存商品账面余额13.8亿元,去年同期为6.7亿元,同比增长达106%。


康恩贝:较去年同比下降4%

4月7日,康恩贝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6.70亿元,较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4%;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550万元到800万元,同比增长3.1%-4.5%。


疫情笼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惨的财报要来了吗?

公告显示,康恩贝预计一季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6700万元到7700万元,主要为公司子公司转让所持有的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境外上市主体JHBP(CY) Holdings Limited部分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约5800万元(税前,未经审计)。


另外,公司全资子公司贵州拜特公司核心产品“恤彤”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继续受2019年下半年国家有关合理用药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出台和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持续深化影响以及市场环境影响,销售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销售收入同比减少约3.55亿元,同比下降约83%。扣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销售收入后,公司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97亿元,较2019年第一季度同口径增长约22%。公司主要大品牌大品种产品如“金笛”牌复方鱼腥草合剂、“金艾康”牌汉防己甲素、“金康速力”牌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康恩贝”牌肠炎宁系列、“康恩贝”牌麝香通心滴丸、“天保宁”牌银杏系列等产品,以及大健康业务产品如“珍视明”牌眼健康系列产品、维生素类保健食品等销售增长良好;但部分处方药品种龙金通淋胶囊、夏天无系列产品等受终端市场环境影响销售有所下降。


以岭药业:万绿丛中一点红

然而在一片悲观氛围中也有一抹亮色。


3月30日,上市公司以岭药业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预告显示,预计一季度盈利43255.16万元至46138.84万元,较2019年一季度的28836.77 万元增长50%至60%。


疫情笼罩下,一季度直企最惨的财报要来了吗?


以岭药业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2020年第一季度连花清瘟产品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目前,以岭药业的主要营收来源分为心脑血管类、抗感冒类、食品饮料类以及其他类四大板块。其中,以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为主的抗感冒类产品2018年实现营收12.05亿元,同比增长84.98%。抗感冒类产品也是以岭药业毛利率第二大的板块,2018年,该板块毛利率达68.25%,仅次于心脑血管类产品的69.29%。


据以岭药业称,截至目前,除泰国外,连花清瘟胶囊已在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和巴西、印度 尼西亚、加拿大、莫桑比克、罗马尼亚分别以“中成药”、“药品”、“植物药”、 “天然健康产品”、“食品补充剂”等身份注册获得上市许可。


以岭药业强调,目前海外(境外)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比例较低,暂未实现规模销售,对公司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此外药品销售还容易受到海外(境外)市场政策环境变化、汇率波动、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截止目前只有以上4家上市直销公司披露一季度年报,自2019年“百日行动”后,直销行业监管趋紧趋严,大数直销企业业绩断崖式下滑,今年又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部分客户流失,直销企业业绩更是进一步加大下滑趋势。然而抗疫是一场持久战,善于在困境中寻找新机遇,方为“求生之道”。


■延伸阅读


另外,近日部分直销公司公布2019年业绩,同样以业绩大幅下滑收场。


好当家

4月24日,好当家披露2019年报营业总收入12.3亿,同比增长6.6%;实现归母净利润6505.4万,同比增长4.9%;每股收益为0.05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1.9%,同比降低4.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5.4%,基本维持上年同期水平。

期间费用率下降2.6%,费用控制合理,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升。

好当家2019年营业成本9.6亿,同比增长13.5%,高于营业收入6.6%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4.7%。期间费用率为19.3%,较去年下降2.6%,费用控制合理。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升69.7%至4.4亿。

从业务结构来看,“海参”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海参”营业收入为5亿,营收占比为100%,毛利率为13.3%。

哈药

4月22日,哈药股份披露2019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24亿元,同比增长9.35%;实现净利0.56亿元,同比下降83.88%。值得注意的是,哈药股份的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2017-2018年,哈药股份的净利分别下滑48.36%、14.95%。

从产品类别来看,哈药股份旗下产品2019年超半数出现了下滑。其中,抗感染类产品、感冒药类产品、心脑血管类产品、消化系统类产品以及抗肿瘤类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0.04亿元、4.18亿元、3.55亿元、1.72亿元、0.88亿元,分别下滑19.14%、16.38%、27.9%、13.17%以及0.94%。2019年,哈药股份仅有营养补充剂和其他类产品营收增长,营养补充剂营收同比增长17.54%至12.73亿元,其他类产品同比增长10.3%至0.46亿元。

事实上,哈药股份的业绩近年来一直处于萎靡状态。数据显示,2013-2018年,哈药股份分别实现营收180.92亿元、165.09亿元、158.56亿元、141.27亿元、120.18亿元、108.14亿元,连续六年下跌。

哈药股份方面表示,面对不利因素,公司已加快各业务板块调整,搭建完善的营销组织结构,建立与大型医药商业企业的合作关系,改革成果已在2019年下半年逐步显现,但报告期内产品的整体销量较上年同期仍有下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

据了解,2019年以来,哈药股份不断加强与零售药店、医药电商等的合作。6-7月,哈药股份分别与国药控股、漱玉平民大药房以及111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年9月,哈药集团营销有限公司与吉林大药房签署连锁战略合作协议。


同仁堂

4月03日,同仁堂公布2019财年全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同仁堂营收达132.7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2.09亿元下降6.56%;净利润达9.8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34亿元下降13.12%。本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22.74亿元,相比去年去年同期的19.28亿元上涨17.91%。

近年来,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医改进程不断深入,包括《药品管理法》修订、医保目录调整、“4+7”带量采购、医保控费在内的多项政策落地施行,促使行业加速调整。蕴含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的中医药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民众认可。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更是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方向。

公司以生产和销售传统中成药为主业,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 400个品规,产品剂型丰富,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可较好的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类别中药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董事会年初部署,立足主业发展,优化工商协调,合理统筹布局,在巩固经销商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充分发挥自有零售终端及互联网营销的补充作用,以“质量管理提升”为主线,全面排查梳理,强化风险防范,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行。

对比近一年的的表现业绩,同仁堂公司,2019中报、2019三季报、2019年报的营收分别为71.57亿、99.59亿、132.77亿,营收表现欠佳,已经连续3个季度的复合增长率为负数。从公司盈利表现来看,净利润分别为6.61亿、8.50亿、9.85亿,同比增长率为分别为3.33%、0.04%、-13.12%。第4季度盈利表现欠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