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採取不同策略 兩難困境下謹慎推動“重啟”


歐洲各國採取不同策略 兩難困境下謹慎推動“重啟”


外媒稱,歐洲多國採取的封鎖措施開始顯現效果,一些國家的疫情進入平臺期,多個國家考慮逐步恢復經濟活動。


多國逐步取消管控重啟經濟


意大利21日現有新冠患者數量連續第二天下降,治癒病例創下單日最高增幅。當地時間週二,該國康復病例數與新增確診病例數幾乎相同,這還是第一次。意大利政府積極儲備防疫和救治物資,為恢復經濟活動做準備。意大利總理孔特當天表示,意大利可能從5月4日開始逐步恢復經濟活動,但一些管制措施將繼續實施。孔特對參議員說:“我們必須放鬆限制規定。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保護工業部門。意大利的發動機必須重新啟動。”


歐洲各國採取不同策略 兩難困境下謹慎推動“重啟”

▲ 4月22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工作人員為餐廳消毒。新華社發(埃麗薩·林格利亞 攝)


法國重症監護室的病例數連續第13天減少,創自3月30日以來的最低水平。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說,法國自3月17日實施的“禁足令”已見成效,但需要繼續採取限制措施,“禁足令”將延長至5月11日。


德國政府日前決定將社交限制措施至少延長至5月3日,但允許面積不超過800平方米的商店在滿足清潔衛生、人員限流等前提下,從4月20日起陸續開放營業。


瑞士21日公佈的新增確診病例數為近40天來最少。瑞士政府16日宣佈,從27日開始分階段逐步放鬆管控措施。瑞士聯邦鐵路公司21日宣佈,將從27日起恢復部分此前因疫情停運的鐵路線路。


葡萄牙議會21日表示,國家緊急狀態5月2日結束之後不會再延長,政府4月30日將召開部長會議討論5月份放鬆一些隔離政策,重啟經濟和社會生活。


斯洛伐克危機委員會21日決定,從22日起逐步放開限制措施,共分四個階段恢復經濟活動。


外媒報道稱,塞爾維亞的新冠疫情封鎖制度是歐洲最嚴格的之一。目前,該國放寬了封鎖措施,允許小企業重新開業,並放鬆了每日宵禁政策。


塞爾維亞政府20日宣佈,從21日起,生鮮市場、汽車修理店、洗衣店等經營場所可以恢復正常營業,建築工地可以復工。


歐洲各國採取不同策略 兩難困境下謹慎推動“重啟”

▲ 4月11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一名當地居民和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彭志強(右)“碰肘”致意。新華社發(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供圖)


希臘於3月23日實行的全國“禁足令”將於4月27日結束。希臘政府正在計劃恢復社會正常運轉,其政府發言人說,恢復運轉的過程將是緩慢、長期而有針對性的。


荷蘭每日入院患者的人數近期出現穩定下降趨勢。荷蘭政府新冠危機政策諮詢機構“疫情管理小組”認為,目前荷蘭的公共衛生狀況處於“可控狀態”。據彭博新聞社網站4月22日報道,荷蘭首相馬克·呂特當地時間週二說,荷蘭將從5月11日起重開小學和託兒所。


塞浦路斯單日新增感染人數也呈下降趨勢,政府初步考慮在月底“禁足令”到期後,不再進一步延長,並先行恢復中小企業運轉。


奧地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連續多天降至100例以下。奧地利從4月14日起已恢復部分商業設施營業。奧地利總理庫爾茨21日宣佈,鑑於第一步放鬆防疫措施計劃進展順利,政府將按照既定方案,繼續謹慎推進各領域逐步“開放”。


克羅地亞,如今公民可以在其居住的縣市活動,而斯洛文尼亞也在週一讓一些企業開業。


“我們仍處於危險之中,我們必須認真對待”


儘管如此,負責衛生事務的歐盟委員斯泰拉·基里亞基季斯說,歐盟各國政府仍需保持警惕,敦促在放鬆封鎖方面保持謹慎。她表示,快速的、不協調的解封行動可能危及公民和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


報道指出,英國當地時間週二新增800多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較前幾天出現大幅增加。這是信號,提醒人們危險仍然存在。副首席醫療官喬納森·範塔姆說:“我們仍處於危險之中,我們必須認真對待。”


歐洲各國採取不同策略 兩難困境下謹慎推動“重啟”

▲ 疫情當前,英國女王取消慶生方案。圖為4月21日,英國溫莎城堡對面的一家酒店外張貼著祝福女王生日快樂的紙條。新華社發(蒂姆·愛爾蘭 攝)


另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4月21日報道,兇猛的疫情促使歐洲各國紛紛採取封閉隔離措施,重啟對外活動成為戰勝病毒的象徵。但是疫情反覆、重蹈覆轍的憂慮迫使各國呼籲在努力恢復新常態的同時要極其謹慎。

如果威脅重新出現,歐洲各國政府隨時準備按下“倒退鍵”。


報道稱,歐盟委員會已經設計了一份路線圖,為社會經濟生活的重啟設置了三個條件,分別是感染人數大幅下降、醫療資源充足並具備通過檢測和手機軟件監控疫情變化的能力。路線圖沒有確定任何數字或者比例來作為重啟的門檻,因此它的解釋是非常模糊的,每個國家可以自行決定什麼時候為進入第二階段做好了準備。


開始迴歸疫情前正常生活的例子每天都在增多。據報道,德國當地時間20日取消了針對面積800平方米以下商鋪的營業禁令。奧地利的重啟安排更為大膽,成千上萬家營業面積在400平方米以下的商鋪已經重新開放,理髮店和商貿中心將在5月1日恢復營業,咖啡廳、餐館和教堂將從5月15日重新開放。在丹麥,小學和幼兒園一週前已經復課。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班牙的小心翼翼,作為疫情重災區,西班牙學校的復課可能將會推遲到9月。


歐洲各國採取不同策略 兩難困境下謹慎推動“重啟”

▲ 圖為4月20日,一名戴口罩的女子坐在波蘭華沙的一處公園長椅上。新華社發(亞普·阿里恩斯 攝)


荷蘭和法國正在準備從5月11日開始緩慢重啟經濟和社會生活。盧森堡將允許高校從5月4日開始復課,一週後中學復課,5月25日小學復課。為了便於復課,盧森堡和荷蘭將每個班級分成兩批,輪流上課,每週輪流使用學校設備。


德國一些州出臺了“口罩強制令”,要求民眾在乘坐公交系統等特定情況下必須佩戴口罩。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必須保持清醒和自律,一旦部分商店開始營業等“解封”措施導致新增病例激增,重新全面收緊限制將不可避免。


瑞士聯邦公共衛生辦公室將於5月11日推出新冠疫情追蹤軟件,用以監控病毒傳播鏈。


報道稱,初步來看,所有這些國家都符合歐盟提出的要求:感染速度在減慢,醫院有了更多的空置病床,並且檢測能力大大提高。歐盟當局認為,各國恢復常態不必一刀切,它們可以密切關注鄰國的進展,為本國復工復學尋找經驗和借鑑。


監製/任帥

主編/黎晶

來源/綜合人民網 參考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