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学中的巾帼,回国后却神秘消失,丈夫:我们已经30年没见了

导语:

提起“王承书”这个名字,大家肯定会感到一头雾水,觉得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但如果冠以“中国的居里夫人”这个名头之后,大家是不是就有了些印象呢?

在提及建国之后“两弹一星”的研究时,大家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往往是钱学森、邓稼先等人,但王承书和这些鼎鼎大名的人一样,同样为“两弹一星”研发的成功贡献了卓越的个人才能。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王老是完全的巾帼不让须眉。作为原子弹研究团队中唯一的女性,王承书完全的顶起了属于妇女的那半边天空!可这王承书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就如此的厉害,甚至于比肩国际上获得了诺奖的居里夫人呢?

核物理学中的巾帼,回国后却神秘消失,丈夫:我们已经30年没见了


王承书生于民国,是书香门第的闺阁小姐。他的父亲在清朝时中过进士,而后又去了日本留学。接受过外界新思想的王父没有晚清文人的那些酸腐习气,他也不认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这种观点,所以他对子女的教育尤其上心。从王承书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王父对女儿的殷切期望!当然,王承书也没有让父亲失望。可是和家人预想不同的是,王承书的才华并没有展现在文学领域,而是充分体现在了理科上,尤其是她的数学天赋格外突出。

核物理学中的巾帼,回国后却神秘消失,丈夫:我们已经30年没见了


王承书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帮家人一起算账了,而她出来的帐则是又快又准,极少的出现错误。但王承书自幼便体弱多病,小学时更是因为身体问题,休了两年学,在家休养。可即便是这样王承书仍旧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赋,1930年时她被保送只至当时的知名学府——燕京大学研习物理。在学期间,王承书不仅是班里的唯一一个女孩子,更连续三年都取得了物理系第一的好成绩。后来,那届学生成功毕业、拿到学位证书的只有四人,这其中就包括了王承书。

核物理学中的巾帼,回国后却神秘消失,丈夫:我们已经30年没见了


不仅是在学业上一帆风顺,接连取得了硕士学位,王承书还在燕京大学遇到了与自己携手共度一生的知心爱人——张文裕。那时,张文裕是燕京大学的教授,也是王承书的导师。学富五车的业界大拿和新晋的学术新星,当时他们二人的爱情故事也着实是一段令人艳羡的佳话。值得一提的是,张文裕桃李满天下,而在他的得意门生中,不乏杨振宁、李政道这些在后来闻名于世的著名科学家。王承书和张文裕彼此相依,互相尊重和理解,或许正是因为两人从事同一领域的研究,张文裕总是对王承书的决定格外支持。后来,在张文裕的鼓励下,王承书果断的选择去往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核物理学中的巾帼,回国后却神秘消失,丈夫:我们已经30年没见了


机遇与挑战是一体双生的,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王承书虽然对自己的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解放战争胜利之后,她想回国报效祖国的步伐,也被遏制住了……众所周知,无论在哪个年代,科学家都是顶级的人才资源,更何况是像王承书这样可以从事核武器研究、日后可能会获得诺奖的科学家。那时,美国当局极力阻止王承书回国,甚至于一度动用联邦探员对王承书夫妇进行监控。但千难万难都没有阻挡王承书夫妇的爱国热情和回国的步伐。

核物理学中的巾帼,回国后却神秘消失,丈夫:我们已经30年没见了


1956年她们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之后,王承书立刻就投身到了研究工作之中,那时从事核物理研究属于机密,不仅从事研究不可以告诉任何人,就连自己是为国家工作都不可以透露半分。所以,在丈夫张文裕的眼中,妻子是个大忙人,忙到天天都没有机会见面,也不知道她是在做什么,而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了三十多年。但好在张文裕充分的信任自己的妻子,而王承书也没有辜负丈夫的信任,出色的完成了自身的研究课题,为祖国的建设不断的添砖加瓦。

核物理学中的巾帼,回国后却神秘消失,丈夫:我们已经30年没见了


小结:

王承书、张文裕夫妇将一生都献给了国家,他们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会惠泽万民,也知道自己的名字可能永远都不会被世人所铭记,但他们仍旧是俯首耕耘,不问收获只求报效。金庸先生曾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或许说的就是如同王承书夫妇一样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