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打造“創新愉快”的科研生態

合肥:打造“創新愉快”的科研生態

4月17日,在哈工大機器人合肥研究所,科研人員在研究討論消防機器人。

合肥:打造“創新愉快”的科研生態

龍芯3號CPU。

合肥:打造“創新愉快”的科研生態

4月15日拍攝的合肥離子醫學中心。

合肥:打造“創新愉快”的科研生態

4月14日,在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三元電芯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查看產品。國軒高科承擔國家科技

合肥:打造“創新愉快”的科研生態

哈工大機器人合肥研究院展示的智能機械臂。

合肥:打造“創新愉快”的科研生態

哈工大機器人合肥研究院展示的智能玉石雕刻機器人。

厚植創新沃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杜江峰院士十分清楚地記得,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實驗室的情景。“總書記對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實現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突破錶示讚賞,對實驗室傳承科大‘科教報國’精神表示肯定,勉勵大家要把科學精神傳承下去。”杜江峰說。這四年來,中科大不斷加強科研人才團隊建設,積極組織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努力建設以重點實驗室為基本創新單元的科技創新體系,催生原創性科技成果。

四年來,合肥市不斷根據城市轉型方向、產業升級導向來招賢納士。既重視高端領軍人才的引進,又歡迎高技能人才的加盟;既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又創造全要素的創業環境,讓“英雄有用武之地”。

“我們的規劃是要建設一個‘五橫三縱’的量子通信保密網絡,目前已經建成京滬幹線、滬杭幹線以及武合幹線。”在設在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的“京滬幹線”總控中心裡,參與國家骨幹網建設的某公司項目經理李超告訴記者。他說,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先研院的視察讓他們對創新創業充滿了信心,希望能把量子信息在合肥市做成一個產業鏈。

借力“校城同建”

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視察的情景成為中科大師生難忘的回憶。該校教師苑震生回憶說:“總書記的視察極大鼓舞了我們科研人員的信心和鬥志,我們提前完成全部預定的科學實驗任務,使我國在量子通信研究領域牢牢處於國際引領地位。”

自1970年中科大南遷合肥以來,“一城一校”相伴相生,合肥市與中科大市校“聯手”全方位推進人才工作,培養了一大批物理、化學、材料、生物和信息等各領域人才。中科大還多次與合肥市聯合開展多種形式的人才交流和合作活動。

中科大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學生張璟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參與了防控科技攻關。在省、院通力合作下,團隊的治療方案已經被納入國家診療方案,這讓她覺得非常自豪。她說:“在今年疫情特殊的背景下,再次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科大視察時的講話,讓我更深刻理解了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攻關創新的論述,學習有了更強動力。”

除中科大外,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在肥高校持續發力,再到北大、清華、北航等名校紛紛在肥建設研究機構……作為“科教之城”,如今的合肥已借力“校城同建”為城市的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聚攏八方人才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宋雲濤有著多年在國外做科研的經歷。近四年來,他深深感受到了合肥是一片創新的熱土,是個“養人”的好地方。他說:“特別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立以後,我們有了這樣的土壤。在省委省政府和合肥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合肥創新的基因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未來的安徽,一定會從一個傳統農業大省,走向一個更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大省。我作為土生土長的江淮兒女,有這個信心和熱情,並要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來,合肥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下好創新“先手棋”,走活高質量發展“一盤棋”。目前,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框架體系初步形成,濱湖科學城實質性運轉,安徽創新館建成運行。重大原創成果加速湧現,全國首次投產的自主研發動態隨機存儲芯片在合肥面世,量子領域兩項研究入圍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八項成果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成績,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入選首批國家戰新產業集群,合肥成功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高端創新人才競相匯聚,在肥服務“兩院”院士達127人,高新技術企業數、發明專利等自主創新指標穩居省會城市第一方陣。合肥連續兩年躋身“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國城市”評選前三名,創新能力榮登國家創新型城市第十位,城市基礎前沿研究監測指數高居全球第十九位。(本報記者 陳婉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