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童年時候的包機房麼?

作為一個80後,我有幸經歷了多個遊戲時代,從最早混跡於老家那些小巷子裡面的包機房,到後來不斷出入網吧,再到現在沒事就用手機玩幾把手遊,或者是去網咖玩一下電競遊戲,可謂是看盡了滄海桑田,歲月流轉,親歷了每一個流行的遊戲環境變化的時代。

不過要說我們這些80後最早的遊戲啟蒙還是包機房時代,那個時候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也沒有4K電視,但是那個時候我們玩遊戲的每一個時刻都一直銘記至今。

那麼包機房到底有何神奇魅力呢?

你還記得童年時候的包機房麼?

娛樂匱乏的年代

包機房出現在娛樂匱乏的年代,和那個時候的日本漫畫一起滿足了我等懵懂少年的精神需求,可謂功德無量。

那時候的包機房一般都是好幾臺主機,以我出入包機房最多的1996年到2000年來說,當時常去的包機房裡面是兩臺FC,一臺配黑白電視,一元一小時,一臺配彩色電視,一元5一小時,然後MD和SFC各兩臺,配的都是20寸彩色電視,如果比較有錢,那麼可以進裡屋玩3元一小時的PS或者SS,當然裡屋的PS是五臺,而SS則只有兩臺。

當年那個包機房的條件很惡劣,是一個小巷子裡面的平房,十分陰暗潮溼,而且為了防止被人發現,窗戶上面都用報紙糊滿了,從外面根本看不到裡面在幹啥。

但是就是這樣無比惡劣的環境,我們玩遍了無數經典遊戲,比如說沒事就對戰幾把MD的《幽遊白書》或者《街頭霸王2》,再比如說PS的《KOF95》或者《KOF97》。

你還記得童年時候的包機房麼?

再比如說我第一次看到別人玩《生化危機2》是在一個晚上,嚇得我回去不敢走夜路了,當時的感覺是太真實太恐怖了,多年之後再玩《生化危機2》則無這種感覺了。

你還記得童年時候的包機房麼?

《惡魔城:月下夜想曲》我通關過幾十次了,初次結緣也是在包機房,當時看到別人用SS玩這個,震驚了我很久,我沒想到2D遊戲居然可以做到這個地步,那時候我覺得這簡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遊戲啊。

所以後來等我有錢了的時候,我買了一臺二手SS,沒日沒夜的瘋狂玩《惡魔城:月下夜想曲》,只因為包機房玩遊戲實在太貴了,我雖然喜愛這款遊戲,卻不敢花太多錢去玩,畢竟那個時候我還沒進入社會,父母每週給的零花錢也就是十元二十元而已,而且包機房裡面玩這類遊戲存檔很容易被別人覆蓋掉。

你還記得童年時候的包機房麼?

現在回頭來看,或許正是因為那個年代娛樂匱乏,所以我們反而可以用心去玩遊戲,經常一個遊戲可以玩上很久很久,不像現在看著手機和電腦裡面一堆遊戲反而不知道該玩啥才好。

遊戲一直都是一種社交

現在大家都玩《王者榮耀》來建立社交,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到社會上各個崗位,如果不玩《王者榮耀》就落伍了,而且大家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感情,這就是一種社交方式,就好像我們平時在討論那些流行的好萊塢電影或者日本動畫抑或是美劇一樣,大家聊著聊著就發現有很多共同之處,於是關係會越來越親密。

當年的包機房也是個社交場所,那可是各路神仙出沒,例如一位永遠衣著得體的年過三十的哥們總是在包機房裡面指點江山,幾乎沒有他沒玩過的遊戲,也幾乎沒有他不知道的過關訣竅,所以一旦我們遇到卡關了,老闆就喊這位哥們來出謀劃策,有時候生意冷清,老闆就隨便讓他玩,也不怎麼收幾個錢,甚至有時候乾脆不收錢,畢竟他的存在可以使得這裡更加熱鬧生意更加穩固,這個帳老闆還是算得來的。

你還記得童年時候的包機房麼?

至於我們當年則也是在不斷玩格鬥遊戲的過程中和當年的小夥伴們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友誼,比如當年和我一起去包機房的幾個同學現在都一直保持聯繫,當年我們去那裡玩了遊戲之後一直會聊各種主機話題,其中一位後來更是長期購買電子遊戲軟件和大眾軟件等各種遊戲雜誌,然後借給我們看,這無形中是一種啟蒙,也使得後來我們之中有人真的成為了遊戲公司中的研發者,而我後來逐漸成為一個和很多家遊戲媒體合作過的遊戲撰稿人,現在想來,包機房那段經歷算是起源了。

包機房的時代已然過去

雖然我已經很久沒去過包機房了,但是我大概也能猜到,現在可能大城市裡面還有一些包機房,小地方應該很難見到了,畢竟現在PS4主機要價不菲,而且不像當年可以玩盜版遊戲,必須正版才行,另外現在的主機缺乏雙人遊戲,再加上現在必須買一臺很好的電視才能享受到新主機的高清效果,這一切代價都太大了,遠不是當年包機房老闆買一堆二手電視和一堆盜版遊戲就能做生意的時代了。

其實更重要的還是時代大潮變化,當年娛樂匱乏,大家手上也沒有幾個錢,但是現在很多80後上班工作很久了,隨便買個PS4主機消費幾個正版遊戲還是沒問題的,然後現在娛樂方式實在太多了,比如說綜藝節目和美劇,還有手遊和電腦遊戲,再比如說逛逛商場看個IMAX電影啥的,吸引人眼球和精力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

你還記得童年時候的包機房麼?

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新的浪潮總是淘汰一些過去興旺的事物,週而復始,而我們也只能在時間的不斷流逝之中去緬懷一下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