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上儲殷到底能不能代表“大多數人”?

在《奇葩說》說儲殷的“大多數人”言論遭到了馬東當場的強烈怒懟。下來之後,這個話題引起熱議。

《奇葩說》上儲殷到底能不能代表“大多數人”?

很好奇搜了一下儲殷的資料,他是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數字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智庫)副院長;萬里常安研究院副院長、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研究院院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一帶一路研究所副所長、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國家安全與政府法制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2004年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訪問學者,2006至2009年間多次短期遊學訪問意大利、奧地利、德國等,2009至2010年就職於聯合國跨區域整合研究所。研究領域為中外比較政治、中亞地區政治、公共管理,曾參與主持多項社科、部委課題。鳳凰衛視、兵團衛視、甘肅衛視、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著名評論員。

《奇葩說》上儲殷到底能不能代表“大多數人”?

很明顯,這當中任何一項拿出來說,他都不是大多數人了。就“教授”這個稱謂,在中國也是鳳毛麟角,絕對少數中的少數。但是,我認為,這不表示他不能代表大多數人說話。

他是個學者,學者就是有研究對象的,如果能掌握準確的資料,他可以代表研究對象說話。比如,研究原始人的都是現代科學家,他們沒有一個是原始人或在那個時代生活過的,但他們依然可以代表原始人說話。所以不能因為他本身不是“大多數人”就否定他站在大多數人立場上說的觀點。況且,他的觀點跟目前大多數人的觀點是契合的。

《奇葩說》上儲殷到底能不能代表“大多數人”?

所以,我覺得他那個大多數人的觀點,沒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