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礦業:把握自貿區契機業績“逆襲”積極應對疫情衝擊確保全年計劃

本報記者 趙琳

4月13日,海南自貿區迎來兩週歲生日。作為海南土生土長的企業,海南礦業也通過深耕海南,把握自貿區的發展機會實現“逆襲”——2019年公司扭虧為盈。

“結合建設海南自貿港契機,公司穩步推進各項工作,並堅持以鐵礦石資源開發為主業,通過探礦、收購、兼併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公司資源儲量。”海南礦業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公司還將重點開發科創、金融、教育、熱帶農業等海南鼓勵發展的幾大產業,將相關投資項目引到海南。”

海南礦業日前發佈的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18億元,同比增長47.8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8億元,較2018年扭虧為盈。“公司實現產銷率、資金回籠率雙100%。在此基礎上,順利實現扭虧為盈的戰略目標。”公司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圍繞降本減虧、人均效能提升和大項目落地三大目標,海南礦業2019年狠抓生產管理、機構創新及投資發展,是其扭虧為盈的另一重要原因。

公司方面還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9年,公司逐步理順生產流程,大幅提高生產能力;同時,加強成品礦管理,全年實現港口堆存費為零。在研究鐵礦石長效定價機制方面,公司推進與大客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已與元立公司和南鋼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同步與寶鋼資源(上海)控股有限公司、寶武集團武漢鋼鐵公司等用戶商榷戰略協議內容,為後期的銷售打下基礎。”

年報顯示,海南礦業2019年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為705萬元、3.77億元和7355萬元,分別同比減少31.20%、47.86%和20.11%,費用管控效果顯著。從產品來看,黑色金屬採選業、批發與零售行業(貿易)和油氣開採三類產品的收入分別為12.20億元、14.42億元和9.77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0.69%、3.54%和31.48%,其中前兩大產品的毛利率分別同比增加27.41個百分點和1.24個百分點。

深圳潤盈達投資有限公司研究總監餘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去年公司扭虧為盈,主要原因在於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7.84%,毛利率和淨利率均大幅改善,同時運營能力也有較大改善,存貨和應收週轉率大幅提高。”

今年年初疫情的發生,並沒有打亂公司的生產節奏。公司方面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全國火工品供應吃緊的情況下,石碌鐵礦分公司利用好預留炸藥保證了全線生產的狀態。同時,公司也及時多方對接供應商,採購炸藥銜接生產,最大程度較少疫情對公司產銷量的衝擊,為實現甚至突破全年生產計劃奠定基礎。”

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疫情期間,公司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和一線員工的健康安全,嚴格按照政府部門防疫要求,把好每一道關口,併為一線生產工人配備口罩、消毒液、體溫檢測儀等防護用品。

海南礦業在展望2020年戰略部署時表示:“公司站在全球化的高度重新梳理戰略定位和目標,全面對標南鋼和丹納赫公司,將持續提升產業深度和投融資能力,確保全面完成全年的生產經營和發展目標。同時,公司將結合海南自貿區建設的契機,科學合理佈局發展規劃,探索與海南資本合作共同開發模式,不斷夯實公司發展基礎,力爭成為全球知名、國內領先的大型礦業集團。”

餘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貿區的建設是對海南島的全面升級,包括貿易、金融、產業等多個維度的創新突破,公司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自貿區的優勢來進一步提升主業’礦石+石油’,雙輪驅動;另一方面進入自貿區大力發展的相關領域,在謹慎選擇相關項目的同時,也要抓住時代賦予海南上市公司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