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潱家世淵源及藝術經歷

蕭潱:基督徒、傳道人,著名藝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抽象藝術促進沙龍召集人。原名昭餘,又名蕭也。1958年出生於“寶慶名門”之一的玉屏山蕭家;祖父輩蕭一峰和蕭五章等是民國時期寶慶府一帶著名紳士;祖母鄒丁靜,出生於“寶慶名門”之一的羅洪鄒家,堂兄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張聞天的摯友鄒適今,家族中名人輩出、人才薈聚;大奶奶魏春秀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八省總督魏光燾的曾孫女;母親劉淑芳祖上“三代舉人”,其中,劉守坤是清朝道光丙戌科進士,皇帝點名派任為山西知縣,後又晉封奉政大夫(正五品)。年少時喜愛聲樂、器樂,受教於著名二胡演奏家王一偉。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先後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裝飾雕塑專業,老師有廖靜文、盧沉、姚有多、蔣採蘋、許繼莊、范增、劉慶和、徐慶平(徐悲鴻之子)、白雪石、常沙娜、袁運甫、陳漢民等。自2000年起,活躍於中國當代藝術圈,先後參加了“國際視覺藝術”、“中國視覺藝術”、“國際具象&抽象”、“中國具象&抽象”、“國際抽象藝術”、“中國抽象藝術”等系列巡迴展近百次,代表展覽有中國抽象藝術(聯合國)展,一起展出的大師有約瑟夫 · 博伊斯(德國)、安東尼 · 塔皮埃斯(西班牙)、賽 · 託姆佈雷(美國)、吉拉爾 · 布里奧(法國)、瑞蓮(愛爾蘭)、卡爾 · 簡尼斯(美國)、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祝大年、龐薰琹、張仃、谷文達、丁乙、孟祿丁、譚平等。先後發表重要理論文章《形而上的玄思與冥想 · 抽象藝術的使命》、《讓水墨藝術精神在靈性緯度中延伸》、《藝術的本性與功能》、《抽象藝術的審美指向》、《抽象藝術向何處去》、《打倒一切偶像 · 重新評估藝術的價值與功能》、《靈魂重生與藝術精神》、《抽象藝術的最高境界》、《世界是具象與抽象的同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