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課題分離,掌控自己

每個人都是天生有福氣的人,正如王陽明所說,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意味著當一個人學會向內求的時候,我們的福氣就會自然湧現。

而我們向外求,過多的焦慮則會損耗自己的福氣,讓我們變得自卑,膽小,軟弱無力。我們要想成為有福氣的人,首先就是學會向自己借力。

​一、我們擔憂,往往來自自己的無知

或許我們都聽說過杞人憂天的故事,杞人憂天講述的是古代有一個人,他每天擔心天會掉下來,然後吃也吃不好,飯也吃不好,也無心做事。

從現在角度來說,我們可能會覺得杞人有點過於誇張,如果杞人瞭解天文地理,或許就不會過度擔心了。

包括杯弓蛇影的故事也是如此,有一個人某天在酒席上看到酒裡面好像有條蛇,他勉強喝了那杯酒,回去後就生病了。直到有天朋友來看望他,這才知道他的心病。

後來朋友跟他解釋,那天是弓箭的倒影映射到酒杯中,才會有如此錯覺。對方一聽之後,立馬肚子不疼了。

有時,我們的擔憂有時是一種無知的表現,是對某個現象不求甚解,只是看到一些結果,就瞎擔憂。

​現在很多人都有恐婚症,也是因為看到許多人結婚又離婚,所以對婚姻失去希望。有一個讀者也曾跟我講述,自己最喜歡的某個明星離婚了,再也不相信愛情了。其實這個讀者就是一種對婚姻無知的表現。

從大數據來看,雖然離婚率有所上升,但是大多數結婚的人來說,婚姻能夠提高我們的幸福度,也能讓我們擁有更為穩定的生活,而婚姻幸不幸福,更重要與我們對婚姻知識儲備相關。

擔憂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而只有深度去了解自己,以及學會相關知識,我們一定也會收穫自己的幸福。

擔憂消耗的是我們對自己幸福度的掌握,如果我們相信自己幸福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並通過學習與獲取相應的知識,我們福氣就會越來越好。

二、學會課題分離,掌控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個課題分離的說法,意思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在當下,最重要是區分你的事情,別人的事情,老天的事情。

如果是別人的事情,你擔心再多也沒有用。比如有些人總是莫名其妙擔心自己的孩子,焦慮自己的孩子,未來是否能夠有出息,為此憂心忡忡。

要知道這是孩子的事情,孩子的未來取決於孩子自己,我們的過度擔心,反而會讓孩子失去探索的勇氣。

老天的事情我們也是無能為力,比如每個人的出身,自己的父母,我們都無法選擇,只有接受。

如果我們瞭解了課題分離這個原理,我們就會明白,人生中,能掌控的只有自己。不要被別人輕易影響你的判斷與感受。

無論你的家庭出身如何,你都不要相信他們能夠決定你的一生,能夠決定你的人生只有自己。對於別人的事情也是如此,既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對待別人,無論是自己的父母,孩子,還有親朋好友,我們都需要是尊重對方的決定,而不是強迫別人接受我們的看法。

學會承擔屬於自己的人生課題,對於自己的事情不要逃避,而是要拼盡全力去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只要做好自己能做到的,這才是成長中我們最需要的心態與責任。

更多關於內心強大的心法與技巧,可以關注我的圈子,內心強大者聯盟,探討內心強大的心法與技巧,加入圈子的人,即可獲贈精選100本個人成長與心力成長電子書籍。

三、與其過度擔憂,不如活在當下,為今天踏實努力

聖經上有一句話說,不要為明日憂慮,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是活在當下,每天踏實解決今天的問題。人的一生都是帶著問題奔跑,問題既是我們成長的載體,也是我們煩惱的根源。

學會每天解決當下的問題,我們的心智與內心也會變得成熟與強大。要知道,生命本來就是偶然的,我們活著一天就需要好好深刻的體會生命的各種滋味,不為明天憂慮,而是踏實為今天努力,你的明天才不會彷徨與無助。

學會用心感受每個當下,用自己的內心為當下做出最恰如其分的選擇與行動,在自己憂慮的時候,學會用行動祛除迷霧,在時間中,你會看到自己的心力在慢慢增強,你也更容易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