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流浪地球》一直在流浪,《三體》卻一直在路上

劉慈欣:《流浪地球》一直在流浪,《三體》卻一直在路上

今年的春節因為特殊原因,少了鑼鼓喧天,少了人來人往,就連電影院也是關門停業的狀態,這讓我這個電影迷情何以堪。談到電影這個話題,大家說近幾年哪個電影最成功?必然是《流浪地球》了,這部國產科幻大作票房突破45億元,僅次於《戰狼2》的影響力,在去年喜劇片橫行的背景下,流浪地球能夠脫穎而出,是多麼的不容易。

劉慈欣:《流浪地球》一直在流浪,《三體》卻一直在路上

《流浪地球》的主題就是"流浪",電影講述了太陽急速衰老,人們急需從地球流浪出去,分為了五步走:

第一步,剎車時代。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

第二步,逃逸時代。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第三步,流浪時代Ⅰ(加速)。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

第四步,流浪時代Ⅱ(減速)。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掉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

第五步,新太陽時代。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

劉慈欣:《流浪地球》一直在流浪,《三體》卻一直在路上

有人說它是中國第一部"硬核科幻電影"。有人說它是第一部在宇宙尺度上講中國人情感的電影。

雖然《流浪地球》的特效不如好萊塢做的真實,雖然網友們表達著場面宏大化,語言口號化等等等等。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是《流浪地球》的出現讓我們開始接受了中國科幻片,2019年之前科幻片對於中國的消費者來說還是小眾的存在,感興趣的大家可以去看一下2019年之前的國產科幻片全部破產,無一生還。

劉慈欣:《流浪地球》一直在流浪,《三體》卻一直在路上

大家相必都知道劉慈欣寫的《流浪地球》原著不到三萬字的短片小說,在其眾多小說中甚至無法進入第二梯隊,可見大劉對於中國科幻小說、科幻電影是怎樣寶貴的存在。而在大劉眾多作品中,那皇冠上的寶石就非《三體》莫屬了。《流浪地球》的驚豔四座讓書迷和影迷按耐不住了,《三體》還需要多久?

實際上,劉慈欣最重磅的作品《三體》系列的IP開發早在十年前就已開始,只是命途多舛,至今"難產"。

劉慈欣:《流浪地球》一直在流浪,《三體》卻一直在路上

據報道,早在2009年,劉慈欣就接觸到了有意購買《三體》版權的相關人士。網上一度謠傳當時劉慈欣以10萬元的超低價格賣出《三體》版權,但後來劉慈欣予以了否認。儘管不清楚大劉具體以多少錢賣出了《三體》的版權,但以10年前的市場情況推測,當年賣出的價格應該不高。實際上,2014年,遊族影業就宣佈了開啟《三體》項目,號稱要拍攝電影六部曲,但原定於2016年上映的第一部電影卻"跳票"至今,離成功上映尚遙遙無期。

劉慈欣:《流浪地球》一直在流浪,《三體》卻一直在路上

《三體》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未來的十年八年我們都可能看不到《三體》影視作品面世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現在已經成了一個資本估值的工具,沒有人敢把《三體》拍出來。從文化工業的加工能力、集成能力來講,以電影為例,並不是我們有錢把東西買來了就能完成創作。比如說某公司的老總跟我說過,我們公司速8的全套設備都有,我也去過他們拍攝的綠屋子,一面牆就值幾百萬,但是他們老總說很遺憾,我們就是拍不出來。

劉慈欣:《流浪地球》一直在流浪,《三體》卻一直在路上

有人說《三體》它不僅僅是一部科幻小說,更是一部人類文明史,一部中國近代史,一部容納人類學,社會學,物理學,化學和哲學等多個學科的大著作。

劉慈欣幾乎是憑一人之力,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水平。他也成為首個獲得"雨果文學獎"的亞洲作家。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讚美到:"我非常喜歡《三體》!嚴重推薦!如果你也對中國的歷史、虛幻現實、科幻小說感興趣,你也會喜歡這本書的。"

前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自發郵件催著老劉更新,可是老劉以為是垃圾郵件就刪了,直到中國外交部找上門……

劉慈欣:《流浪地球》一直在流浪,《三體》卻一直在路上

《三體》一套三冊,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死神永生》。我當初是通過聽書的方式瞭解到這本書,馬上被其內容深深的吸引,買回來後,一口氣讀完。

劉慈欣:《流浪地球》一直在流浪,《三體》卻一直在路上

看完這本小說,覺得自己的大腦也乘著光速行駛了幾百億光年,回過神來發現時間如此之慢。相對於時間空間,我們太渺小了;但是從宏觀到微觀再到宏觀,我們又是如此的不可替代。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這套書,強烈推薦你讀一讀,這絕對是一套可以提高你的思維層次,甚至影響你對世界的看法的一套好書!

劉慈欣:《流浪地球》一直在流浪,《三體》卻一直在路上

原價需要93元(三冊)的書,現在頭條號購買只需要51元,一張電影票的錢,帶回三本科幻著作,刷新對世界的認知,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圖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