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培養出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是砸錢就行

每個有孩子的父母,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希望他們是見過世面的孩子,現在的父母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肯定是有這麼一點。所以有很多家庭每年一兩次的遊覽,讓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興趣班、培訓班,教孩子吃西餐,聽音樂會...但是這些遠遠不夠,下面說說如何培育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培養出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是砸錢就行

1、多帶孩子出去見識

李玫瑾教授:培養出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是砸錢就行

見世面見世面,顧名思義肯定是有比較廣的見識,每天都在家待著的孩子和出去旅行的孩子見識肯定是不一樣的,通過旅行,儘可能多的體驗不同的東西,公交、地鐵、火車、風土人情...這些見識不一定都是大場面,大場面小場面都是見識。

2、多讓孩子交朋友

李玫瑾教授:培養出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是砸錢就行


見識多的小朋友自身就比別的小朋友更自信,會有信心交朋友。身邊是不是有這樣的現象,城市裡的孩子交朋友積極主動,而偏遠地區的孩子比較扭捏放不開,讓孩子主動的交朋友,提高他的自信,也是見世面重要的一環。

3、多讓孩子內心成長


李玫瑾教授:培養出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是砸錢就行

如果一個孩子只見過各種場面,內心卻空空如也,你會覺得這孩子見過世面嗎?土豪妹王詩齡和小名媛黃多多的對比恰好說明了這個問題,不可否認王詩齡見多很多大場面,背過很多名牌包包,但是隨著她體型的日益膨脹,內心的東西卻沒有增長多少,黃多多呢,去年和國際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對話落落大方,小小年紀對電影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除了讓孩子眼睛見識之外,內心一定要得到成長。

4、家長要先做到

如果家長自身沒什麼見識,眼界就那麼寬,內心就那麼點墨水,能教給孩子什麼?孩子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父母言傳身教。有的父母自己就很自閉,他的孩子也沒什麼朋友,只侷限在自己的小空間裡。比那些孩子王少了很多東西,在孩子王已經嚐到友情的快樂和失去的痛苦時,自閉的孩子什麼都體會不到。

5、不要期望孩子一步登天,見世面這事急不得

李玫瑾教授:培養出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是砸錢就行

俗話說,三代才能出貴族,家長們不要太急於求成,畢竟見世面這事不是帶孩子旅兩趟遊就能搞定的,它需要時間的沉澱,才會內化到孩子的內心。

最後,想說的是:

見世面,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普通家庭也負擔得起孩子出行的費用;

見世面,不只是眼見,還要走心,不然行萬里路只是個郵差;

見世面,急不得,各位家長慢慢來。

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孩子可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李玫瑾教授:培養出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是砸錢就行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李玫瑾教授:培養出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是砸錢就行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李玫瑾教授:培養出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是砸錢就行

情商對於人的重要性,李玫瑾認為情商與智商不同,孩子的智商往往是天生註定的,而情商更多的來自於後天的培養。

想購買的家長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