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各种档距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在线路设计中,对导线进行力学计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确定导线应力大小,以保证导线受力不超过允许值;二是确定杆塔受到导线及避雷线的作用力,以验算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杆塔的荷载主要包括导线和避雷线的作用结果,以及还有风速、覆冰和绝缘子串的作用。就作用方向讲,这些荷载又分为垂直荷载、横向水平荷载和纵向水平荷载三种。

为了搞清每基杆塔会承受多长导线及避雷线上的荷载,则引出了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的概念。

输电线路工程的档距,主要有档距、水平档距、垂直档距、代表档距、临界档距五种,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交流交流,这四种档距的具体含义和计算公式。


架空输电线路各种档距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架空输电线路

1.档距

我们常说的档距,指的是相邻两基杆塔中心桩之间的水平距离。

2.水平档距

关于水平档距,有两种计算方法:不考虑高差和考虑高差

方法一、不考虑高差

水平档距是用来计算导线传递给杆塔的水平荷载的,是针对某一基塔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一档而言,其等于该杆塔两侧档距之和的算术平均值,也就是两侧档距之和的一半(如图1所示)。施工过程中极少用到,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只需简单了解就行了。计算公式:


架空输电线路各种档距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图1 未考虑高差的水平档距

架空输电线路各种档距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水平档距计算公式1

方法二、考虑高差

李博之认为,杆塔承受的架空线横向水平风荷载为架空线单位长度的水平风荷载密度乘以两相邻线档悬挂点连线长度之和的一半。习惯上称这两相邻线档悬挂点斜连线长度之和的一半为杆塔的水平档距(如图2所示)。计算公式:

架空输电线路各种档距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图2 考虑高差情况下的水平档距

架空输电线路各种档距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水平档距计算公式2

严格说来,悬挂点不等高时杆塔的水平档距计算式为以上公式。

只是悬挂点接近等高时,一般用式:

架空输电线路各种档距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水平档距计算公式1

3.垂直档距

垂直档距用来计算杆塔两侧档导线对该基杆塔的垂直荷载,其等于两侧弧垂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般可以用来验算直线塔滑车承受的荷载,验证工器具选型的安全可靠性,同时用来验算金具是否上扬,垂直档距小于零时,金具(或滑车)上扬,展放过程中需要采取压线措施。

计算公式:


架空输电线路各种档距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垂直档距计算公式

H1、H2分别表示杆塔前后线档的架空线水平张力,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认为两者是相等的。

W表示架空线的单位长度自重,单位是N/m。

h1、h2表示相邻杆塔的挂点高差,±号的取值规定:当我们所计算的杆塔悬挂点比相邻杆塔悬挂点高时,取“+”号,反之取“-”号。在利用Excel表格编制计算公式时,h1、h2的数值我们可以直接取正负值,一般习惯用大号侧的杆塔悬挂点高程-小号侧的杆塔悬挂点高程,此时公式变成:


架空输电线路各种档距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垂直档距计算公式(简化)

从公式中可见,垂直档距与悬挂点高差、张力大小是有关的,各种工况下的垂直档距情况,如下图所示:


架空输电线路各种档距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不同工况下垂直档距

4.代表档距

对于连续档,因各档具有不同的档距及悬挂点高差,虽在一般地形情况下各档架空线是以相近的水平应力收紧并固定的,但当气象条件变化而不同于施工条件时,由于各档的档距与线长不同,便引起线长变量与水平应力变量的不同,于是迫使耐张段中各直线杆塔上的悬垂绝缘子串产生偏斜。一般地形情况下,偏斜后各档架空线的水平应力相差甚微,以致可以认为各档架空线的水平应力复又趋于相近,换言之,耐张段内各档架空线的水平应力总是近似相等的(此水平应力也称代表应力),并且此水平应力的变化情况与各档的档距及悬挂点高差的不同组合方式有关。反映此组合方式的“等高等价档”的档距,称为代表档距。计算公式:


架空输电线路各种档距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代表档距计算公式


代表档距是一种等效档距,人为规定的,其计算公式,在不同的教材书籍中,计算公式也是稍有差异,但是计算结果差异不大。在日本,代表档距=平均档距;欧美国家,代表档距=1/3平均档距+2/3最大档距。当然,最后达到的工程效果,应该都差不多,就是同一个耐张段内杆塔两侧水平张力基本一致。

5.临界档距

导线的张力是随档距和气象条件而变化的。在设计时,计算导线的控制张力有两个,一是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导线的张力不得大于最大使用张力,二是为了满足耐振的要求,在年平均气温条件下,导线的张力不得大于平均运行张力。导线的控制张力和出现控制张力的气象条件总称为控制条件。控制条件随档距而变化。当大于某一档距范围时,由一种情况控制,当小于该档距范围时,则由另一种情况控制,其间就有一个档距,两种情况都是控制条件,这一档距就称为临界档距。计算导线张力时的控制条件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 最大使用张力和最低温度时;2. 最大使用张力和最大风速时;3. 最大使用张力和覆冰时;4. 年平均运行张力和年平均气温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