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6萬,碩士4萬,本科3萬,專科1分沒有!

博士6萬,碩士4萬,本科3萬,專科1分沒有!

距2020高考越來越近了, 你是否還坐在教室裡奮筆疾書?你知道以你現階段的水平能上怎樣的大學嗎?有些同學升入高中起就定下了考入一流大學的目標,併為之努力;有些同學則是得過且過,想著混個大學上就行了。可你有想過一二三本及專科的區別嗎?現實比你想的要殘酷得多!


近日,湖南省宣佈2020年將面向省內外高校選拔選調生600人。“選調生”作為黨和國家直接從高校選拔的領導幹部“後備軍”,對畢業生都有哪些報考要求呢?先一起來看一下:


博士6萬,碩士4萬,本科3萬,專科1分沒有!

博士6萬,碩士4萬,本科3萬,專科1分沒有!


博士6萬,碩士4萬,本科3萬,專科1分沒有!

學歷和學校的“差別性對待”,永遠都存在!

從上述選拔公告裡,我們不難看出對學歷、畢業院校的不同要求和不同高待遇。比如,專科生以及專升本、獨立學院的本科畢業生就沒有資格報考;“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不僅機會更多(400人),而且可以分到條件較好的省直、市直單位;非“雙一流高校”不僅機會少(200人),而且指明湖南省屬一本高校起碼佔一半,最後也是安排到鄉鎮(街道)工作。

所以說,“高考分數高低——決定大學層次——決定畢業出路”這條鐵律永遠成立,即使再有無數文件和專家呼籲消除“學校歧視”也改變不了現實!

更直接的差別,還在於不同學歷能獲得的待遇:博士6萬元、碩士4萬元、本科3萬元,照此發放的一次性生活補助也許對於選調生起碼3-5年的服務期,不算很多。但這組“赤裸裸”的數字還是告訴我們:高考不努力,導致的學校差距、學歷差距,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還是太大了!

無論你將來考上什麼大學,你都會遇到努力與命運抗爭的同學,當然也不乏成天混日子的。若現在開始拼命奔向一所好大學,你會發現自己可以和全國最優秀的師生坐在一起學習交流進步,在學術的海洋裡徜徉。不僅拓寬了眼界,未來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身邊每個人都優秀的閃閃發光,讓你都不好意思墮落下去!

無論是一本、二本還是專科的學生,都有著崇高的理想,但是有的人的理想成為了現實,有的人的理想變成了夢想,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在於理想的高度,而在於你是把你的理想變為了現實。那麼,一本、二本、專科的學生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我們先看看網友怎麼說。


博士6萬,碩士4萬,本科3萬,專科1分沒有!

網友現身說法

@知乎Aeroblast:

一本:六級426分。面試時“本人英語一般”

二本:六級426分。面試時“本人擅長英語”

三本:四級426分。面試時“本人精通英語”

@知乎伊笛額特:

二流大學的老師是教書的人。

一流大學的老師是寫書的人。

超一流大學的老師是書裡的人。

@知乎匿名用戶:

在清華大學讀書,30年後,你的同學中可能有某副省長 某銀行副行長 某總工程師。在獨立學院讀書,30年後,你的同學中可能有某銀行網點主任 某機關單位副主任科員。你的交往圈和人脈不同……

@知乎柯仙森:

在一本學校裡,學霸是個褒義詞或者沒啥意義的詞,因為學霸很多或者很多人都在向學霸努力,共勉代替了嫉妒;在二三本院校裡,學霸是個貶義詞,很容易被人誤解乃至言語攻擊。

在一本學校裡,老師的指導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會讓你的時間不浪費在無意義的地方;在二三本院校,老師的指導會讓你活得更瀟灑,因為老師也精通怎麼混日子。

在一本院校裡,班長會鍛鍊你的全面能力;在二三本院校,班長會鍛鍊你容忍的能力。

@知乎水木山城:

差別之一,肯定是應試能力的差距,但不包括創新、創造性能力等。還有一個差距,從大概率的角度上看,那些考上985、211等的學生,大多數的自制力、毅力與勤奮程度,比部分二三本的學生更強、更好。

@知乎匿名用戶:

普通雙非一本的四六級就只是跟著大部隊打卡完成,二本考個四級卻和高考一樣隆重。

@知乎銀河童:

學歷就是你的交通工具,985是超音速飛機,211是民航客機,一本是高鐵,二本是普快,三本是綠皮,專科就是搭摩托車。到達目的後,老闆都會問你花了多少時間,而且還要看看你都會開什麼。越強大的城市的交通工具站越齊全,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城市能降落超音速飛機,而有些城市只有火車站。

@知乎自由飛:

為什麼就不能大大方方的承認:就是高考成績的差別呢?

@知乎名爽字裒之:

若一定說有,可能就是媽媽罵的時候,好學校的學渣:“看看你考這麼好的學校就混成這樣!”差學校的學渣:“看你這德行,混到這學校裡去了還不好好努力!”

@知乎善良的柯震東:

最大的差別就是,你在三本學院裡做到了最優秀,可是這也許只是人家一本生的平均水平都不到。


博士6萬,碩士4萬,本科3萬,專科1分沒有!


博士6萬,碩士4萬,本科3萬,專科1分沒有!

一二三本和專科之間的幾大區別

那麼一本、二本(包括取消二本批次後原來的三本院校)和專科的大學生之間有什麼區別?在此幫大家從以下幾大方面總結了各批次院校的區別,一起來看看!


1

概念上的區別

一本大學大部分是部委直屬大學或者“雙一流高校”,也是高考第一批錄取的大學,都屬於“公辦”。

二本大學多為省屬本科,也分為省屬重點本科、省部共建和一般省屬,在高考中一般安排在第二批錄取。

原來的三本大學主要是指“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大多屬於“公辦民助”或純民辦。

專科的畢業證書會註明“專科”字樣,且沒有學位證書。


2

含金量的區別

從學歷層次來講,一本、二本、三本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本科層次的高校),一本、二本、三本都是屬於“普通高等學校”教育系列,學制都為四年,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都是相同的,是不標明幾本的,只標明是本科,都以自己高校的名稱具印,都是“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證書,只是各自含金量不同。

專科與本科的區別較大,專科是沒有學位證書的,只有畢業證書,而且學制是3年(有小部分是2年)。


3

學費的區別

一本、二本和三本最明顯的就是收費很不一樣!

公辦的院校一般都會有大量的經費、預算等,所以,一本院校學費一般是最少的。三本院校的學費較貴,一般是1萬-3萬不等,而一本和二本大學的學費一般在5、6千左右。專科有好多學校都屬於民辦資本,因此贏利成為他們辦學目的之一。所以與普通的一本二本院校相比,三本以及部分民辦專科學費比較高。


4

硬件、軟件的區別

學校批次不同,最明顯的差距就是學校硬、軟件!


博士6萬,碩士4萬,本科3萬,專科1分沒有!


5

經費預算不同

大學的層次是一本、二本還是三本或高職專科,在得到國家各方面的資源的支持力度方面,是不一樣的。首先來說經費,一本大學的經費,很明顯高於二本大學。在一本大學中,985大學的經費更充分。

就清華北大公佈的預算看,清華大學一年的預算經費高達175億!北京大學有141.6億!浙江大學131億!上海交通大學121億!華中科技大學73億!蘭州大學25.8億!中國海洋大學23億!

在前不久的中國最富大學排行榜中,清華高居榜首。但是,一部分高職專科院校,一年的經費可能也就幾千萬。


6

師資力量不同

除了經費,還有人才的差別。一本大學能夠匯聚高層次的人才。比如,像中國科學院大學這樣的頂尖大學,師資中兩院院士的人數,就多達200多人。但是,在某些中西部省份,舉全省之力,也只能留下一兩個院士。因此,大學的層次不一樣,實力不一樣。

截至2016年12月底,清華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3名、150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8人入選講座教授,16人入選青年學者、208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151人;北大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7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3人,長江學者173人。

這些頂尖人才的數據,即使相比於很多的985工程大學來說,都有著10倍的差距,而對於很多的211工程大學來說在頂尖人才指標上的差距更是達到百倍,至於對於很多省屬重點大學甚至於普通本科院校來說,想引入一個長江學者都是難如登天。


7

就業、競爭的區別

就業

(1)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招聘都要求本科或碩士以上學歷,專科沒有應聘或考試資格;

(2)如許多學校招後勤管理人員及實驗員都要求本科,一些中小學招聘老師都要求本科以上,專科以上學校招教師都要求碩士或博士,本科生都基本沒有機會;

(3)公務員,大多也只是部分艱苦工作崗位允許專科生報考,而且工作地點基本在基層。由於學歷原因,會喪失許多理想的工作機會。

每當畢業季到來,如果你是普通高校的學生,你會發現,一些好的企業根本都不會去你的學校開宣講會,想要找到一個好工作的話,你需要去往一個大城市,或者重點高校去投簡歷,有時候還會受到各種歧視,而那些名牌大學的學生只需要在學校裡等著,就會有很多名企的工作機會向他們招手,這就是區別。

名校和名企之間總是有一個“門當戶對”的對接,非名校“出身”的學生找到好工作總是更難。再優秀的學生,也可能因為學歷邁不進好公司的門檻。

要在成千上萬份簡歷中找到一兩份最好的,與其花更多時間去“大浪淘沙”,不如去重點大學挑更好的學生,這樣的“潛規則”,很多畢業生都心知肚明。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這樣簡單粗暴的篩選方式,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可以讓他們更大限度地節約時間和成本。

一張高校文憑,不能保證你站在事業或人生的頂峰,但是,它足夠能保證你在谷底上方。


競爭

許多單位(尤其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提拔幹部、競選領導基本條件都是本科以上學歷,即使自己完全可以勝任,卻沒有競選資格,機遇擺在面前卻抓不住,專科以下即使找到工作,在以後的工作中晉升中也面臨諸多困難。


職稱

如今各類職稱評定幾乎都與學歷掛鉤,在評定高級職稱時專科以下基本上沒有機會,而現在許多的單位的主管領導幾乎都是由高級職稱的人擔任的,沒有高級職稱會與許多當主管領導的機會失之交臂,而沒有本科,又會失去了評高級職稱的機會。


8

考研的區別

有了本科學歷,不需學位證,就可以直接報考全國統招研究生,而專科生只能在專科畢業滿兩年後以同等學歷報考研究生,或專科畢業滿5年報考統招研究生;

儘管國家規定允許專科畢業滿兩年後以同等學歷報考研究生,但許多大學實際上卻不願招收專科生,會在許多方面設障礙,要求發表論文,加試專業課,英語達到什麼水平等;

另外,在職獲取碩士學位還要有學士學位,如果是專科,今後若想在職獲取碩士學位,機會相對很少。


9

生源的區別

大學的層次不同,錄取的學生的質量也不一樣。一般而言,985大學通常都能錄取到全國各地最優質的生源。正是因為它們的學生能力和水平比較高,也進而促進了它們的教學質量。

多數時候,為什麼三本大學和高職專科院校的教學質量無法和一本甚至二本PK?原因就在於,不是三本和高職專科院校的老師不努力,他們也想爭口氣,但是,三本或專科招收進來的學生,高考分數比一本大學招收的學生分數低兩三百分,這種差距僅僅依靠大學4年,往往很難扭轉。


10

社會認可度的區別

社會對於大學的認可度不一樣。如果你是從985大學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很多用人單位向你遞來橄欖枝。一部分用人單位,僅僅聽說你是名校畢業,就願意給你安排工作。可是,如果你僅僅畢業於一所三本院校或專科,找工作的時候,特別容易感受到那種差別性、歧視性待遇。因此,一本、二本、三本和專科院校,就業差距特別大。

一本、二本、三本和專科雖然在各方面存在差距,但學校只是一個平臺,並不是一個區分社會階層的分界線。不論你出身哪裡,只要你想,你敢去做,更高的學歷和文憑,更輝煌的未來正在等著你。


11

提升自我的途徑

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徑,莫過於考研了吧。

“我出身雙非二本”“我英語四六級沒有通過”“我大學有掛科記錄”等等,這些想必是從普通學校逆襲上來的同學所產生自卑心理的共同原因。或許普通的本科,沒有四六級的合格證確實是你相對於優秀者的不足。

每個人考研的目的都不同,但唯一相同的是追求更高的學歷,拿一張更好看的文憑。雖說現在浮躁的社會中“讀書無用論”,“考研無用論”漫天遍野,但請你們相信:上升一個平臺後,你會發現,你得到的不止是一張文憑,而是更大的平臺、更廣闊的視野、更包容的環境,最重要的是你有了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無限未知的前途等著你。

一本、二本、三本學生就好像一列火車上的乘客,一本為臥鋪,二本為硬座,三本為站票,等到火車一到站,所有的人都必須下車找工作。雖然下車後你會發現老闆並不關心你是怎麼來的,關心你會什麼,但是往往大多數通過努力坐上臥鋪的人,下車後他在職場中依然有能力坐“臥鋪”。

一時不好不代表永遠不好!暫時的不好更應該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而現在,我們最應該的就是在可以選擇的時候,向更優秀去靠近,離心中理想也更近一點。加油吧,少年!

我是嶽麓小編,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們,謝謝!如果您覺得此文章有傳播價值,也感謝您的轉發、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