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紀錄片播出後,惹人爭議的幾件事(下)?

接上文。

喬丹到底有沒有報團?

為什麼沒有人說喬丹報團?這是我在某知名問答平臺看到的一個提問,至今已有上百個回答者。

ESPN為了宣傳《最後一舞》,為紀錄片做了一張海報,其中包括科爾、皮蓬、喬丹、羅德曼、禪師等人。

喬丹紀錄片播出後,惹人爭議的幾件事(下)?

宣傳海報


看到這張海報之後,再聯想到近日許多球迷質疑喬丹歷史最佳球員的地位,我想說的是有些球迷可能被誤導了,根本不瞭解事實。

  • 老派球員的風骨

在九十年代球員手中的權利並沒有現在這麼大,可以隨便要挾管理層,將自己交易到稱心如意的隊伍。

當時的球員本身競爭心也非常強,從球隊選中的那刻起,無論是大球市還是小球市,大多數球星都是想著為母隊去爭奪總冠軍,如果不滿意管理層的操作想要換隊,也會挑選一支自己能夠作為老大的球隊。

當時的球星普遍心氣兒都比較高,通常說是不服輸。你在球場上打敗我,我下次必須要想盡辦法打敗你,球星之間沒有太大的場外聯繫,不會產生所謂的兄弟感情。

喬丹紀錄片播出後,惹人爭議的幾件事(下)?

喬丹扣籃


即使是想要投奔一支強隊爭奪總冠軍,大多數的球星已經處於暮年狀態,巔峰期已經過去,想要得到總冠軍戒指,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劃上圓滿的句號。

“報團”在當時根本不可能,除非是管理層把你交易過去。我理解的“報團”是正值巔峰期的球星前往一支擁有巔峰期球星的球隊,組建巨頭球隊,通常說就是走捷徑,破壞遊戲規則。

顯然喬丹的職業生涯(奇才除外)都是在公牛度過,喬丹並沒有報團。

喬丹的隊友都是什麼水平?

球隊二當家皮蓬是公牛對自己選中的,皮蓬的實力無可厚非,是喬丹重要的幫手。

喬丹在紀錄片中也談到皮蓬,“沒有皮蓬在,我絕對不可能贏下總冠軍,這也是為什麼我總認為他一直是我生涯中最棒的隊友。”

喬丹紀錄片播出後,惹人爭議的幾件事(下)?

喬丹與皮蓬


皮蓬實力超群,但是其他隊友就有些被過分高估。大蟲羅德曼是克勞斯白菜價換來的,據說羅德曼在馬刺非常不討人喜歡,而且還經常缺席訓練,嚴重影響了馬刺更衣室的氛圍,波波維奇當機立斷,將他送到了公牛。

羅德曼是一個嚴重偏科的球員,在長人如林的九十年代連續拿下7屆籃板王,可以和四大中鋒爭奪籃板,一己之力單抗奧尼爾,但他在進攻端的作用就有些辣眼睛。公牛三個賽季季後賽場均得分為7.5分、4.2分、4.9分,進攻端威脅基本沒有。

神射手科爾五年公牛生涯,季後賽場均得分5分,當他被當做主要人物登上宣傳海報時,有球迷會以為他在公牛隊是多麼厲害,但他在當時只是輪換球員,只不過後來的教練生涯為他加分不少,ESPN拿他吸引關注度。

歐洲天才、球隊第六人庫科奇,在當時選秀時並你不吃香,被公牛用次輪籤選中,因為體力問題他只能充當替補球員,公牛王朝解體之後的下賽季他就被交易了。

喬丹紀錄片播出後,惹人爭議的幾件事(下)?

最後一投


在那個肌肉碰撞的年代,喬丹季後賽場均出戰41.8分鐘,能夠砍下33.4分鐘6.4籃板5.7助攻2.1搶斷0.88次蓋帽,真正詮釋了什麼是攻防兼備。

活塞壞小子軍團一次次將喬丹打倒,但喬丹並沒有認輸,最終將壞小子軍團打撒了,跨過活塞這座大山,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報團”之事純屬胡扯!

王朝的秘密

從公牛到勇士,王朝的建立總有幾分的相似之處。

首先是擁有眼光獨到的管理層。話說是管理層實際上就是一個人,公牛的克勞斯,湖人時期的傑裡韋斯特,馬刺的波波維奇,勇士時期的傑裡韋斯特,沒有他們的慧眼識珠,就根本不可能取得偉大的王朝霸業。


其次就是挑選王朝的領袖人物。克勞斯在那個以中鋒為主的年代裡,眼光獨到的挑選了控衛喬丹,傑裡韋斯特挑選了並不被看好的高中球員科比,馬刺擺爛選中鄧肯以及低順位淘寶帕克和馬努,傑裡韋斯特截胡庫裡。

喬丹紀錄片播出後,惹人爭議的幾件事(下)?

科爾與勇士核心成員


第三就是主帥的人選。禪師的三角進攻,波波維奇變幻莫測的戰術,科爾的“死亡五小”,這些都是他們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

王朝球隊的組建其實還有很多的原因,以上只是其中之一。王朝球隊的建立需要經過漫長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比如短暫的熱火只能成為過眼雲煙,而不能流芳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