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01

萬眾矚目之下,周立齊出獄了。

當天,在監獄門口等待他的,不僅有家人,還有幾家網紅經紀公司的負責人,開著保時捷和瑪莎拉蒂來接他,開出幾百萬的價格想要跟他簽約。

出獄即巔峰,這個周立齊究竟是什麼來頭?

我翻了翻他的履歷,發現這個人還真是不簡單。

廣西南寧人,因為家窮,也因為無心學習,三年級還沒讀完,就離開了校園,踏上偷盜電瓶車的歪路。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從2007年到2020年,周立齊屢教不改,四次被判入獄,幾乎有一半時間都是在牢裡度過的。

據他說,他偷到手的電瓶車數量不少於1000輛,電池數量更是數不勝數。

這樣一個偷盜慣犯,卻因為一段採訪,在網絡上紅了多年。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能打工的。”

“進了(看守所)裡面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超喜歡在裡面。”

獨特的方言口音,凌亂奔放的髮型,清奇的腦回路,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周立齊的「不打工宣言」,更是引起網友們強烈的共鳴感——要不是為了生活,誰想給別人打工,聽從別人差遣?

於是,人們選擇無視他的犯罪事實,把他的盜竊經歷和名言金句變成玩樂的梗。

B站上關於他的視頻,最高播放量超過了1000w。

甚至,人們把他奉為自由主義的「精神領袖」,把他當作「信仰」,還因為長相神似古巴革命領導人切·格瓦拉,將他封為「竊·格瓦拉」。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這場狂歡,狂得瘋魔,歡得魔幻。

很多人辯解,“周立齊又沒有殺人放火,又不是十惡不赦,為什麼不能喜歡他?”

有人還直接給反對者扣帽子,“看見別人流量大有錢賺,眼紅了唄。”

卻沒有多少人願意站在失主的位置想想。

“在城市裡面騎電瓶車,不是丟了電瓶車可以一笑了之的人,甚至電瓶車就是他們的生產工具。”

失竊者遭受幾千塊錢的損失,出行的不便,然後看著偷盜者被直播平臺堵門,被萬人追捧。

這對他們而言,過於魔幻現實了吧?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退一萬步講,即便騎電瓶車的都是低調的有錢人,不在乎這點小錢,但偷盜這件事本身,難道是值得讚頌的嗎?

犯了錯的人,當然有機會改過自新,這很正常。

但因為幾句好玩搞笑的話,就能不顧對錯,將一個犯錯卻沒有悔意的人推上神壇,成為新的流量巨星,這確實不太正常。

我也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在今天,我們會把一個小偷當成偶像,把「開心就好」建立在別人的損失、痛苦之上。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02

更魔幻的是,在小偷被神化的同時,那些真正為民生、為民族做出貢獻的英雄,卻在遭受吹毛求疵的質疑,和欲加之罪的汙衊。

還記得那位敢說、耿直、不矯情的張文宏醫生嗎?

前幾天,他也上了熱搜,但卻是被罵出熱度的。

在一段採訪中,張文宏談到早餐的問題,呼籲家長要給孩子提供高蛋白的食物。

多喝牛奶多吃雞蛋,高營養的三明治也可以,不要再喝粥了。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在醫生眼裡,三明治有肉有菜有面包,能同時補充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而白粥只是高糖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做到營養均衡。

可在槓精眼裡,三明治是外國食物,白粥是中國食物,提倡吃三明治、不喝白粥,這不是崇洋媚外嘛!

於是,一個坐擁600w粉絲的大V,帶著一群只信經驗、不信科學的人,在微博上攻擊、汙衊張文宏。

多麼可笑!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疫情期間,多少人因為感染病毒而遭罪。

張文宏醫生一直說,“人的免疫力就是最好的疫苗”,給出的早餐建議,也不過是希望能給孩子們最好的保護。

沒想到,好心當成驢肝肺,還被扣上這麼一頂荒唐的帽子。

同樣荒唐的,還有對韓紅的指責。

前段時間鮑毓明事件曝光,點燃民眾怒火,一眾明星也在網絡上發聲,力挺受害女童維權。

韓紅霸氣放言,“鮑毓明是吧,你等著,我是韓紅,你記著!”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然而,這卻成了小人們罵她的依據——蹭熱搜、立人設、偽善。

他們不知道的是,為兒童權益奔走呼號,韓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2008年,韓紅身居要職,雖然是歌手,卻很少關心文藝事業發展,反而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兒童保護上。

任期10年間,有9年提到了兒童性侵。

她不僅把問題放到檯面上,讓更多人關注,還深入到農村,去了解一個個令人心痛的事件,去幫助那些弱小又可憐的孩子。

成名25年,慈善21年,收養200多個孩子,幫助過無數人,每一次天災人禍,都能看到韓紅忙碌的身影。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可即便韓紅為了公益差點傾家蕩產,潑向她的髒水卻從來沒停止過。

不甚完美的外表,49歲仍然未婚,敢懟敢做的性格,鬣狗們只要抓住一點便大做文章,恨不得把她撕碎咬爛。

還有因為1200元掛號費被罵勢利的鐘南山,因為致力研究卻被誣陷幫兒子賣藥的李蘭娟……

人們願意對一個犯過罪的人百般寬容,卻要求這些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處處完美。

細究其中,不過是想從犯罪者身上尋得一絲卑劣的優越感,以彌補在有德者面前無處可藏的自卑感。

魔幻的現實,無恥的人性。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03

在今天,我們逐漸跌入流量的陷阱。

只要開心、快樂,對錯的界限也可以不那麼分明。

“中國幾千萬個小偷,就他一個帶梗帶流量出來的,怎麼就不許他賺點錢了?”

“我覺得可以趁熱度賺一波,賺夠了該幹啥幹啥,反正過了這個熱度也不會太受關注了。”

價值和意義這些高深的、不具有即使利益的東西被拋在一邊,流量至上,金錢至上,娛樂至上。

多少人兢兢業業工作、踏踏實實生活,到頭來還不如一個盜竊電動車的小偷,出獄就被邀約,得到輕鬆賺錢的機會。

這公平嗎?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多少人寒窗苦讀、潛心研究、甘願奉獻,卻被各種挑刺,而違法犯罪的人只需要講幾句玩笑話,就能搖身一變成「精神領袖」。

這公平嗎?

“進個監獄竟然出名了,突然好羨慕。”

成年人尚且能始於羨慕,止於理性,但三觀還未完全建立的孩子,真的能完全不受影響嗎?

我們帶給他們的,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娛樂至死》的作者在電視初流行時就有過擔憂,“誰會拿起武器去反對娛樂?當嚴肅的話語變成了玩笑,我們該向誰抱怨,該用什麼語氣抱怨?”

而如今互聯網的娛樂信息已經大肆侵佔我們的生活,開始篡改我們的價值觀。

資本可以毫不猶豫地奔向流量,那是它的本性。

但良知不行。

我們必須在娛樂的陷阱中保持清醒,分清楚到底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該被鼓勵,什麼該被抵制。

因為,如果社會黑白不分,我們誰都無法獨善其身。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寫在最後:

我是範姐。有句話說,好人成佛要經歷八十一難,壞人成佛卻只要放下屠刀。在這場鬧劇中,我看到許多人真心為周立齊辯白,支持他當網紅,羨慕他的好運。最清醒的,反而是周立齊自己,聽說,他選擇回家種地,這於他、於社會,都是最好的結果。玩梗歸玩梗,但關於對錯,還是少點娛樂、多點原則吧!

“小偷都能被捧紅,那我還打什麼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