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科學家擔心人類把自己的特質投射到某種簡單得多、甚至完全不同的事物上。他們很難相信,腦子只有豆粒大小的物種能夠體會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那種深刻的感情。

作者 | 玄增星

擁有高級情感的人類迷戀所有恩愛的“CP”(英文couple縮寫,意為“愛侶”),連鳥都不放過。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在過去的18年裡,一隻雄白鸛每年3月從南非出發,跨越8000多公里,飛往克羅地亞一座小鎮,與一隻雌白鸛相會。雌鳥的腿和翅膀受過槍傷,無法飛行,被一位當地老人收養。冬季漫長,它只能在枯木堆成的巢中來回踱步,四處張望。

雄性歸來,這對眷侶會把細長的紅色鳥喙湊在一起,為彼此梳理羽毛,交頸相依,互相餵食,養育後代。即使它們什麼也不做,只是臨風並排站在屋頂上,也被看成“秀恩愛”。

人類熱衷於看到這一幕。收養雌白鸛的老人給它們起了名字,雌性叫Malena,雄性叫Klepetan。18年來,每當春天降臨,老人的屋頂上會有無數相機跟Malena一起等待伴侶歸巢。

大批遊客從城市中心騎著單車而來,所有人都仰頭看著屋頂,期待見證愛情。視頻網站上每一條關於這對白鸛的視頻都有上萬點擊量,上傳者會截取它們終於相聚的那幾分鐘,配上唯美的音樂和煽情的標題。

它們的故事甚至被畫成漫畫——雄白鸛展開雙翅,飛向正立在巢裡等候它的伴侶。還有的明信片底下寫著:“我飛翔上千英里,只為與你片刻相聚。”圖片還被投上城市廣場的大屏幕,戀人在屏幕下擁吻。

這對“白鸛夫婦”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人類世界的“流量IP”,撫慰著無數寂寞春心。

鳥類可以被看作動物界忠貞的代表,90%的鳥類都實行一夫一妻制,它們分享食物、信息,共同撫養後代。有研究者用了10年時間觀察近千隻企鵝,發現其中82%對伴侶忠誠。有一對企鵝共同生活了11年,一方死去後,另一方試圖自殺。有人曾在自家陽臺發現一隻斷腿的鴿子,在照料它期間,它的伴侶每天都會陪在一邊,直到它康復放歸。一隻配偶被狐狸咬死的雄鵝,會在已經死去的伴侶身邊弓著身子,垂著頭,不抵禦其他雄鵝的攻擊,守候時間長達1年。

“我猜想,它們對彼此的確有眷戀之情。”專門研究烏鴉社會行為的康奈爾大學鳥類學家凱文·麥高文說,他觀察過相伴超10年的烏鴉伴侶,“鳥類的感情不會和人類的感情一模一樣,但我認為二者足夠相似。”

從愛情的生物學本質上來看,催產素和抗利尿激素是兩種與哺乳動物的感情紐帶關係最密切的激素,而在鳥類中有幾乎相同的對應物——8-異亮催產素和8-精催產素,它們催生了鳥類伴侶之間的互動。此外,鳥類也擁有神經遞質、5-羥色胺和多巴胺。麥高文覺得,“沒有理由認為人類所擁有的是某種全新的東西”。

在《動物的情感生活》一書中,作者馬克·貝科夫斬釘截鐵:“一些哀鴿比我認識的許多人都要相愛得多。”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它和它真的有愛情嗎?

“愛情是人類最受尊崇的特質,將這一感情授予動物便會遭受強烈質疑。”過去幾個世紀以來,科學界有很大一部分觀點認為動物相愛的想法是荒唐可笑的,它們對伴侶的“忠貞”,更多隻是某種直覺性、無意識的衝動,這種衝動帶來的情感衝擊並不比身上發癢大多少。

在一本名為《鳥類的伴侶關係:對鳥類一夫一妻制的研究》論文集中,沒有一處提到了鳥類之間的“感情”。在提及配偶間所謂“伴侶紐帶”中的“依戀感”時,“喜愛”出現了一次,但作者立刻出來提醒讀者,對這些詞的理解並不需要帶有任何傾向性。

科學家擔心人類把自己的特質投射到某種簡單得多、甚至完全不同的事物上。他們很難相信,腦子只有豆粒大小的物種能夠體會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那種深刻的感情。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一位美國動物基金會的專家曾提醒人們:“請注意,動物不是在表達真誠的愛,它們不過是在執行基因的指令。”

這種言辭至少不太自以為是。動物界的“恩愛夫婦”,或許只是人類的一廂情願罷了。

回頭再看Malena和Klepetan的故事,兩隻白鸛相伴17年,而老人已經照顧Malena25年了。他踩著梯子為它在屋頂上搭巢、架雨棚。每天傍晚,老人要驅車30公里,去河邊為它釣魚。冬天,老人抱著它窩在沙發上。春天,他帶它出去散步,揹著雙手,腆著啤酒肚。

“它就像我的女兒一樣。”老人的3個孩子都不在身邊,妻子也已經去世,這隻白鸛是他唯一的伴兒。

同為人類,這個故事更打動我。

(原文刊載於《中國青年報》2018年02月14日 1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