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聚洞庭—— “兩湖”省以洞庭湖方位而得名

長江進入中游荊江河段,奔流在“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兩湖平原上。我國第二大的淡水湖洞庭湖,就位於荊江南岸的湖南省境內。湖南省也因於該湖以南而得名。湖北以該湖以北而得名。

四水聚洞庭—— “兩湖”省以洞庭湖方位而得名

晨曦下,煙波浩淼的洞庭湖。


洞庭湖曾為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據《一統志))載:“洞庭橫亙八百里,日月若出沒其中”。因此,自古以來,有“八百里洞庭之稱”。古時的洞庭湖,湖面遼闊,煙波浩淼,氣勢非常雄渾。唐代詩人杜甫描繪它“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說“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四水聚洞庭—— “兩湖”省以洞庭湖方位而得名

洞庭湖畔的岳陽樓。

洞庭湖自古為五湖之首,是我國水量最大的通江湖泊,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作用,洞庭湖經歷了由大到小的演變過程。至1949年,減至4350平方公里;至1983年,據湖南省水電勘測設計院量算測繪的《洞庭湖高程、面積、容積曲線圖》計算,已減至2691平方公里。20世紀90年代末,據水利部門測算,面積只有2579.2平方公里。

四水聚洞庭—— “兩湖”省以洞庭湖方位而得名

美麗富饒的洞庭湖區。


由於每年從荊江四口和湘、資、沅、澧四水帶來將近1億噸泥沙,大部分沉積在湖底,平均每年使湖底提高約3.5釐米。年復一年的泥沙沉積和人工圍墾,使湖面日益縮小。如今的湖面,已分割成東洞庭、西洞庭和南洞庭三大部分及大通湖等一些湖泊。而退居江西鄱陽湖之後,成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四水聚洞庭—— “兩湖”省以洞庭湖方位而得名

煙波浩淼的洞庭湖。


屹立湖濱的岳陽樓,是一座歷史名樓,為歷代文人墨客遊覽吟詠之處。湖中的君山,神話傳說是神仙洞府之庭,故又叫洞庭山,湖亦因山而得名。君山是湖中的一個小島,山上蔥蘢蒼翠,湖光山色,宛如“白銀盤裡一青螺”,風景十分優美。傳說舜帝南巡狩獵,死於蒼梧。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來到君山,見雲水茫茫,波橫路斷,招魂無處,不禁悲痛欲絕,血淚縱橫。淚珠灑在竹子上,從此君山的竹子有了斑痕,成為有名的“斑竹”。

四水聚洞庭—— “兩湖”省以洞庭湖方位而得名

魚米之鄉富饒的洞庭湖畔。


洞庭湖是個天然大水庫,起著容納四水,吞吐長江的作用。湖南省境的湘、資、沅、澧四水先匯入湖,經調蓄後,於岳陽城陵磯流入長江。當江水上漲時,起著蓄納洪水的作用。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洞庭一洞,含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是對洞庭湖地理氣勢生動而真實的寫照。

四水聚洞庭—— “兩湖”省以洞庭湖方位而得名

魚米之鄉富饒的洞庭湖畔。


注入洞庭湖的湘、資、沅、澧四水及其支流,像一條條管道伸向湖南全境,組成龐大的洞庭湖水系,這四水有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積,兩者合計,仍有3879.2平方公里。流域內有5000萬人口,6000萬畝耕地。

四水聚洞庭—— “兩湖”省以洞庭湖方位而得名


洞庭湖歷史上是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湖區名勝繁多,以岳陽樓為代表的歷史名勝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