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富足的人生,從這些小事開始,你能做到幾點呢?

理財故事那麼多,哪些小事,我們當下就能做,並有助於我們積累財富呢?

1. 建立自信

恐懼與貪婪是每個人必然經歷的心態。《窮爸爸富爸爸》裡有句話說:富人和窮人之間的主要差別在於他們處理恐懼心理的方式不同。相對同一件事情,我們將“它”看做是恐懼還是機遇,區別在於我們的自信程度不同。

如何建立自信?《小狗錢錢》中的小狗建議自己的小主人,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寫下自己的成功日記。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通過這樣的小事,激發自己的自信。

想要富足的人生,從這些小事開始,你能做到幾點呢?


那從什麼樣的小事開始呢?比如,“我今天看了這篇文章,我覺得建立自信和財務自由的確有關聯,所以我開始記錄自己的成功日記“,就是這樣的小事。

日復一日的積累,猶如一種自我暗示,自我激勵,不斷鼓勵我們有勇氣接受更大的挑戰。

2. 梳理自己的消費習慣

讀過《窮爸爸富爸爸》的人,都被這段話深深觸動過:富人購買資產,中產購買負債,窮人購買消費品。


資產是指能夠給自己帶來收入的項目,負債是需要將自己的收入花費的項目;消費品,就是花錢買來,用完就沒有的項目。


你處於哪一個層級,對應的消費習慣是怎樣的?

我們的思維方式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方式,我們的消費習慣也將我們劃分在某一個階層。富人可能對你一毛不拔,因為對你花費的這一分錢,不能夠對他帶來任何價值;中產看似瀟灑,實則是必須為五斗米折腰的工薪階層,小心翼翼維護自己在社會階層上的尊嚴。窮人呢,一點點錢消耗著一點點的快樂。

想要富足的人生,從這些小事開始,你能做到幾點呢?


如果我們的消費模式是把收入都花掉,那麼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增加收入的同時也增加了負債。重要的不是我們賺了多少錢,是我們能剩下多少錢。


就拿大家都想擁有的奢飾品來說。《窮爸爸富爸爸》裡的作者羅伯特.清奇,介紹自己買車的錢,是自己投資賺到的錢。很多時候,我們總說要對自己好一點,於是,一年辛苦賺來的錢,到最後就去買了奢侈品,什麼都沒剩下。購買的是同樣的物品,使用的自己的錢的來源不一樣,終究結果也會不一樣。

所以,不妨從現在開始,梳理記錄自己的消費,按照資產,負債以及消費品的定義,檢查下,我們的消費模式是不是有問題?

3. 錢的積累方式

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而不是為了錢工作。


《小狗錢錢》裡有個鵝和金蛋的故事。農夫養了只鵝,每天鵝都會下一隻蛋。有一天,這隻鵝下了一枚金蛋。農夫非常高興。賣了金蛋,農夫就有了錢。過了一段時間,農夫不再滿意鵝每天只下一枚蛋,想要它下兩枚蛋。但是,鵝下不出來。農夫一氣之下,殺死了鵝,從此也沒有了自己的蛋。

鵝就是我們的本金。讓本金持續地產生金蛋,持續養鵝,是我們積累財富的方式。用這個小故事反向檢驗我們自己的花費方式,我們有沒有養鵝,鵝有沒有下蛋,又有沒有親手殺了自己的鵝呢?

想要富足的人生,從這些小事開始,你能做到幾點呢?


按照這個故事,小狗錢錢告訴自己的小主人,每次賺來的錢,都按照三種方式來運作。50%用來飼養自己的鵝,30%用來投資自己的夢想,還有20%用來消費。

大部分人都使用支付寶,支付寶也是借鑑這樣的模式在開發產品。例如,我們每個人可以強制將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存入支付寶的理財項目,即理財;在支付寶設置自己的夢想清單,需要累積的金額和時間,每個月有規定的金額從自己的卡中扣除,強力執行夢想;還有最少的餘額用於日常消費。

我們對待錢的方式不同,那回饋自然也不同。


4. 擁有自己的事業

讀這本書之前,我已經在財務這個領域兢兢業業做了十年。在工作中,遇到職業瓶頸,我都主動尋找出路,轉換崗位,或者換公司,轉行業。就此,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折騰的人。我的收入和職位,一直在上漲。可是,當我做去年的消費記錄的時候,我發現,我生活得好了,可是,我累積地少了。

今年開年,各個行業的不景氣,再次讓我思考,我就這麼一直走,到底是不是條出路?再怎麼做,我也是在打工啊! 打工賺的錢,就像打工一樣,缺乏生命力啊。

所以,就算再忙,我也要有自己的事業。

想要富足的人生,從這些小事開始,你能做到幾點呢?


怎麼做?《小狗錢錢》和《窮爸爸富爸爸》裡說起事業,不管大人和小孩,都可以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出手。這幾年的知識付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很多人,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經營著自己的愛好,將愛好變成生產性愛好,用自己的愛好提供服務,賺取收入。

我做了什麼?我繼續寫文章,積極投稿。然後,入了產品,做自己小而美的事業。人們常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要麼是十年前,要麼是現在,那我現在開始,積極做自己的事業,一定也不晚吧。

5. 累積財商

財商究竟指的是什麼?

財商就是讓你有更多的選擇,找到發現機會的方法或者改變局面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財商越高,越能發現更多的投資機會。

可見,財商這事不是天生的。羅伯特.清奇在書裡介紹自己倒騰房地產的經驗,雖然大部分的投資手段都是房產這事讓我心生反感,我還是要被他的眼光與方案折服。明明別人看來毫無投資意義的房子,到他這裡就熠熠生輝了。這就是財商的區別。


我們大部分人沒有受過財商的教育,我們受到的教育是:“平平安安,平平淡淡,視金錢為糞土”。現在,我們都知道是錯的,當然,應該不是所有人。


想要富足的人生,從這些小事開始,你能做到幾點呢?


財商是可以學習與鍛鍊的。最簡單的事情就是學習。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更好更快地感知市場的變化。正如羅波特說的:我之所以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財商,是因為每當市場發生變化時,一些人會去乞求保住一份工作,而另一些人會接到生活拋給他們的酸檸檬——我們每個人偶爾都會有這樣的壞運氣——然後將其變成數以百萬計的美元。這就是財商。


這幾點,你能做到幾點呢?

想要富足的人生,從這些小事開始,你能做到幾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